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为重,全是误会/章龙炎
拿督斯里安华领导希望联盟与国阵合作,成立了所谓的“团结政府”的联合政府。不久前才抨击贬损巫统兼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的民主行动党领袖和支持者,以大局为重,把扎希当作是失散多年的好兄弟。相对而言,扎希拥抱希盟在其国阵支持者群中倒没有出现那么恶心的U转。
扎希前些时候说,与行动党合作,是学巫统前主席敦马哈迪医生。他声称马哈迪以前灌输巫统马来人和其他马来人仇视行动党并认为这是一场误会。
有人说,这是扎希漂白行动党或者屈服于行动党。这是一场误解。
扎希这么说,毫无疑问的是要安抚巫统党员,但是另一方面却是“驯化”行动党的开始。
扎希说与行动党合作是向马哈迪“学习”,但巫统不会因此放弃巫统的斗争理念。巫统的核心斗争理念是宗教、种族和国土。
巫统很多党员向来就认为行动党是反《联邦宪法》赋予马来人、回教和马来人统治者等特殊地位,也就是反马来人、反回教和反马来人统治者,而这是扎希所指的“误会”。
就事论事,我认为扎希没有说错—前提是你要读懂他要表达的意思。行动党支持《联邦宪法》,该党党章提到“独立宪法是一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和尊重人权原则,并涵盖公信力、平等、公正和人类尊严理念的世俗宪章”。
另外,行动党宣称,该党坚定不移地信仰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的议会民主路线,是一个社会民主党,致力于追求民族平等、社会正义及经济公正,为落实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宏图及目标勇敢前进。
宪法高于行动党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要落实行动党版(根据李光耀的版本)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最低限度需要修改《联邦宪法》,而不是通过口号宣传让支持者存有幻想。
行动党对扎希的“漂白”没有意见,证明它多年来就是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忽悠华人,巫统其实并没有那么种族主义和霸道。
不能全怪行动党
这也不能全怪行动党。因为华人为注重教育感到有些自以为是的自豪,在政治上向来却抱着“差不多先生”的心态,天真地相信行动党为争取各族“平起平坐”斗争。
“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是最让华人亢奋不已的口号,“团结政府”可让他们以“大局为重”掩饰他们的不满、无知无奈等等。
对不起,我误会你们真诚相信行动党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其实你们要求非常低,只要你要的人选当首相就可以感到十分满足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还可展示自以为是的大局观!不把之前被“马”骑引以为戒,现在还以为行动党可以“驯化”扎希和巫统哩!
视频推荐:
扣章难扣人心/章龙炎
教育部从4月21日开始,在所辖学校推行学生佩戴“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扣章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立意虽高,恐难达效。
此措施公布时,已引发舆论热议。最大争议,在于佩戴国旗扣章是否真能激发爱国情操。针对质疑,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回应称,邻国早已推行类似做法,既然我国教育部还免费提供,学生佩戴即可,何必大惊小怪。
据我所知,即使有国家规定学生佩戴国旗标志,也极少像我国这样一刀切地广泛推行。至于所谓“邻国已落实”的说法,尚无具体根据。
退一步说,即便属实,盲目跟风、照搬照抄是否合宜,值得思考。
教育部“免费提供”的说法,表面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谁都知道,这笔开支最终还是由纳税人承担。
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
“又不是麻烦的事”这句话,更令人玩味。如果教育部确实认为佩戴扣章可以有效培养爱国情操,那理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若目标重要,即使再麻烦,学生也该执行到位,不能一面说“教育”,一面怕“麻烦”。
首相这番话,透露出的并非对爱国情操培养的信心,倒更像是对质疑声音的急躁和不耐烦。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佩戴国旗扣章来激发爱国情操,本就是个伪命题。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许多更深层、有效的爱国教育方式,如歌曲(包括国歌与爱国曲)和影视作品等。
以我在政府学校的求学经验为例,周会上升旗、唱国歌,确实对激发民族认同感有帮助。但这也有前提:学生必须记住歌词、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不少爱国歌曲在广播电视上日复一日地播放,有些旋律至今仍能哼唱。政府何不重新筛选部分经典爱国歌曲,在国营电台与电视台定时播送?
无论是歌曲还是影视作品,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长期熏陶人心。但即使如此,成效仍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正如有人曾说:“我爱马来西亚,可是马来西亚爱我吗?”
这类感慨,虽有将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之嫌,却也反映现实中政府政策对国民认同的实际影响。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往往也是对政府施政感受的折射。
执政者固然有责任维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有义务凝聚人民的归属感。但若对公众合理质疑置若罔闻,甚至视之为挑衅,其实是在混淆“爱国”与“护政”的界线。
安华回应佩戴扣章争议的态度,延续他一贯的“模糊战略”。他并未正面回应佩戴是否能真正激发爱国情操这个根本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民早已熟悉类似政策“一时热”的循环,三分钟热度,终归冷却。
更矛盾的是,教育部长法丽娜还强调:学生若未佩戴扣章,将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这话什么意思?若无惩罚,何不坦然鼓励学生自愿佩戴?这才是真正的“不是麻烦的事”。况且,强扭的瓜,终究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