言论

回应方城——华校教《弟子规》弊大于利/黄子伦

看了方城先生回应我而写的《敬人只是个人素养》,虽然方在文中引经据典,但其论证方式却是漏洞百出,一上来就给我扣帽子,说我不认同长幼有序。不过,我从未这么说过,我只认为敬重是要靠自身努力赢取,而不该和辈分有牢不可破的挂钩关系。就像父母会对孩子有信心,不在于血缘,而是孩子变得成熟且处事可靠,才赢得父母的信任,并会称赞这孩子“生性”。

将心比心,父母难道不该也努力,证明自己配得上孩子的敬重吗?



单靠《弟》不能拨乱反正

其次,方虽然对很多伦理惨剧痛心疾首,但其分析却直接认定必然是后辈不敬重所致,而一厢情愿认为靠读《弟子规》就能拨乱反正。如果没有读《弟》是关键,方有否想过在《弟》盛行于华校之前,很多家庭里的和谐关系又是从何而生?而且,我要提醒方,父母会否虚心听取孩子谏言,得看会否自我反省并搁得下面子,而不是读《弟》。

很多人以为《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读物,所以认为教小孩念《弟》利大于弊。但是,到底《弟》的经典价值体现在哪里?如果为了学习儒家思想,为何我们不是学习《三字经》这部更为正统的读物,而是《弟》?《三》好歹是宋朝的作品,比清朝的《弟》有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学价值,不是吗?

更何况,《弟》是写给当时的农家子弟看,好让他们听话,让清朝政府容易管理。如果父母真的有关心自己的孩子,你们就会发现《弟》通篇内容几乎是一堆教条。衡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父母高不高兴。

举个例子,里头写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就是如果你父母不听你的劝告,你就等到他们高兴再劝,再不行就用哭的苦肉计,如果父母恼羞成怒反过来责打,小孩也不可以有怨言。请问,这是教育良物,还是虐待儿童手册?况且,孔子没有认可父亲打孩子,孩子就应该受,这个道理。凭什么说《弟》是儒家经典?



我当然知道《弟》的内容不是100%错误,而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一本书如果是从头到尾都是错的,我们一下就能看出来。而最麻烦,就是分辨真假混杂在一起的资讯。因为当你看到符合你认知的资讯时,你很容易掉以轻心,然后不小心接纳了那些没有错得太离谱的错误资讯。这类文章常常见于社交媒体的内容,而《弟》就是这种特性读物。

作为大人,我们看《弟》当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常识和思考能力。但有多少人是真的从小孩子的视角去看这本《弟》?很多人以为,小孩还小,先背了,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了。但是,《弟》不是乘法表,不是一套已经被各个学界证明有效,或者正确的读物。哪怕是儒家经典的《论语》,每个学者都可以有自成一家的解读方式,而且长期辩论。小孩子能用这么成熟的角度去研读《弟》吗?

认清小孩学习极限

我告诉大家,小学生什么最拿手——服从权威。很多家长应该有这个经历,你在教小孩时,如果你说的资讯和学校老师不一致时,他就会和你争论,然后他一定说“老师不是这么说的!”。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试试告诉他电灯泡不是爱迪生发明,华盛顿没有砍倒樱桃树,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

我这么说,不是苛求老师帮父母把关,因为华校的繁文缛节已经是泰山压顶地把老师们压得死死。而是要父母可以从更客观地角度认清小孩的学习极限,以及《弟》对小孩的伤害,而不是作为既得利益者,享受着《弟》把你家小孩练成太监来伺候你。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皇帝了。

而且我们需要时时提防有心人士借助“推广中华文化”的招牌,来把各种僵化思想的读物带进学校。因为我发觉很多本地华人有这个情意结,认为凡是中华文化,或者是中国来的东西就觉得是非常不得了,从而姑息养奸。引入《弟》是一例,热衷于搞“规范用语” 的又是另一个悲剧,把本地人常说的交通圈(就是roundabout),硬生生规范为“环岛”,或“转盘”。这种做法,恐怕只会把我们的华校搞得乌烟瘴气。

难怪,有能力的父母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去国际学校。

反应

 

财经新闻

预算案箭在弦上 资金观望马股缺生气

报道:张康祺

中国“十一”国庆后复市,中港股持续在激烈波动中“吸金”,我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则面临外资出逃之象,市场静观2025财政预算案,投资者按兵不动也导致马股上周表现欠佳。

纵观上周5个交易日,除了周四(10日)在闭市时成功突破1640点外,其余4个交易日走势,皆在主力点位以下横摆。

债市压力山大

奕丰资本(iFast)投资顾问部助理总监谭成暐认为,本周市场料不会迎来重大消息,加之本地投资者仍在观望2025预算案,支撑点估计恐怕会落到1620点。

即使马股死守1630点关键水平,涨幅或许也无法突破此区间。

股市之外,本地债市近来是“压力山大”,主要归咎中国人民银行“开过金口”,市场对美联储持鸽派立场的预期又削弱,外资纷纷抽身出逃至中国在内的新去处。

谭成暐分析,本地面临外资出逃,是外围因素所致,其中包括中方政策变更,推动港股持续过往两周的高歌。

还有美国新一季业绩潮拉开帷幕,且打头阵的金融机构业绩,目前看来开了个不错的头。

本地稳健投资为主

“再加上最近令吉走强,市场伺机套利,所以本地外资有了出逃现象。不过无独有偶,区域内其他市场如印度,其实都有类似情况。”

“持续多久?我只能说,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不过Tradeview资本基金经理黄子伦看法则较为乐观,认为中港股冒现涨势并不出奇,可以归因此前估值过低,虽然北京的政策走向尚未明朗,外资的去处仍有待观察,但料不会过度冲击我国市场。

市场期许税税平安

本周就是2025预算案周了,市场人士的期许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掌舵的昌明团结政府,能在预算案聚焦财务、财政改革的面向。

相较于旧“税”重提,黄子论倾向优化资本利得税,因为现行的条规就包括,投资买卖海外资产亦须缴纳此税,他担心本地资金会干脆转移阵地。

“此项税制提出时,时任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面临的是严峻的财政压力,不过如今大环境改变了,却没有看见任何税制改革。”

“我认为应该直接废除部分条款,投资买卖海外资产别再征缴资本利得税,否则本地资金受限了,恐怕就不留在国内了,甚至可能转移至新加坡之类的市场。”

慎选外资

对谭成暐而言,稳住财政健康是重中之重,不排除预算案会对近来汹涌的外资,采取“精挑细选”的措施,同时设法维持令吉汇率、保证外汇储备充裕。

他相信预算案提呈后全新一年,投资主题料将继续保留在柔佛,并以东马市场的产业、科技领域为主。

针对马股短期走势,谭成暐预计,北京上周的大动作,美国也迈入业绩期,外资流动料持续至本周,马股可能会继续面临较大卖压,加之投资者静观预算案新政,预料市场将略显淡静。

本周利好:

●市场静待预算案

●外资出逃或止血

本周利差:

●北京新政策引发波动

●美国业绩潮不符预期

注意事项:

10月16日(周三):英国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10月17日(周四):欧元区9月份存款便利利率、欧元区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欧洲央行9月份利率决议、美国9月份核心零售销售数据、美国10月份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当周原油库存变动

10月18日(周五):中国2024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9月份失业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