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应都看在眼里/利亮时教授

希盟执政超过半年,希盟的表现基本上是勉强及格,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新手上路要多给点时间,希盟必须知道人民的忍耐是有限的。希盟四党基本上在这半年时间,各自有所盘算。

人民公正党(简称公正党)方面,安华快速进入国会,可以看到其对目前政治形势的不安。反观马哈迪,这位逾九十高龄的政治老将,绝非只是为了国家而挺身而出,其仍有许多的政治考虑。



马哈迪积极推动土著团结党(简称土团党)的发展与壮大,个人固然希望土团党成为希盟内部的第一大党,而在他百年后其亲信能够拥有足够的政治资本。

敦马安华皆焦虑

马哈迪与安华双方,从表面来看彼此相安无事,实际两人都有些焦虑。就马哈迪而言,时间基本上不允许他打持久战,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土团党壮大,而裂解巫统是目前的终南捷径。马哈迪固然清楚,巫统有些领袖形象不好,而会让人民觉得土团是要成为另一个新巫统,这可能冲击下一届土团的选情,因此土团党对外强调会慎选带枪投靠的巫统议员。安华自然知道马哈迪的战略,近日安华的亲信,政策措施研究中心(Invoke)创办人拉菲兹向巫统林茂区国会议员凯利发出公开信,希望凯利继续留在巫统,并让巫统成为有效率的在野党。

这都显示安华希望巫统不要与土团整合,透过第三者来表达看其看法。



安华之前与巫统领袖的接触,固然引起马哈迪的警觉,目前双方是各自出招来牵制对方。安华与马哈迪的暗中角力,而诚信党与民主行动党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拥有逾40席的行动党,其动向影响希盟内部的政治角力。

希盟上台与昔日国阵不同,今天的四党基本上是处在平等的地位,其不同于巫统在国阵内的一党独大。因此这种相互制衡的关系,使得希盟四党不会出现决裂的局面。任何内部的政治冲突,可能会让希盟失去执政权,并导致我国政治陷入危局之中。这不是马哈迪和安华所乐见的,也不是人民所盼望的结局。任何的政治动荡,只会摧毁两线制,也让国家的明天变得暗淡无光。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反应

 

灼见

【灼见】马哈迪只见中文招牌/杨善勇

占据的角度要是不同,所见的自然大相径庭。苏轼的《题西林壁》诗里展现的不止是人生的意境,也是视角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不久,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脸书贴文供称他在柏威年商场只见中文招牌,一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中国;于是故作不解问道:“此乃马来西亚,或是中国的一部分?”大概正是这么一回事。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都什么时候了,此时此刻,不论柏威年商场,乃至这个国家大城小镇的任何一个广场,几乎不可能出现只见中文招牌的景观。毕竟,地方政府法令已经明文有所规定写在招牌的语文了。那么,马哈迪到底何出此言? 

从不愿择善从之

追溯往事,马哈迪的这番论调,犹是要让华商和华社深深困惑了。大选之前他甚至曾经接纳2098个华团联署的1999年《华团诉求》,借以积极争取华人选票。大选之后,诸事已定,他随之转身遽然反脸,指控诉求好像共产党及奥玛乌纳云云。 

这种朝三暮四的操作方式,正是非常典型的马哈迪出招风格。人在马哈迪身边做事,前首相敦阿都拉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当年接受碧莉洁威西和詹运豪专访,阿都拉明明白白点出马哈迪一如既往的反反复复:“马哈迪自有本身的一套。他坚信他那一套是唯一的法门。当我另辟蹊径,他指责我错了。那就是马哈迪之道。大课题,他也是这样。除了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愿择善从之。”(《觉醒:马来西亚的阿都拉年代》;八打灵:SIRD,2013;页11) 

只缘身在此山中

眼下的问题,当然不在中文的展现,也不在英文的应用,而是马哈迪一时的天马行空。何况,那是中餐馆。对象群是谁,大家知之。那么,门口书写中文招徕既定的顾客,也是理所当然了。 

缘由浅显,思之自明。贵为两任一国首相,马哈迪岂有可能不懂得?既然这样,他的这番话,恐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森林茂密,空间隐蔽,处在那里,他看到什么? 

曾经排华的印尼,印尼机场也有了中文告示。大环境变了,政策和条规自然也要相应调整。马哈迪纵然不便远行,网络点击,也可以看到这一幕风景,何必为这一点事小题大做,喋喋不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