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马健儿拼“金”喜/南洋社论

2024年法国巴黎奥林匹克运会于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塞纳河举行揭幕礼,全球206个国家及地区万余名运动员热烈参与此项国际盛会,在32个大项、48个分项、329个小项目竞技项目中拼搏。

马来西亚共派出26名健儿代表出征。根据记录,自1956年大马首次参加奥运会迄今,共参加了14届奥运赛事,取得8银5铜共13面奖牌的战绩,只是从未夺得一枚金牌。

在这个享有时尚、浪漫之都美誉的巴黎,参与征战奥运的国家队都承载着马来西亚人夺金的希望。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吁请全民祈祷国家队能创造历史,实现奥运金牌梦;早前青年与体育部推出“金牌之路”的奖励计划,企业机构还宣布给夺标运动员百万公寓及现金的奖励。

其实,激励运动健儿踔厉奋发,拼搏争胜,冲金夺标,同样需要外力的善待和支持。

要理解,运动员为了备战,必须坚持难以忍受的艰辛,在高强度及高难度训练下也会经常受伤,还要承受成绩排名的巨大压力,而且国际赛事的竞争激烈,运动员就算倾其所能,全力以赴,最后也未必能站在领奖台上。

要有多一份人情与暖意

对惨痛的失利折磨运动员,他们在失败的阴影下挣扎,甚至还被毁誉所淹没,此中的无奈与辛酸,是外人所难以理解的。

当我们渴求运动健儿奋起拼搏,为国争光,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场外的观赛者对参赛选手更要有多一份人情与暖意。

李梓嘉被视为最有实力冲金的羽毛球男单,谢定峰与苏伟译最有望带来“金”喜的羽毛球男双,还有脚踏车名将“袖珍火箭”拿督阿兹祖等国家选手,都被寄以厚望,以结束持续68年夺金之梦的漫长等待。

然而,对赛场上的输赢,大家都要有一种健康的理性态度,过去最有希望冲金的羽坛一哥拿督李宗伟,虽然3次跻入奥运会决赛,却两度被中国的林丹挫败,一度被谌龙击败,三度“银”恨,成为永远的憾事。

青年与体育部长杨巧双提醒国家运动员,胜负几率各占一半,只要拼尽力,没有遗憾了。因此,我们的运动选手也要卸下心理包袱,为实现梦想而放手拼搏 ,享受比赛的欢乐,超越自我。

终止焦虑、责骂和嘘声,对纯净体育精神的一种呼唤;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是体育的内涵。

当然,我们仍期待征战奥运的国家队会给我们充满励志、精彩拼搏的故事,给我们带来“金”喜。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该有什么样子?/方城

全红婵因为在奥运会得满分跳水而瞬间获得全球的关注。她毕竟还是个小女孩,有她固有的天真及可爱。

面对外国媒体的访问,她怯场的当儿,她的教练说了一句:要访问你,他们得用中文!这样霸气又彰显自信的话语,的确给了这个小女孩许多勇气。

回国后,她不晒奖牌,反而晒出一堆她出国参赛前买的五颜六色乌龟玩具。这再一次展现了她本该有的可爱。

这时,就有一些网民站出来批评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言行不够得体,有失国家颜面之类的。

一时之间,排山倒海的网络舆论想必把这个小女孩吓得不知所措了。这大概也是网络霸凌的其中一种情况,网民剥夺了全红婵享受快乐的权利。

“该有什么样子”常常是社会加在某些人头上的标准。比如男孩或女孩长大了,该有什么样子;身为老师该有什么样子等等。

别剥夺快乐权利

重重的枷锁,让人忘了自己该有的样子,生活过得比谁都累,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自己可能忘了自己是谁。

所有的行为规范都是别人订下了的“常态”。再久了一些,这些人可能已找不回自己,只能随波逐流,跟随别人的脚步而已。

一个人有多重身分不奇怪,比如一名老师,同时也是女儿、妈妈、媳妇及妻子。从学校的岗位下班后,这名老师就应该可以做自己,不必被世俗的繁文缛节所束缚。

运动员离开运动场,就如老师放学离开学校后、应该允许她们做自己,要哭,要笑、要闹都别非议她,别剥夺她们快乐的权利,让她成为开心的普通人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