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最坏也是最好时刻/江振鸿

目前可说是希望联盟最坏也是最好的时刻。最坏的时刻,因为希盟的马来人支持度持续低迷。
在刚刚落幕的吉打巴东色海国席选举,虽然国阵巫统退选让路予希盟上阵,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更是亲自为希盟候选人站台,却不但无法令到更多马来选民支持希盟,反之连国阵以马来人为主的基本盘选票也转向了国盟。
华裔“宽容度”高峰
当然,我希望希盟马来人支持度的这个低迷状态,是已处于“跌无可跌”的谷底了,因为这表示触底反弹的时刻不远了,而不是处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马来人支持度仍在持续下滑的情况。最好的时刻,则是因为在伊斯兰党神权政治的阴影之下,华裔选民对于希盟的“宽容度”,正处于高峰。
11月21日,当希盟与在大选前大家深恶痛绝的国阵领袖正式见面商讨组织联合政府时,大部分华人的反应恐怕是松了一口气吧。
当内阁还没有成立,董总就“迫不及待”要求新政府承认统考时,有别于过去,大部分华裔网民的留言反应是持否定立场的。
内阁出炉后,当官司案件缠身的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被委任为副首相时,大部分华裔选民是无异议的。
当希盟内拥有最多议席(40席)的民主行动党,却只获4名部长职时,其以华裔为主的支持者们表示大局为重。
内阁第一次会议后,当新政府宣布将把博彩业的特别开彩,从每年22次减少至8次时,不少华人表示好过完全被禁赌。
所以,在华裔选民此“宽容度”的加持下,希盟主导的团结政府,大可放手去做,暂且搁置一些华社所专注的议题,尤其是承认独中统考,先专注拼经济及降低生活成本这个关系到全民的议题。
一旦经济好转,人人有饭吃,思变的民心自然会减少,能轻易被煽动的民怨也自然会减低。
成也多元,败也多元/江振鸿
以多元社会闻名的我国,可谓是“成也多元,败也多元”。
多元社会虽然是我国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但往往也使不少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早前吉隆坡市中心一座没有相关合法准证及地契的百年兴都庙发生拆迁事件,本是一起简单的法律问题,如果一切依法办事,本应毫无争议。
然而,却因为牵涉宗教问题,使得事情顿时复杂化。
这起风波最后虽然看似圆满落幕,然而并未解决长远问题。根据当局透露,吉隆坡及吉打分别仍有约130间及300间非法庙宇。
非法庙宇如未引爆炸弹
这数百间非法庙宇就如同数百颗未引爆的炸弹,随时考验当局及我国多元社会解决宗教纷争的智慧与包容力。
近日“气球小贩被取缔事件”,虽然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暴力行为令人遗憾,但依法取缔本身无可厚非。否则国家法规将形同虚设,法不成法。
然而,在社交媒体网民的推波助澜下,事件却被演变成一项所谓“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种族课题。
某宗教司甚至将早前迁移兴都庙的事件,与此次取缔气球小贩的演变作比较,质疑当局执法的公平性。
其实,所谓“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说法,更多源自各族群固有的刻板印象。
而目前的政治局势中,获得大部分非马来选票的行动党成为执政联盟内最大成员党,更加深了部分族群对当朝政府“偏袒某族群”的印象。
当然,在我国这个多元社会中,执法行动往往是“两边不讨好”的。
前阵子我家附近一间在住宅区内非法营业的华人住家式点心店被当局取缔时,中文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政府保守”、“讨好马来选票”、“执法双重标准”等等评论,显示我们自己也往往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
然而,尽管有这些小插曲,多年来我国多元社会中各族群基本上仍能和平共处,这正是我国各民族包容精神与当局处理族群和宗教议题智慧的体现,足以成为全球多元社会和谐共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