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选:巫伊和希盟的对决/陈福星

政坛很多老狐狸,各怀鬼胎。

蓝眼老大安华扬言,要在来届大选前带领希盟完成夺权大计,据说这次他不再婆妈,要直接当首相。

两任首相马哈迪人老心不老,对三度任相还充满憧憬,其实老人家已日落西山。

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和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希望大选越快越好,两人掐指一算,“全民共识”(Muafakat Nasional)的巫伊联盟包赢。

如今,球在首相慕尤丁脚下。最新消息,是慕尤丁想清洗“后门”骂名,来个闪电大选决胜负,一了百了。

如果慕尤丁果真宣布解散国会,那就是说他有了打胜仗的盘算,因为政治人物不会傻到没有胜算也要往前冲。

每个政治人物或政党,对大选都有自己的一副小算盘,至于会不会人算不如天算,那要等到成绩出炉后才能揭晓。眼下来说,有两个最强阵营,朝野各一个,那就是巫伊和希盟。

巫伊心志很大,自认只要两党联手,即可独霸武林;从5·09大选的马来选票审视,这个可能性不可说不存在,但政治很多时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希盟目前给人的感觉是相当团结,只要保持这个势头,其肯定是小势力要找的大靠山;而希盟比巫伊强的地方,就是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和国家诚信党,在议席分配上驾轻就熟。

消息说,巫伊已开始分配议席。这两个政党斗了几十年,上梁就算问题搞定,下梁也未必能够真心融合,要在短时间内做到上下一心,十分不容易。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老实说,没有巫伊鼎力襄助,慕尤丁当不了第八任首相,但巫伊加入国盟政府的一大目的,是为了不让希盟有复活的机会;但来到大选,回到政坛大哥大的位置,才是巫统的真正目的。

当然,政治上永远不变的,就是人和事一直在变。

远的不说,就讲2月间的喜来登政变,短短一个星期,政客的变脸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早上的敌人,晚上可化敌为友,而这个朋友,明天早上又可变成敌人。

所以说,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太相信政客的话,你就输了。

 

 
 

 

反应

 

言论

别再玩弄统考课题/陈福星

由希望联盟主导,或更确切地说,是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其任期已走到半路,来届大选可说是指日可待。

2022年11月19日举行的第15届全国大选,首次出现没有任何政党联盟议席过半的局面,所谓的“团结政府”因此而生。

希盟曾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并单独执政,22个月后却因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突然辞职,搞得整个政坛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到了第15届大选,许多国人,尤其是华裔选民,依旧相当“人道”,继续将选票投向希盟。

回过头想一想,当时华裔选民脑海中究竟作何打算?

是这样想的吗:希盟只执政了22个月,所以竞选承诺才未能兑现,我们应该再给她一个机会?

没错,22个月的任期,或许确实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但团结政府上台至今已超过28个月,希盟的竞选宣言为何仍是原地踏步?

在此,在下不打算一一赘述,仅想谈谈独中统考一事。

当年,民主行动党领袖们一个个信誓旦旦,拍胸口表示只要希盟执政,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之事即可一蹴而就。

结果如何?承认统考这件事,和希盟其他竞选宣言一样,空雷不雨。接下来,说得更明白一点,来届大选,行动党还会、还要、还敢再提这回事吗?

早前,董总领导层约见马华领导人,承认统考当然是会谈的主要议程之一。但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明白,董总为何要见马华?

现如今,马华如猪八戒照镜,连自己到底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分不清;这个时候找马华谈华教,最多也只是图个“爽”字而已。

其实,国阵与马华在承认统考上曾确实有些许功劳;至少,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任时,政府于2011年局部承认了统考文凭。

当时的条件是:只要独中生在高中统考中考获三科优等,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中考获国文优等、英文及格,即可申请进入师范学院,进而成为政府学校教师。这一点,是马华无可争议的贡献。

找马华有点莫名其妙

时至今日,董总愿意为统考资格继续奋斗,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董总作为华文教育机构的天职之一。然而,这个时候找上马华,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真要寻求政党助力,董总不是更应该去找在国会议席上呼风唤雨的行动党吗?为何偏偏找上只剩下两个国席的马华?

董总此举,是仍看得起马华?还是有意将“承认统考”的政治风险,在行动党与马华之间“平分”?

其实啊,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董总直接求见首相或教育部长。因为承认统考的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这两个职位手中。

至于行动党,如果连安排董总约见首相或教育部长都办不到,又怎能寄望他们在承认统考上有所作为?

来届大选,承认统考一事是否会再被摆上神台,目前尚属未知。但无论如何——尤其是行动党,请别再把华社当傻瓜了。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