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是美国荣耀/陈春福
近日,国际外交舞台上演两出戏,一是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东盟五国,另一个则是美国总统拜登的中东行。
两个外交活动所散发的政治气氛非常极端迥异,而这两种迥异的气氛,展现的是两个国家完全不同的外交手腕与政治格局。
王毅到东南亚,推动带路国家合作共赢,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发展,向邻国发出友善和利好的信息,各国感觉如沐春风。美国这一方面,拜登所到之处,绵里藏针,语带威胁,甚至咄咄逼人,霸权心态狂妄如故。
拜登出访以色列,参观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缅怀600余万遭纳粹屠杀的罹难者。
他在致词中说:美国必须永保“大屠杀的荣耀”。
大屠杀是“可怕”的行为,但在拜登的口中却是必须永保的“荣耀”。与其说是拜登失言,倒不如说拜登讲出了心中的真话,说出了这个靠屠杀手段建国的政治人物的心里话,也暴露美国黩武穷兵,唯我独尊的霸权心态。
中东是全球最“悲剧”的地区,战火延续几十年,区域内生灵涂炭,百废无一兴。拜登这次的中东行,试图拉拢盟友抗衡伊朗和俄罗斯,是意图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地区再生事端,险恶的居心,不一定会得到中东各国的认同与支持。美国恫言要武力对付伊朗的挑衅行为,恐怕也会影响伊核协议的谈判。《伊核协议》是美国霸权政治思维的反映,不管协议是否签署,美国不会改变对伊朗的敌意,也不会放弃对中东的压制。
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变,美国在中东已经逐渐失去绝对的支配力量。
中东局势混乱
美国干预下的中东局势更加混乱,伊拉克、埃及和利比亚前路茫茫。
伊朗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眼中钉,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美国和西方的制裁而受到严重冲击,但这个中东回教国却展现无比的强悍,伊朗军力虽然无法抗衡美国,但对美国始终以眼还眼,丝毫不示弱。
近年来,美国和沙地阿拉伯的关系陷入低潮,中国却成为这个海湾国家重要的伙伴。
中国是沙地石油最重要的一个客户,大量购买沙地石油,也探讨石油交易以人民币计价。
此外,沙地也加强采购中国武器并和中国进行其他经济安全合作。
中国的崛起,影响美国在全球的利益,美国在经济、科技、政治各领域采取激进手段制裁中国,也拉拢和唆使盟友遏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和沙地关系越来越密切,当然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局面,当然要想方设法破坏沙地与中国的友好,让沙地重回西方的阵营。
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控制能源资源是主要的核心利益。
俄乌战争引发能源危机以来,沙地阿拉伯的油产成为全球油价起落的关键,拜登希望沙地增产圧下全球油价,终究只是一廂情愿的算盘。
曾遭拜登辱骂是“贱民国家”的沙地,之前两度拒听拜登的电话,已经隐喻对美国的不满。
拜登这次为了对付俄罗斯而到沙地敲门,在油产的问题上并无法和沙地达成协议。
伊朗总统莱希在他的总统网站说,一些地区国家正在将不安全和恐怖主义“从西方和美国转移到中东地区”,这些国家在中东犯下任何错误都将得到“果断和令人遗憾的回应”。
他形容美国等域外势力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干预“只会制造危机和不安全”,而美国对伊朗施压已经遭遇“可耻的失败”。
美国政客的意识里不会有“可耻的失败”,他们依旧会露着獠牙,在全世界兴风作浪,祸害苍生。屠杀并不“可怕”,屠杀是他们的“荣耀”!
细水长流成海洋/陈春福
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马来研究高级访问学者教席,命名为“苏丹依布拉欣马来研究高级访问学者教席”。这是北外极大的荣耀,也是北外推动马来语教学的巨大成就。
北外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1954年,学校易名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外是一个平台,一个搭建民间友好的学术平台,通过教育与学术的交流,加强了马中两国教育的交流合作,也奠下极其深厚的民间情谊。
1962年,已故吴宗玉教授在北外开设马来语课程,培养出无数的外交人才。许多中国外交部人员都在这里研修马来语专业,现驻马来西亚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常珊参赞就是第五届(2000年)的毕业生。前大使馆秘书张亚琦也是北外马来语系毕业生,他们都讲得一口很溜的马来语,与我国政府部门的交流如鱼得水。
吴宗玉推动马来语教学
已故吴宗玉教授是北外推动马来语教学的先锋。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印尼语专业。1987年作为翻译第一次出访马来西亚,两年后到吉隆坡参加世界马来语大会。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中国马来语教学中心。2005年,吴宗玉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中国马来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他致力推动的孔子学院,于2009年7月正式落户马来亚大学。2011年10月,获得马来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并获大马政府授予“国际马来语杰出贡献奖”。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已故秘书长陈凯希,都是北外亲密的好朋友。马吉德担任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1998-2005)期间,大力协助北外推动马来语教学,与北外建立极其深厚的渊源。2023年,马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北京,马吉德专程安排访问北外,与马来西亚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北外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今年初,北外校长贾文键教授与北外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教授到访马来西亚,也专程到马中友好协会交流,双方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马中友好协会前任秘书长已故陈凯希,生前更与北外马来语的先锋吴宗玉教授情同莫逆。陈凯希非常赞赏吴宗玉推动马中民间学者互访的举措,深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14年,配合马中建交40周年,吴宗玉还结合马中两国的学者在北京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数百位马来学者发表150篇论文。陈凯希形容这是一个近乎不可思议的大工程。
政府推动民间扶持
今年4月,国家语文出版局董事局主席拿督斯里阿旺沙里央教授,受委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马来研究中心名誉顾问。阿旺沙里央是世界知名的马来语言学家,在马来语言的研究成就突出。他是我国首位政府公派的高级访问学者,从2008年至2011年在中国马来研究中心任教3年。2012年,阿旺沙里央受聘出任北外名誉教授,他的聘任深化北外与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马来语专业的发展,加强和提升北外马来研究学科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
北外的故事,正是马中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写照,政府的推动、民间的扶持,细水长流不停息,将汇成浩瀚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