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执政一周年联想/张永麒
希盟执政一周年,部长纷纷上缴成绩单,对媒体发布过去一年的表现和未来的规划。非常感谢部长们的付出,在管理国家上不断努力,设想新的方法,去发展国家。
现在的马来西亚比一年前已经改善了许多。希盟政府在管理上的意识形态,回到去讲理想,讲理念的时代,并非所有都是以金钱挂帅的,人性的表达应该获得尊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的国家,执政联盟要有效的施政,必须要顾及多个方面考量。除了要达到政治权力的平衡,也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获得相对的融洽。
一些人在体制里攀爬,如果可以提出新颖的理念,就可以获得赏识,可以快速的攀爬上领导层。如果没有什么理念,就选择一个好的领袖,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权力的高峰很拥挤,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才能,就没有办法可以攀爬上去。如果靠幸运,那么要在高峰站稳站久,就要更多的运气来祝福了。
国阵倒台,除了失去了政权,也牺牲了很多资深的领袖。一个社会要培养一群领袖,需要十数年的时间。如要培养一个国家领袖,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如果领袖根据道来治理,就可以渐渐获得支持,影响力会慢慢扩散。领袖如果没有道,很快的会陨落。因为凝聚力不够强,纵然获得了权力,很快的就会散落满地。
所以,在大马政坛上,看见一些领袖辛苦攀爬数十年,当到了权力的巅峰时,却是昙花一现。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循环完结了,却毫无建树,不了了之。
领袖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注定是白干一场,百忙半生。许多领袖看来都是遗憾退场,不了了之。如果领袖有过人的智慧,应该可以体面的退场,无怨无悔。
一些人说,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领袖。环境塑造个人,但是,个人却无法改变环境。如果不追求改革,那么,就不会有新气象,就连那个可能性都不存在。
原地踏步不进则退
领袖需要智慧与功能,去探索那个可能性。如果社会塑造个人,那么,个人是否可以塑造社会?个人的智能,需要转换成为群体的智能,才可以做到。
马来西亚的社会,兜兜转转,不进则退,看来是原地踏步20年。原来,进步并不是必然的。纵然拥有所有的元素,如果搭配不正确,也是会失败的。
更甚之,不敢面对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如果没有自我反省,没有从中感悟出智慧,没有提升功能的水平,纵使获得多少的援助,社会人是不可能可以突围而出的。
希盟持续是希望的代名词。有时候有太多的希望,会让人陷入意念的幻想之中。希盟众多领袖如果无法阐述具有智慧的论述,很快就变成与国阵领袖一样,失去灵魂。
张永麒
中美博弈下的大马/张永麒
马来西亚是一个很友善的国家,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5日至17日访问期间,安排了高规格的接待仪式,警方也启动高级别的反恐安保措施。
警方出动全频段无线电干扰车,全程护送习近平的专属座驾“红旗N701”轿车。同时,警方连续3天对17条主要大道进行分阶段封路,为中国代表团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中国是大国,大国元首出访小国,肯定要以礼相待。
马来西亚国力有限,能展示的就这么多,无法像中国在接待非洲国家领袖时那样,用科技与动员展示文化与历史的排场,震撼非凡。
高度重视与欢迎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在国家王宫举行了国宾欢迎仪式,亲自接待习近平,并于国宴上以充满马来西亚风味的菜单款待贵宾,象征我国对中国国家主席来访的高度重视与欢迎。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习近平举行了双边会谈,并设欢迎晚宴款待习近平。他还以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精准概括了习近平这些年来所提出的理念与倡议。
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笼罩两国关系的却是美国发动的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逼迫中等强国“选边站”——要么与中国友好,要么选择美国,以达到围堵中国的目的。
特朗普暂缓实施关税措施90天,马来西亚必须在此期间与美国进行谈判,以争取有利的谈判成果。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已经率领代表团前往美国,会晤数位重要人物,为马来西亚争取利益。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与习近平会谈后,《南华早报》报道安华表示,在贸易课题上,会与中国站在一起。事实是,马中两国已签署了31份了解备忘录与协议。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前,也有学者表示,马来西亚在贸易上不应过度依赖中国。东姑扎夫鲁也说,过去两年,首相安华和他连续出访多个国家,正是为了开拓更多出口市场,推动贸易多元化。现在,是检验这些努力成效的时候了。
马美外交关系不温暖
安华在巴勒斯坦课题上公开反对特朗普的言论,例如:“把加沙占领并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区。”大马驻美前大使拿督斯里纳兹里也透露,他曾数次被美国国务院传召问话,可见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并不温暖。
美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其中是否包含部分中国的转口贸易?马来西亚对美国的出口中,电子与电气产品占很大比例,其中不少是美国公司在大马投资设厂的产能输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马来西亚在中美贸易战中显得格外关键。
在言语表达上,安华对中国释放善意,同时对美国表达了质疑。例如他说,在多边主义面临严峻考验之际,一些国家放弃了“共同责任”的原则,另一些则质疑长期以来的承诺;而中国则为全球倡议注入了新的希望。
在国际关系方面,马来西亚必须维持多边平衡,这是马来西亚赖以生存的重要策略。马来西亚具备某些优势条件,使得美国与中国都必须保持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国际博弈中,马来西亚人还是可以比较安心的,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