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人的语文过敏症/周若鹏
让小学生学习爪夷文书法,居然也能变成喧闹的课题。首先,不要相信反对党的说法,比如马华副会长陈德钦抨击民主行动党,支持此举等同让华小变质,出卖华社。就算行动党救了一只猫,反对党也能把它说成出卖华社的——你为什么花时间救猫?不花多点功夫承认统考?噢你出卖华社!
然后,不要相信执政党的说法,副教长张念群说这是趣味语文教学的一环,没有考试,学生没有负担。其实,职责上她必须支持教育部的政策,无力扭转,就只好说服华社。连华教方面如董教总的说法也不要轻信,他们发文告说坚决反对,认为爪夷文书法无助于学习国文,而且多学一种文字徒添学生负担。
只是书写文字
若说爪夷文无用,老实说我以前上的美术、音乐、几何、三角、体操似乎通通没在生活派上用场。咦?又好像有。我多认识了美术的历史,自己画不了至少也能欣赏;成不了数学家,但解题锻炼了逻辑思维,对我后来编写程式有莫大帮助。(体操就不怎样,我目前几近痴肥。)生在马来西亚,多接触一门马来友族的艺术,其实无可厚非,你也不知道这些知识未来会发生什么效用。
三边都不要相信,当然更不要轻信喧哗的网军,就自己动脑筋思考一下。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一听到孩子要学爪夷文,想都不想,心里就老大不愿意。为什么呢?一大理由是华人从来没当过老大,还时时刻刻担忧老二仅有的权益会逐渐被老大侵蚀,爪夷文单元说不定是推动回教化的一小步。然而这是情绪反应,多学一门知识、一种文字,真会让华教变质吗?这种说法,和高楼灯光呈十字架状会诱导某一宗教信徒改教,有什么不同呢?
爪夷文只是书写国文的一种文字,但因为使用族群多为回教徒,难免把它和回教联想在一块。从我上美术课后来没有成为画家(或画匠)推论,再看看我身边读了华小却没有因此脱教的马来朋友,这爪夷文书法课的效果大概和白鞋换黑鞋一样,若说是阴谋那是太抬举了,阴谋是要花很多脑力的。
我们的这种语文过敏症,很难治好,严重起来还会有点精神分裂的现象。这边担忧国家侵犯华人权益,另一边又表现爱国爱得不得了。我国歌手以格在歌唱节目上错称中国为“祖国”,格外刺耳,和我们的爱国情操格格不入,键盘侠们纷纷启动格斗模式,欲格杀之而后快。也不知道讲稿是不是制作单位准备的,一个女子身在异乡,也许制作单位叫她怎么所说她就怎么说了。她学音乐,对语文不如我们敏感,事后指正就好,不必欺人太甚。
据说学书法能陶冶性情,且来写几个字看看能不能让过敏症平复些?我不会爪夷文,就算会,还是无阻我选择书写中文。
吉隆坡塔特许权事件种族化 张念群批慕尤丁如特朗普

张念群(前左)为柔南张氏公会第9届妇女组理事主持监誓仪式。前排右为张秀莲。
(古来21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批评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及国盟政治人物,将吉隆坡塔特许权更换事件种族化,此举让她联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不如意时便找人责骂”。
她强调,吉隆坡塔特许权更换是正常的商业程序,却被慕尤丁以种族视角炒作,她对此感到遗憾。
她昨晚出席庆祝天后圣母千秋宝诞、柔南张氏公会成立27周年及三机构理事会就职典礼时,致词时这么说。出席者包括柔南张氏公会妇女组主任张秀莲。
张念群也是古来国会议员,她指出,慕尤丁声称政府偏袒,忽视一家经营多年的土著公司,令其受到不公对待。
她认为,身为前首相,不应将正常的商业更替事件演变为种族议题,这种做法令人遗憾且不可取。
她强调,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是国家特色,不应被政治人物以种族眼光扭曲。
她解释,吉隆坡塔特许经营权经过公开招标,最终由新的公司获得,而原公司也参与了竞标。她将此比喻为租赁合约的正常更换,并强调这是公开透明的程序。
“然而,由于原公司为土著公司,新公司为华裔公司,国盟政治人物便借此炒作种族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