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第3年需多点勇敢/南洋社论
还有不到两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团结政府执政也已迈入第三个年头。我国虽不至于百废待兴,但也仍需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团队为国为民的励精图治,方能踏上疫情之后的经济正轨,以带给国人更好的生活品质。
然而,团结政府发愤图强的当儿,政府内部友党之间的内耗,与外部敌党作乱的政治争议,无一不在扯拉国家前进的后脚,团结政府倡议的昌明大马,能在安华的任期内如期而至吗?
就经济发展与提升人民现代文明生活水平的角度而论,国盟政府执政的4个州属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目前看来仍不能寄予厚望,毕竟他们还停留在先夺权再谈其他的阶段。
世界文明和人民思维的发展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并与全世界接轨,人工智能家庭化的入驻不会放慢脚步,与国盟伊斯兰党注重精神成就的理想国目标,是完全的背道而驰。
变本加厉开倒车
一个连每年必访的东海岸水灾问题都无法应对,只是静悄悄等待敌对党政府倾力救灾的国盟,依然可以在每一届大选都获得那些灾黎支持并执政州属,当地选民如此光明正大的恩将仇报,何尝不是一种马来西亚独有的,特殊的怪异政局。
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怪异州属吉兰丹最近又有新搞作,即是州内酒店不得在宴会中提供酒类,华裔举办的婚宴也不例外,这是吉兰丹州政自1990年代掌权以来,变本加厉的开倒车政策。
之前是禁酒、禁演唱会、禁止娱乐活动、禁止博彩、禁男女共乘以及禁止戏院里男女同坐,如今再把禁酒令实施在酒店宴会厅,直接侵犯非回教徒最后的自由室内区域。
如此看来,东海岸州属酒店直接禁酒的日子也不远了,单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说,美丽的东海岸海边与洁白沙滩的海岛,将会丢失无法估计的游客和外汇。
除此之外,反对党加上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与其支持者连年以来煽风点火种族与宗教敏感课题,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兴风作浪,一直在团结政府招商引资的努力中大泼冷水和破坏国家和谐气氛。
尤其,在操弄“中国入侵论”的课题上,国盟极尽诬蔑马中两国50年的建交关系,更是冷处理中国是我国连续15年最大贸易伙伴国的事实,伊党掌权的吉兰丹和吉打等都有大规模的中国投资工厂,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伊党州属直接获得如此好处,却以诬蔑和破坏的方式回以投资方,这是哪一种受益国标准?
近期的中国军舰到访、船员到华校交流、安顺关公文化游行中国队挥五星旗,以及吉隆坡中资店铺被迫弃用中文招牌事件等等,都被国盟炒作成种族课题,制造中国力量入侵掠夺马来人权益的恐慌,以继续获得马来选票的委托,完全不在意是否会阻断大马获得的中国经济支持,更没有顾及民众可能会失去饭碗。
踩盟友“尸首”上位
政府内耗方面,首推巫青团长阿克马与其支持者学着伊党依样画葫芦,大玩种族与宗教敏感课题,想以这种方式从国盟手中争取回巫统失去的马来票。
但是在国盟支持者眼中,巫统在系统内是与非回教徒最大党,也就是宿敌行动党在一起的,阿克马想踩踏盟友的“尸首”上位,伸手到敌军的票仓,也是痴人说梦。
类似的内忧外患正干扰着安华政府的第3年进程,确是团结政府的难题,虽说安华采取向前走不回头的政策,也对许多涉及贪腐、舞弊或敏感的政治课题避嫌,声称交给有关当局依法处理,但有时候适当对国盟军无中生有或是夸大与误导的课题大声抨击,甚至下令对付,还是带有阻绝子弹乱飞的积极作用,毕竟静静有时会被误当懦弱。
【股势先机】安华会晤赵长鹏—— 区块链路线图的信号与争议/陈进融

4月22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吉隆坡会见了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这次官方会晤,迅速成为财经与政治领域的焦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与两极反应。
一方面,这是安华首次以国家领导人身分,与区块链领域具争议性的企业领袖直接对话,释放出支持区块链创新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政府是否忽视了赵长鹏过去的法律纠纷与币安在本地监管上的灰色记录。
近年来,大马在数字经济转型上持续发力。《大马数字经济蓝图》(MyDIGITAL)明确指出,要在2030年前将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提升至25.5%。在这一宏伟目标下,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兴科技被纳入国家重点扶持领域。
币安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在区块链基础设施、教育、DeFi、稳定币等方面有深厚布局。赵长鹏也曾公开表示,希望推动币安在东南亚的技术与投资拓展。
此次赵长鹏主动拜访安华,是在他于2024年底在美国被判刑四个月并出狱后,首度与外国家领导人正式互动。
据首相署官方新闻稿指出,双方围绕“马来西亚成为区块链与代币化金融中心的路径”展开深入讨论,赵长鹏也承诺愿意通过技术、人才与投资,协助马来西亚打造“区域数字枢纽”。

安华(右)与赵长鹏(左二)探讨大马在数字资产及区块链领域的发展潜力。
平衡领导创新与监管
在会后声明中,安华表达了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积极态度,认为“政府领导在推动区块链采用方面至关重要”,并强调“数字化与金融工具代币化”是国家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安华特别指出,他将继续与国家银行、证券监督委员会及通讯与数字部协商,制定适用于加密领域的“负责任创新”框架。他提倡的关键词并非“自由化”,而是“包容性监管”,意味着不会为放任风险而牺牲制度完整。
这样的措辞明显有别于早期的强监管立场,也反映出大马政府开始探索“以开放换活力”的监管模式,在不动摇金融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区块链技术发展创造生存空间。
技术潜力与道德风险拉锯
尽管官方发言着重强调技术与国家竞争力,但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评论却显得分化。
正面观点:
●机会窗口论:部分业界专家指出,在币安与赵长鹏尚未在欧美重建信任的时机,大马提前与他对话,有助于吸引其在亚洲设立区域技术总部、大学合作、孵化基金等布局。
●突破监管僵局:会面代表政府愿意重新评估过时或滞后的监管机制,避免优秀项目外逃至新加坡或迪拜。
质疑声音:
●合规失误隐忧:赵长鹏因币安涉嫌违反美国《银行保密法》和未能建立有效反洗钱系统而被起诉并认罪。公众质疑:“我们是否在对一个刚坐完牢的人释放国家层级的信任?”
●证监会禁令的反讽:证监会早在2021年已禁止币安在马运营,该禁令至今仍未解除。安华此举是否等于“越过监管部门”?引发政府协调一致性的质疑。
币安在大马的前世今生
币安于2020年曾大力拓展马来西亚市场,并于槟城、吉隆坡等地推出教育合作计划与慈善活动。
但因平台未取得证监会发出的“数字资产交易运营许可”(RMO-DAX),于2021年被勒令停止所有本地运营。
2022年,币安宣布与本地企业MX Global达成战略合作,以间接持股方式重新进入市场,但运作始终低调。
2024年后,由于赵长鹏在美法律问题频发,币安在东南亚市场逐渐退居二线。
本次会晤,或可理解为币安试图借马来西亚政策窗口期重回主流。
监管重塑与国际定位
这次会晤释放出一个信号:大马正尝试在全球Web3格局中,争取“中立性+技术驱动”的战略空间。对比:
●新加坡:强调严监管,已允许少数牌照交易所运营,但发展较缓。
●阿联酋:建立VARA(虚拟资产监管局),大力引导Web3企业迁入。
●美国:监管政策混乱,SEC与CFTC归类争议未解决,部分企业选择“出海”。
马来西亚若能制定出更灵活、清晰的监管框架(如监管沙盒、稳定币指引、Token分类标准),有望在“制度包容性+地理优势”双重驱动下成为区域中心。
此外,赵长鹏本人与币安掌握的全球加密基础设施资源,包括钱包、区块链节点、链上分析系统、流动性提供商网络等,若得以在马来西亚本地部署,将极大提升该国数字经济的战略纵深。
结语:理性审视机遇与责任
安华与赵长鹏的会晤,是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既可能是一次技术跃进的前奏,也可能是一场舆论风暴的触发器。政府必须在把握区块链发展机遇与坚持制度底线之间,找出平衡点。
真正的关键不在于赵长鹏的过去,而在于马来西亚能否建立一套“信任机制”与“技术监管能力”,将资本、技术、规则三者融合,真正服务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这场会晤只是序幕,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接下来的布局与制度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