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弱小群体的生存之道/黄明祥

随着新选民划分呼之欲出后,果然如传闻版,选区的种族泾渭区隔更加明显了,混合区少了,华社选票更加集中了,等值性被削弱了,华人的废票堆积如山,怨声载道,骂声连连,马华民政不出所料,成为出气筒,被选票教训,哀鸿遍野。

当然,君命如山,出台了的政策没有回头之理,华社骂的骂,怨气向马华民政发泄,然后选了火箭党诸将到国会继续骂,骂了一阵痛快后,最后也必须得吞下这颗苦果。



毕竟是少数人嘛,弱势群体的华人在大马政治上从来不占有主动权,在这讲究现实的社会里,人微者其言也轻,广东话有句话叫:“俾面你就叫你声二叔”。

以前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实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20世纪后人类逐渐走向文明,那种拿着枪炮到处掠夺渐渐行不通了,民主人权抬头,选票取代枪杆子出政权,弱势群体才得以有喘息的机会,但强弱分明的世界不会因此而消失,以前比枪炮,现在比人数。

现代选举,谁人头数多了,政治上握有了权力,话语权和游戏制定权就在谁那里;少数人嘛也有少数人的玩法,没有力量不能硬拼,就只好智取。

一般就是平衡术,玩中立,广交朋友,必要时也可以当个和事佬,充分发挥少数影响力。

只交朋友不树敌人



世界上就不乏一些小群体成功穿梭与强环之间,如鱼得水的例子,比如欧洲的瑞士,身为中立国,从来奉行只交朋友,不树敌人,更不选边站;中东小国约旦也很出色,积极发展和各大政治势力关系,在中东各种冲突中一贯保持中立,常常充当各个强大势力冲突的中间人和传话筒,展现了自己弱小的魅力。

邻国新加坡也是一个典型平衡术玩家,已故李光耀生前可以一脚踏进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国领导人握握手,谈笑风;那边厢就准许美国把军舰开到新国港口停泊。又或者李老先生到美国白宫会见总统后,就向美国政界媒体喊话,中台两岸统一无法阻挡,任何阻碍统一的都是徒劳,这就是新加坡模式。

但也有弱小却手段笨拙的例子,就是菲律宾,他们就在中美冲突中直接选边站,选边战也就罢了,还想要逞英雄当美帝的马前卒,站在两只大象中间的最前线和中国对着干要开战,幸好后来新总统上台后才赶紧刹车,悬崖勒马,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再回头看看大马的华人尤其年轻人,显然比较向往菲律宾的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让人看起来很有种,有型也有尊严。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