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水灾犹如《明天过后》/南洋社论

从本月17日起开始持续倾盆而下的强降雨,造成大马半岛多地发生不同程度水灾,受灾人数至少数百万人,其中以雪兰莪巴生及周围地区的水患情况最为严重。

根据大马气象局指出,造成的原因包括东北季候风来袭和低气压系统在半岛地区盘旋,导致半岛多个地区出现持续降雨和强降雨。

这是大马影响最大的一次大水灾,其严重情况对身历其境者来说,如同经历了《明天过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电影内的逃生情景。

更让人担心,气象局警告,半岛接下来几天强降雨将更严重,当局担心大水灾会进一步再扩大。

明显的,我国的排洪系统无法通过仅仅2天的强降雨“测试”,这是令人吃惊的。我国政府常常强调这片土地是“没有天灾”的国度,不过在面对两天的恶劣天气却无法应付,是否在在提醒我们,是时候居安思危及谦卑的面对挑战。

同样的,如果短短两天的强降雨可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那么,下一次“袭击”,又会在几时重临?我们是否有能力应付,又或者再次“不战而败”? 

这场突发的大水灾已经重创经济,破坏力非常惊人。众所周知,我国正从冠病疫情中开始走向复苏,却在岁末遇到大水灾拦路,已经影响到经济复苏步伐,同时也造成民间损失惨重。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水灾“袭击”及破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全国生产力最高的大吉隆坡(雪州及吉隆坡等地区),虽还不至如战争般导致经济活动完全停摆,但已经近乎瘫痪这台国家的生产引擎。

此外,巴生地区更是世界级港都,这回受到大水灾影响已经打击多个港口的吞吐运作,使到我国的出入口通道受到拦阻。

但是,最让人担心的却是2019冠状病毒病如虎环伺,每天高居不下的确诊病例及变种病毒的出现,一场大水灾已令防护中门大开,未来数周会否因此爆发新一波“水灾疫情”,令人担忧。

对于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来说,这是一场政治之外的考验。他表示将动用国家一切可动用的机制,协助灾民,在这同时,军队也开始进入灾区疏散灾民,救灾行动必须快速,以免引发严重的公卫问题。

希望依斯迈沙比里政府在这场灾难中,真正发挥“大马一家”精神,把援手伸给灾民。

这也是一场,上天给马来西亚的考验!

反应

 

言论

中国冲击的机遇/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11月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高端访谈》专访时,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个“珍视友情,内心充满热忱的国家领导”,还说他“对像马亚西亚的小国给予充分尊重”。

安华强调将继续致力与中国经贸投资的合作,将合作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等高科技产业。

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之际,安华倚重的却是与中国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因为马中建交50年,双边贸易额不断创新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及达成签署协议后,将加强市场对接,扩大合作和增速发展。

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还是那个移山倒海,疲于奔命的中国;2024年结束前,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全长22.13公里,贯通新疆天山南北的天山胜利隧道,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建成;时速400公里的高铁成功亮相后,还在加紧研发时速达1000公里的新一代“超级高铁”。

当美国散播“二次冲击”的中国威胁论,挑拨其他国家“去风险化”及“去中国化”时,与中国邻近的东盟各国,奉行等距外交政策的马来西亚,要与不断变动中的中国好好相处,更要抓紧此战略机遇,推进变革与转型。

中国的第一次冲击,是中国制造的低端消费品像海啸般席卷世界;中国的二次冲击, 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及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制造再席卷而来;然而借助中国的绿色能源部署,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绿色转型。

符合国家利益战略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产业优势的互补合作,还能促进马中双边产业互联体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更能帮助我们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升级。

与中国友好是正确及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要同步推进体制改革,就必须遏制投机政客恣意制造争议和问题纷扰,趁机喧闹任意操弄“中国恐惧症”,破坏团结与社会和谐。

日本人在《激流中国》让人看到“翻涌着潜流”的中国;韩国人在《超级中国》让人看到惊叹的中国, 还有外国摄影家在《镜观中国》那让人惊讶的视觉中国;我们还得从中国的冲击,抓紧机遇,阔步前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