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孤注一掷 愿者上钩/梁仕祥

最近观赏了红透全马的中国电影《孤注一掷》,内容关于近几年很多人关注的缅北区“卖猪仔”和诈骗课题。

电影呈献确实精彩,节奏明快,也能达到反诈骗的警醒效果,难怪口碑和票房都大获全胜。

不过,依然有些影评家认为,电影部分逻辑不够严谨,角色行为的动机不明。我不是专业影评家,但认为电影立意良善,加上主角演技精湛,因此即使有些缺点,整体来说该算是瑕不掩瑜吧。

话说回头,《孤注一掷》里头有句经典对白:“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确实精准描绘了大多数受害者的心态。

勿好了伤疤忘了疼

为何政府、媒体铺天盖地做了许多反诈骗的宣传和新闻报道,却依然每天有人掉入陷阱?我认为,这些人大部分都并非无知,当中更不乏高学历的专业人士。

说到底,还是因为不甘平凡,贪得无厌的心态。有不少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抱持侥幸心态,富贵险中求。

正所谓愿者上钩,因此即使最后有所损失也怨不得人。尤其现实生活更不同电影,受害者能有主角光环全身而退。

近日,曾经轰动全马的“金钱游戏”创始人已预告会卷土重来,希望大马人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又一窝蜂地加入一场尔虞我诈的活动。

警惕投资活动宣传

如果你看到所谓的投资活动在宣传时使用以下字眼或用词,你应提高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涉及诈骗:

(一)“保证回酬”——投资必有风险,损失本金是常见之事,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投资案可以保证有一定百分比的回酬,它很可能就是一场骗局。

(二)“快速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回酬需要时间经营,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一大笔钱,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可能是涉及非法活动。

(三)“内幕消息”——姑且不说在股票市场,内线交易是违法的,如果有人真的有内幕消息,他应该先自己去大捞一笔了,为何要与你分享走漏风声呢?

最后,还是得回到个人心态。只有随时保持理性,不冲动做任何决定,才能免于遭受诈骗。鱼不上钩,渔夫也无从下手。

反应

 

言论

悟吧,孤注一掷/章龙炎

诈骗无所不在,即使传媒、执法单位与相关组织与个人经常传达相关信息,警惕民众,但还是很多人继续受骗。

为什么?用简单的经济学供应与需求原理,或者人文学科的“推”与“拉”原理,或者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手掌拍不响”,加上人性的弱点,大致就能理解其根本。

人性的弱点,很多。利用这些弱点,制造各种不管是心理的、精神的,抑或是生理的需求,诈骗分子扮演“供应者”的角色。

我们经常听闻有关有人受到轻松领高薪、低投资高回酬(本小利大)、“幸运之神眷顾”(例如有巨款待领但需“幸运儿”先汇一笔款项)等诱惑“勇往直前”而跌入诈骗集团的圈套,主要是因为贪心与天真无知。

有的民众因为对政府有关执法单位的恐惧,而受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话“恐吓”,以为自己犯了法六神无主而任不法分子摆布(解决问题)。

“爱情包裹”骗局则牵涉到骗子对受害者心理与精神深处的渴望的操弄。

比较防不胜防的是网络诈骗,即使对网络运作比较精明与熟悉的人士也会成为受害者。

各种借口自我辩护

还有一种诈骗,满足了受害者“崇高”的心理与精神需求,也是直击人性的弱点。

这类诈骗的奇妙之处,在于许多被骗者以诈骗方因为有更宏大的神圣目标而不能兑现承诺,不但不以为忤,还觉得与有荣焉;有的即使知道被骗,也要制造各种借口自我辩护、自我安慰,还捍卫骗者。此外,法律对骗子的欺骗行为也无可奈何。更加讽刺的是骗子还被追捧。

我说的是政客为了争取选民支持,公然诈骗。这在民主社会很普遍。民主社会的公民都知道政客不可信,但在某些民主社会,有民众认为有些政客比较可信,不但比较可信,而且还肩负着救国救民的伟大使命。

不只普通百姓,有出家人也这么想。我几天前去看到一个著名法师5年多前留下写着“一定悟吧”的字画。这个境界比在家人的“乌巴”高:被骗或者心甘情愿上钩或者“替天行道”,原来是“悟吧”!

不管怎么样,为了把“悟吧”发扬光大,我想应该支持通讯及数字部副部长张念群最近的建议:本地电影制片人将与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和大马皇家警察(PDRM)合作,制作类似中国电影《孤注一掷》的本地防诈骗电影。

用电影宣传防诈骗

她说,除了媒体和非政府组织,通过电影宣传防范诈骗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有大批观众喜欢看电影。

我不知道副部长以什么证明观众喜欢看电影,或电影的成功等对提高民众防诈意识的因果关系,但是除了支持制作这样的电影,还要冒昧地建议电影取名《悟吧,孤注一掷》;这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