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土著的“无穷之路”/南洋社论

1930年,世界经济萧条的街景与路人消沉落寞的背景,迫使经济学家凯恩斯思考,写下了《我们后代的经济可能》,将乐观情绪留给后代。

他预言,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惠及民众,终结贫穷,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今日社会似乎还未摆脱权势剥夺、资源诅咒、贫富悬殊的噩梦。

马来西亚早于半个世纪以前就制订“新经济政策”,通过干预市场,力图重组社会,帮助贫困的弱势群体,然而这样的治理逻辑与想像,始终还是没法根治贫穷。

新任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提呈第12大马计划,说明因土著股权比例只有17.2%,政府将拟定“股权安全框架”,以实现30%股权比例目标。此外,还须加强土著议程,为土著的“无穷之路”接力。然而,救穷不只是政治意愿,更要使“授人以渔”真正变成实际。

要帮助土著经商,要变得有钱,要找到实现创富的途径,先富起来的土著企业家要有远见卓识,要有企业社会责任感,要帮助别的土著致富。

要做生意,要敢于从零点做起,不断优化,当别人赚钱时,还须察识经商的交易过程有没有太多的成本浪费,有没有太多的寻租者及食租者。

要好好省察自己的企业,摘除掉产生痛点的器官和吸血的寄生物,才能创造价值。

就像你会做、他也会做的椰浆饭简餐,只要你能寻思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椰浆饭,你就能生存及发展得更好;你还要用心观察客人的用餐习惯和节奏,从餐具应用到餐桌摆设,还有手感的细腻,鲜美度与温度,才能让你的椰浆饭成为米其林星级的美食。

其实“无穷之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堑,也不需要什么51%持股权的让渡,不必有限卖土著股权的焦虑,因为只要永不懈怠、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土著一样能靠自己登上顶峰。

扶贫战略要的是动员穷人的能力,加强穷人之间的伙伴关系与理财能力,才能增加收入及扩大就业,只要将整个产业链做精、做专,就能做出好成绩。

因此,政府要唤醒穷人拼搏的奋进意识,鼓励他们要有安静做事业的耐心和沉静之心,这样才能经历大浪淘沙,铸造好铜墙铁壁,成为优秀的创业者,土著为力争脱贫的“无穷之路”才不会是永无穷尽的长路。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改革之路举步维艰/利亮时教授

日前报道,我国监管机构正考虑针对创业板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落实土著持股门槛。

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和大马交易所正在考虑修上市指南,要求在创业板的新上市公司,将扩大后的12.5%股权分配给受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批准的土著投资者。 

这项政策如果落实,可能会增加在创业板上市之公司的成本,目前创业板在上市指南并没有土著股权要求。

据现今的上市指南,创业板公司只在实现主板盈利要求的1年内,或上市5年后,再进行股权分配即可。拿督斯里安华政府在推升经济的同时,上述做法是否会影响我们经济的提升呢?

安华在不断招商和高喊改革的同时,政策上还是延续前朝的政策,如今年(2024年)8月推出的土著经济转型计划2035(PuTERA35),旨在2035年达到30%门槛(目前土著持股在18%-19%之间),这是否突显了现任政府的窘境?

安华领导的政府相当清楚,过多政策对经济的牵制,只会让我们的经济缓步微增,很难有一飞冲天的契机。新经济政策推行以来,对我们经济造成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政府用政策来增加某些人的持股,其实不只增加资本家的成本,亦让经济的自由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在诸多的钳制下,我们的国家又如何能够超越其他竞争者呢?

扶助政策应不分族群

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许多规划性政策,尤其是一些让利的制度,这样是在拖慢经济往前的发展。扶助政策应该是针对各族群的弱势群体,而非以某个百分比为目标。

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所谓的让某些人富起来,其主要是让具优势的沿海省份先发展起来,之后再引资和把政府资源投入内陆省份。

这种是分阶段发展经济,最终让全国经济能量都动了起来,形成一股庞大的经济力量,而非长期独厚某个集团。

反观我国,政策让部分人茁壮起来,但是政策的推动是延续而没有一个期限。继续下去只会不断侵蚀我们的经济动能,让国家一直错失许多的机会。

安华领导的政府在剩下的3年任期,基本上在改革上只能走出一小步,下届选举如果还是这种政府组合的话,安华仍然无法推动任何的革新。从国家目前的现况来看,政府有心要做,但是在政治和族群的层层障碍下,显得有心无力。

未来3年马币还是疲弱,经济仍是欲振乏力,政府的“烈火莫熄”就显得黯淡无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