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基金经理“三板斧”/黄子伦

有些朋友会询问到底一名基金经理要做到怎么样才算是优秀?其实呢,这份工作要做得好,只有三组数学逻辑。

一,正确的投资决策要比错误更多。不过,不需要太多,10次决策里有6次正确,足矣。

二,正确决策的赚幅要比错误决策的亏损更高。这样你才可以拉长补短。

三,正确决策的仓位要比错误决策的仓位更高。理由同上。

只要能够搞定这三组数学(工作),基本上就是一个很出色的基金经理了。

第一项工作,就依靠我们的事先分析。虽然,很多散户或者纯技术面投资者压根儿不信这套,但不要紧,反正大家有选择相信什么理念的自由。

在本地,公司股价要上升讲究几个条件,主要分为业绩、增长率,以及机构投资者的仓位。业绩和增长率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场买入某只股票的重要原因。机构投资者的仓位也是需要关注,因为公司从默默无闻到吸引主要机构投资者进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股价跃升助力。

控制好进场时间点

第二项工作,就需要我们控制好进场时间点。关于这一点,冷眼前辈也曾说过,一只股票在特定时间内的最高价位,可能只有几百股的成交量而已,甚至是一百股的成交量。

因此,我们需要摒弃“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的妄念。

解决这个妄念并不足够,我们需要一些方式来辅助我们。这时,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就是我们的重要工具。

两只同样拥有30%安全边际的股票,正确的投资能够获得30%左右的回报率,而错误的投资可能会继续亏损,不过因为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往往跌幅有限。

一般来说,当你做好第一项工作,你会在这个环节出错的概率也是大大减少。

不过,只有安全边际并不足够。你还需要尽快止损,这样才不会抵消掉正确投资的仓位赚幅。

第三项工作,就需要我们学会控制仓位。有些基金经理在建立仓位时采取平均法,有些则选择慢慢买入。这里没有明显策略优劣之分,比较和基金经理的个性有关系。

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方式,这个环节需要基金经理快速做出决策,正确的决策要不要加仓,以及多快地把错误仓位止损。这个步骤很难教,只能靠自己摸索。

当然,也不是每位基金经理都是3项全能,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只擅长两项,有些可能只擅长一项。而且,有些基金经理在某项能力的表现是极为突出。这些也造就了各式各样的投资回报率。

 
 

 

反应

 

言论

政府贷款,沙布拉买单?/黄子伦

最近,沙布拉能源(Sapura Energy)获政府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注资11亿令吉,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政府多次强调这并非纾困,而是一笔贷款,且资金用于偿还供应商欠款,但这一举措仍引发不少疑问。据沙布拉能源官方声明,这笔资金将用于支付超过2000家本地供应商的款项。

然而,相较于沙布拉能源超过100亿令吉的债务,这区区11亿令吉根本无法解决公司的财务困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笔钱究竟能偿还多少供应商?

根据沙布拉能源截至2024年10月的季报,其应付账款约为52亿令吉,与2024财政年的55亿令吉接近,因此可粗略推测其债务结构变化不大。

查阅2024财政年年报附注,其中近1400万令吉用于支付员工薪资,20亿令吉属于第三方欠款。这意味着,部分供应商即使有政府资金注入,仍可能无法收回欠款。

更耐人寻味的是,2023财政年数据显示,沙布拉能源的应收账款高达37亿令吉。这表明,即使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仍有供应商愿意提供服务和器材,哪怕面临高额坏账风险。

企业应以利益为先

按理说,在商业社会,企业应以利益为先。但沙布拉能源的供应商不仅未急于切割,反而“仗义疏财”,堪称凤毛麟角的商业典范。对此,政府是否该优先向他们征收更多税款?反正收不回欠款,也算是“求仁得仁”。

当然,部分供应商之所以愿意继续合作,或许也是看在沙布拉能源背后股东的份上。

这便形成了一个吊诡的局面——政府的注资,是否意味着沙布拉能源可以进一步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服务和器材?反正出事了,还有政府兜底。

若有人反驳称,这笔钱最终需要偿还政府,因此不算兜底,那我倒想问问,多少企业因财务困境倒闭?多少创办人因公司清盘而破产?他们,又有谁来买单?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