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国际压力升温,唯有自求多福/南洋社论

财政预算案刚提呈一周,各界在国际混乱加剧,通货膨胀伺机而动的情况之下不敢造次。大家在以巴冲突的高气压之下揣揣不安,不晓得国内经济会否辗转向下。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地球村,牵一发动全身,国际冲突将造成全球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国力强者提高警惕,国力弱者则步伐颟顸,甚至寸步难行。

偏偏这是一份没有糖果、并且预告未来一年时势更艰难的预算案,政府在劝告人民必须自己独立起来,不要奢望政府毫无止尽的补贴。

没对公务员“下重药”

在时势艰巨的情况之下,人民难免喜爱比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轻轻抹过对公共领域下重药的举动,公务员仿佛穿了一层保护罩,既不担心被裁也不担心停止征聘。160万大军继续挺进,200万同行者恐怕不远矣。

经济学家早已警告过,如果不在此处下功夫,恐怕未来5年内公务员的薪资和退休支出将超越政府收入。这个支出危机,年年增加,比通胀还严重。况且,这还加上令人摇头的服务态度,人民对于这班得天独厚的工作群,将心比心,难免怨怼。

事实是,初任首相的安华,公务系统臃肿并不是他的错,多任前首相制造出来的后果不应该由他来承担。但是,如果昌明经济要有出头天,改革这一板块在所难免,不然,祭出任何口号都是徒然。

援助金难根治问题

如今,国际冲突导致石油价格开始居高不下,令吉已经贬值4.72令吉以下,在服务税增加至8%在即,物价与生活水平必然继续攀升,这不是区区援助金能够解决的。

那些呼吁重启消费税(GST)的学者,应该揣摩安华对消费税的态度。

之前有人说可尝试减低消费税至4%开始,尝试?那是当我国经济为实验室吗?不如花多一点时间研究消费税第一次失败的原因。

安华这一次调高服务税,将提高以后推出消费税的难度,因为在8%服务税的环境之下,消费税为多少才合理,这肯定是另一轮学者热烈讨论的课题。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针对性补贴措施与预算案错身而过,显示安华不想让人民在一时间承受太多“打击”。

但是,财政预算案乃是国家一年重大的收入和开支预算摊开来谈,相比之下,安华其实更应该利用这次机会重点解释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措施,而不是容后再谈,徒增疑虑。

人民在内外煎熬之下,唯有自求多福。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政府应助解医疗险高涨/南洋社论

医疗费用的持续通胀正在成为马来西亚及整个东盟地区的严重社会问题。以我国为例,2023年国家银行数据显示,医疗费用通胀率高达12.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5.6%。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医疗保险的逐年涨价让人们的负担日益加重,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愈加突出。

当前医疗费用的通胀,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疫情期间延迟治疗的积压需求在疫情逐步消退后急剧增长,大量民众开始补上原先延迟的体检和治疗,这在短期内导致医疗资源紧张、需求骤增,从而推高医疗成本。

其次,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也是医疗费用上升的驱动力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进行体检和治疗,这在长远上虽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但在短期内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需失衡。

在医疗费用通胀的压力下,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理赔成本。Etiqa保险总策略长吴保云表示,由于索赔率增加,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以保持业务的可持续性。

在成本压力下,医疗保险费用涨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对普通民众而言,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无疑加重了日常开销的负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保费上涨可能迫使他们放弃保险,因而无法享受医疗保障的覆盖。

扶持医疗设备进口

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当主动干预医疗通胀问题,并积极寻求多方政策解决方案,保障民众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险。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医疗设备进口的扶持政策,尝试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的方式,降低以美元计价的医疗设备成本,从而缓解因汇率波动对医疗费用带来的冲击。这不仅能帮助降低医疗成本,亦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使医院和诊所能以更合理的价格提供服务,最终惠及民众。

其次,应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更多元化的产品。政府可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保险公司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合作,推出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险方案,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有选择地享有医疗保障服务,从而增加保险覆盖面,减轻公众对未来医疗费用的不安。

在引导民众自愿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政府也需保持对保险产品的监督和规范。无论是私人健康险还是旅游保险,政府需要确保其价格合理,并加强对保险合同条款的透明度监督,确保民众能够明白无误地了解保单权益和理赔流程。

或可实施部分补贴

另外,为避免中低收入者因保费上涨而被排除在保险体系之外,政府可探索实施部分补贴制度。例如,针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群体,政府可考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我们认为,展望未来,政府、保险公司和民众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对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政策支持与制度监管,确保保险行业的良性发展并守护民众的健康权利;对保险公司而言,则需创新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提高医疗保险的普惠性;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则需重视健康管理,以降低医疗费用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