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布林肯访汤加被打脸/陈春福

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访汤加,带着“抗衡中国影响”的外交攻势而来。

布林肯的语气还是一贯的美国方式,架势还是一贯的居高临下。一方面虚情假意不要求南太平洋岛国选边站,随即又拿“经济胁迫”说事,企图挑拨汤加和中国的关系。

“我们不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其他国家的投资或参与……如果这种方式富有成效,真的能满足汤加民众的需求……那就是一件好事。”这话说得多动听!

但布林肯的真正面目马上露了出来,随着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美国认为中国的“一些行为越来越存在问题……比如南海军事化及掠夺性融资”,“有人担心中国的投资需要更加透明而且具备永续性”。

可惜的是,布林肯的“中国威胁论”却马上被打脸。汤加首相肖西索瓦莱尼直言不讳“并不担心与中国的关系”。汤加已经开始偿还债务,两国的关系目前正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议题展开。

冷战结束后,美国放弃了南太平洋地区。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华盛顿就坐不住了。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建立关系,美国也多次主动示好南太平洋岛国,但霸权的姿态令人怀疑美国是真正在关切这些岛国。

小国有自主权有尊严

去年,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美国向所罗门群岛施压,指协议对地区安全和美国及其盟友具有潜在风险。如果继续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力量投放或军事设施,美方将存在严重关切并作出必要反应。这是恐吓行为!

中国的立场是岛国需要平等相待的互利合作,而不是出于地缘政治算计的权宜操作。岛国独立自主开展对外交往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限制或剥夺。中国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精神,共同推动岛国发展繁荣。

两种态度,显示的是一方强调彼此尊重,另一方是唯我独尊,小国有自主权,小国也有尊严,小国也需要得到尊重。美国从来就只会欺压,从来就不尊重小国。

中国经济、军事的发展和崛起飞速、令美欧和亚洲国家产生危机感而制造“中国威胁”。我国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是亚洲第一个反驳中国威胁论的国家领袖。

马哈迪反驳中国威胁论

马哈迪主张与中国务实合作,中国是地区的大国,能够在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2年5月26日,马哈迪告诉《日本经济新闻》:任何一个国家把他国看成“威胁”,这种状况是不妥当的。如果想封堵中国,那中国就可能以扩军来对抗,形成军备扩张竞赛。中国历史上就是个通商国家,从来就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华尔街日报》说,在汤加,中国元素无所不在,许多店面和商用车辆都有中文标识。

《华盛顿邮报》更说,就连布林肯与汤加元首会谈的汤加王宫兼政府大楼“圣乔治宫”,也是中国企业建造。

“来访者从前门悬挂的一块青铜牌匾下经过,牌匾上用红色字母和汉字写着‘中国援建’。”

中国和南太平洋区域的国家建立关系是“威胁”,美国在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联盟,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涉入大大小小的战争,究竟是不是更大的“威胁”?

 
 

 

反应

 

国际

不准再碰情报 特朗普撤销拜登政府高官安全许可

(华盛顿9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展开大整肃,对象包含前朝拜登政府官员,以及曾为特朗普效劳但后来忤逆他的人。

继7日撤销前任拜登的安全许可,使对方未来无法再接收国安相关简报;特朗普也撤销了前国务卿布林肯、前国安顾问沙利文等人的安全许可。

外媒报道,白宫8日透露,除了拜登,特朗普也撤销了其他多名民主党政要的安全许可,包括布林肯、沙利文、前副司法部长摩纳哥(Lisa Monaco)、纽约州总检察长詹姆斯(Letitia James,詹乐霞)、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布拉格(Alvin Bragg,白艾荣)等人的安全许可。

据报道,摩纳哥曾主持司法部调查2021年1月6日涉及国会骚乱的特朗普支持者。詹姆斯和布拉格都是知名的“反特”民主党人,曾对他发动诉讼和调查。

撤销安全许可可能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这反映出美国政坛分裂加重。美国前总统传统上都会在卸任后继续收到情报简报,以便在必要时向现任总统提供国安和外交建议。

特朗普在撤销拜登安全许可时已挑明,是对方开启了撤销前总统安全许可的先例,“他2021年先开启的,当时他下令情报单位不让身为美国第45任总统的我,获得国安详细资讯”。拜登当年认为特朗普心智不稳定,撤销了他的安全许可。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退役四星上将米利的安全许可以及安保团队,也全都被特朗普政府撤销。此外,前国务卿蓬佩奥、前国安顾问博尔顿、前伊朗事务特使胡克的特勤保护也全被取消,这些前官员都被伊朗德黑兰政权视为眼中钉。

新闻来源:太报(TaiSounds)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