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专毕业生情何以堪/郭碧融

一名男子在脸书帖文表示,他曾在大马某间私立学院担任讲师,但在过去5年来,薪水一直停留在1900令吉,每个月总是入不敷出。为了应付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他辞掉讲师工作,前往新加坡担任清洁工,结果薪水三级跳,每月可赚取1万令吉薪水。

这样的言论难免令人心生疑窦,因为讲师至少需要学士学位或以上资格,且一向予人专业的形象,薪水怎么可能只比最低薪资高出400令吉,更何况,目前一般的蓝领阶层都能领取超过2000令吉的月薪。

某日经过一家广场的餐厅,门外就摆放一个招聘员工的布告板,上面注明招待员可领月薪2000令吉,这还不包括加班费和其他津贴。

一般上,只要是受高教部承认及拥有一定规模的学院,讲师的薪水不至于低过2000令吉,由于有关男子并未说明他任职哪家私立学院、本身的学历、专业领域等,所以外人也无从判断他领取低薪的问题根源何在。

大专毕业生薪水低

无论如何,国内大专毕业生薪水偏低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库研究院最近一项研究就显示,超过七成大专毕业生的月薪不到2000令吉。

在7、80年代,大学生可是令人称羡的身分,家人也会因为家里出了一名大学生而感到无比骄傲,以致老一辈的父母都会鞭策孩子努力读书,将来考取大学文凭光宗耀祖。

此外,当时的政府大学僧多粥少,私立大专寥寥无几,加上固打制的实施,华人子弟一定要卯足全力念书,才能挤进狭隘的大学门槛,所以大学毕业生很珍贵,适逢80年代经济起飞,企业求贤若渴,大学生便成为职场的抢手货。

目前的趋势已跟过往大相径庭,随着教育普及化,国立与大大小小的私立大专学府到处林立,促使国内的大专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毕业生人数就高达592万。

问题是,我国多数企业从事低技能领域,且多属中小型企业,所以不可能花费巨额聘请大量大专生从事生产工作。

有些大专生为了生活,只好屈就从事那些与自己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工作与学历不匹配

MYFutureJobs就业服务求职网站截至2023年7月14日的求职者资料显示,多达42%或1万5460名毕业生从事与本身学历不匹配的工作。当时,前人力资源部长西华古马说,上述不匹配的问题,涉及从事半熟练和低技能工作,以及薪金2000令吉或以下的毕业生。

另外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是,大专生所学的知识无法符合企业需求,而这就需要高教部与大专机构展开深入探讨及进行改革,以让大学生脱离毕业等于失业的窘境。

改革并无法立竿见影,当务之急是各大专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还未毕业前到相关行业实习,提早学习职场技能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便毕业后就能投入工作。

大专生的职业发展固然有赖于他们本身的态度,但政府也难辞其咎,尤其是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上,若缺乏大刀阔斧的毅力,相信大专生数量与素质不相等的情况,会是我们难以摆脱的困境。 

 
 

 

反应

 

国际

稳定扩大就业 中国大专毕业生1222万人

(北京9日讯)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9日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今年中国大专毕业生1222万人。

就业市场开局良好

王晓萍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鲜明提出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民生,将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各类经营主体和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这些都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首两个月情况看,节后企业开工复产加速,农民工外出更早、流动有序,就业市场开局良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