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国家发展不能只追求数字/萧婉思博士

几年前在尼泊尔当国际志工时遇到一群来自欧洲的同事。有一天跟他们聊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一位来自英国的资深中学教师感到疑惑,为什么断定一个国家已发展与否只看GDP。从她的角度,“发展”不应只限于经济。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养、幸福度等这些不能用数字衡量的指数,也应纳入考量。

尼泊尔是个各方面都还有很多努力空间的国家。我对她的印象就是尘土飞扬的大马路,破烂的建筑(那时他们还处于地震后的建设阶段),以及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我想这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特征吧,当时的我是这么认为。

志工服务结束回国后,看着吉隆坡市中心林立的摩天大楼,我一度有一种错觉,以为马来西亚已晋升为发达国家行列。其实在这之前我有一段很长时间没在自己的国家居住,忘了其不太“发展”的一面。

发展勿忽略素养

从尼泊尔回来将近6年,我终于发现国家发展真的不能只强调“数字”的提升而忽略了素养。

这6年历经3届政府,每次新政府上台除了大事派钱之外,就是提出一系列振兴国家经济的政策,其他方面好像只剩下点缀的功能。

有一段时间,我很常在居住的社区走动。我发现沿着马路边,即使清洁工人每隔几天就会来清理,总是可以看到宝特瓶和塑胶袋之类的垃圾。

社区附近有几所政府学校,有几次学生放学后我经过那里,行人道上也很容易看见学生随手丢弃的零食包装袋和饮料瓶罐。

在英国时搭同事的便车回家,他问我是否介意他绕路一下去电器回收处,因为他家的微波炉坏了,他要送过去丢。在马来西亚,一般人就直接从住家拿出来放在路旁当大型垃圾丢弃。不只电器,还有不要的柜子、床褥、沙发等。

分类箱形同虚设

垃圾分类政策更像是在这个国家从未出现过一样。在英国,家家户户都有专属的分类回收箱。

在台湾,每逢垃圾车的音乐响起,就会看到大家大包小包把分类好的垃圾丢进规定的分类箱,包括厨余。这里的住家垃圾桶只有一种,即使设有垃圾分类箱,大部分也形同虚设。

有一年重阳节后我在吉隆坡的社区散步,看到路边至少有4处以上的拜祭用品没清理。有一处特别夸张,公用的草地有一个由一支支的线香围成很大的圈圈,拜祭品就散落在圈圈内。这些人应该是想等一下“垃圾佬”就会来收拾。

前阵子在脸书看到有人评论马来西亚汽车驾驶的礼仪。其中一位留言者说马来西亚的汽车司机比起其他国家好多了,至少他没看过车子直接停在马路转弯处的。我心里想,我们是活在同一个国家吗?

停转弯处的车子我看不少,其中不乏家长带着小孩上学,为了一己之便而违停。我看过有人直接停在停车场入口处旁边。那个停车场的收费一小时1令吉而已,而且我非常确定里面还有很多空位,因为我刚从那个停车场出来。下车的是一个妇人和一个年纪大概是中学生的女孩。这些可说是身教最佳的反面教材。

受反面教材培养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晚在吉隆坡金三角附近,我看着一台豪华车直接“铲”上人行道,车子就大剌剌停在“禁止停放车辆”的标志旁边,而另一侧正是停车场的入口。
还好当时有点塞车,我有幸目睹那群人从车上下来。那是一群年轻人,大概是从小反面教材培养出来的。

马来西亚的繁忙道路经常是三线变二线,不然就是二线变一线,因为有一边一定被停满了车,在热闹的商业区从没例外。

另外,管控令之后路边摊贩变多了,很多驾驶人士一来就想直接把车停在路边,然后下车买食物,完全没考虑自己是否阻碍交通。

这些人心里面大概都是想“我停一停就走”。

说说我在英国的路人经验。有一次从宿舍走路出去,途中有一辆车子经过身边,我发现司机突然慢慢把车停下来。我看了一下前方,原来有一群老公公老婆婆在马路上缓慢步行着。你知道那名司机怎么做吗?他把车窗摇下,很有礼貌地喊了一声“Excuse Me”。在我国,你大概可以猜到大部分驾驶人士会做什么。

我常想,我国国民没比别人少上道德教育课,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觉得即使有一天奇迹出现我国的人均GDP超越新加坡,以上情景依旧是日常。

据说现在在茶室吃东西没叫水会被人说没脑,而且还会被揶揄是个穷人?这是真的吗?我不敢相信。

反应

 

言论

马来西亚的唯一出路/萧婉思博士

今年3月新学年开学之际,有一张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两名华巫新生手牵手进入校园。不久,各大传统与非传统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似乎是一件有价值的“新闻”。

以下为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华巫新生手牵手感动各界“这就是我们精神”(星洲日报3月12日)、华巫裔女童手牵手入校园 友爱画面获网民盛赞(东方日报3月11日)、华巫新生手牵手进校园 网叹:太感动了(中国报3月11日)、华巫生牵手一起走 开学最美画面(光明日报3月11日)、Hand in hand, children teach a lesson about race relations(Malaysiakini 3月12日)、First-day Year One friends at vernacular school inspires Malaysians (New Straits Times 3月13日)&、Heartwarming Moment! Chinese & Malay Students Walk Into School Holding Hands On First Day(SYOK 3月14日)、Kanak-kanak ajar orang dewasa erti kerjasama(Wilayahku 3月14日)

大家可以从这些标题看到什么吗?什么事情会让人感到惊讶、感动,甚至激励?只有不常发生,但富有正能量的事才会引发这种情绪,不是吗?

各族仍画地为牢

一个已独立超过60年、由多元族群组成的国家,竟然会在2024年还对两位异族小学生手牵手进入校园当成一则新闻在报道,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过去60年,我国各族群从未真正把对方当“自家人”看待。

这个国家所呈现的和谐,很遗憾的,充其量只是个表象。严格来说,各族仍然活在自己画好的界限内,因此才会感叹两位素未谋面的异族小朋友竟然可以相亲相爱地走进校园。如果两人来自同族群,这还会变成一则新闻吗?

这张照片也说明了一件事——只有把各族小孩从小放在一起,让他们相处,让他们认识彼此,族群和谐之梦才有可能实现的一天。如果你跟你女/男朋友,连牵手的机会都没有,深厚感情难道是靠幻想建立吗?

如果各族小朋友从小就分开生活,彼此可以相处的时间就一年3到5次(例如在大节日所举办的团结活动之类),大人们,请扪心自问,难道你们真心认为凭着这些活动各族就可以深入了解吗?这个问题即使不用做深入研究,答案也呼之欲出。

然而,很多人仍旧不想承认真正造成族群间隔阂的原因,因为有太多个人利益和政治考量。

部分人认为把各族小孩放在一起生活或学习,并不会减少种族歧视。这些人实在搞错重点。

包容教育打破隔阂

把各族小孩放在一起生活或学习并不是要减少或消除种族歧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这些还不会区分你我他的小朋友习惯什么是“异同”,并学习如何在异中求同,同中找异。再者,长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侪相处,也能让彼此从中学会包容。相信很多华人到现在还以为开斋节是回教徒的新年。

我们不能期待政客能够以身作则打破族群隔阂的藩篱,因为他们有太多私人利益要盘算,族群间的冲突可以为他们制造更多的政治筹码。

我深信只有真正的包容教育,才是我国的唯一出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