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一个烂摊子/潘荣德
安华这次拜相看似这么近,又那么远。
有句老话:“脚步不能到达的,可以用目光到达,目光到达不了的,就用思想抵达”。
然而,也许希盟在思想上一开始就得认清事实,即使推翻慕尤丁,接过这个烂摊子,对当前国局恐怕也无法力挽狂澜。
又或许,希盟内部一早就知道以目前持有的国会议席,根本无法达到大多数而执政。实则,砂拉越政党联盟要求他放弃民主行动党,这种弃车保帅要求让安华难以言喻。实际上,基于多因素叠加,再加上我国正面临空前的疫情与经济危机,谁执政都不容易。
民怨是政变导火线
对笔者而言,这次的政变完全是国盟内部分裂引起,巫统官司帮策划了这次政变夺权。然而,民怨沸腾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导火线。
不得不提的是,这次政变谈判过程讳莫如深,考验朝野政党是否经得起诱惑与团结,当中包括巫统官司帮的官司、砂拉越政党联盟拒绝火箭、青蛙跳槽金钱和职位等等。如果安华接受这场政治变革,或许对希盟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日前,人民公正党前副主席拉菲兹当头棒喝,要希盟不应执着于执政,而专注于在来届大选派出更好的候选人和制定更好的计划,来取得更好的支持。
笔者则认为,下一届大选,公正党应派出介于25至50岁候选人为佳,毕竟今后18岁选民及年轻族群将是造王者,而且当中超过99%都是网民,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公正党内部问题一直都无法解决,究竟要如何从“一盘散沙”凝成“一只铁拳”。除了安华以外,党内也没有代表性人物。就连像努鲁这样深受三大族群认同的政坛新星,同样没获得高度曝光。
公正党内部须整顿
接下来的日子,安华必须大胆采用有学历的政坛新星,特别是筛选一些有特定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政治新筹码。
遗憾的是,如今大部分的公正党议员无法展现出应有的软实力,只能看到他们在国会上大喊大叫,实为令人反感,有欠素质。
在某种程度上,华裔在公正党扮演的角色并不吃重,甚至应届的国州议员在政坛上打滚太久,旨在提高个人形象,贯彻着自扫门前雪的心态,表现唯唯诺诺。
从另外一个侧面看来,资深领导层仍然眷恋权位,完全忘却“总得有人建设,总得有人坚守”的道理与信念。
显而易见的是,在希盟阵容当中,行动党年轻一代人才辈出,但急功近利。而行动党等人如林冠英、潘俭伟、张健仁看似安华的支持力量,但同时也是负资产,他们应该检讨自身问题。然而,公正党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党内暗潮汹涌。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
笔者也奉劝希盟接下来做好反对党角色,严厉监督政府施政。无论如何,这次的失利未尝是件好事,让希盟内部认清自己的不足,重中之重的是,必须稳住希盟内部不满情绪,切记不团结必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倘若安华在来届大选仍然无法找到新生代力量而入主布城,笔者建议这些担任希盟精神领袖的,应逐步下放权力,妄图再让他们披上一层“历史正义”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