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手机还是学校“禁品”/方城

在马来西亚,教育似乎是一个很好玩的园地。很多事物都仓促决定,给去执行的人即教师来个措手不及。一般新政策推行后,大家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再看如何补救”或“再看看如何改善”的方式运作。老师们常为这些“不知该如何解决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心慌意乱。

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完善的计划,出现纰漏时就临时补救,遭殃的只是学生而已。



放眼看去,我们新课程纲要是如此,中三的考核方式也是如此。之前,学生穿黑鞋白鞋的课题已引起厂家反弹;近日,又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献议出来了——让学生用无现金方式到校买食物!笔者一看见这建议,只能报以摇头叹息啊!

首先,学生是禁止带手机到校的。原因是说手机乃贵重物品,带到学校也许会造成更多校园偷窃事件。现在,又献议让学生使用“扫描及付费”的方式买东西,那不是自打嘴巴吗?学生带钱到校吃东西,若不见的钱财,最多也是一二十令吉,总不会多至几百或上千元的手机吧?一旦手机失窃,学校老师做侦探调查的工作恐怕就更繁琐了。

停卡或停程序的工作,将由谁负责呢?是学生?老师?还是父母?如果说中学生尚可保管财物,可是,小学生怎么办呢?现在小孩丢三落四的还真的很多呢!

后来,有人说,用类似“一触即通卡”的方式应该可以避免小孩在校钱财被偷的事发生。然而,卡难道就不可偷吗?它和现金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换个方式存在而已。倘若孩子们无法妥善管理自身财物,不管是让他们带卡带现金或带电话都会有遗失的时候。



换言之,回到重点,教好孩子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去偷别人的东西,远比运用科技来图方便更为重要。

反应

 

灼见

校名岂可说改就改?/杨善勇

古人办校,校名多以缀取经典的寓意,鲜有借用人名。举例言之,培风”,语出庄子的名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图南培风;乘天地、御六气;击水三千,扶摇上。”

落地生根之后,大城小镇的华校,不少也以地名名之:沙登新村二校、班兰华小、双溪罗丹华小、双溪加旺华小、南利华小、新港华小、冷水河华小、金榜彭亨华小、积莪营华小、班卒华小、新廊华小。

之所以这样,想必顾虑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把个人的姓名冠在学校,万一学者翻案,从连篇累牍的档案中,找到历史记录中有碍观瞻的钜细靡遗,不免十分尴尬了。

尽管这样,2017年10月26日时任教育部宣布雪兰莪和柔佛增建10所新华小,当中9所皆以华裔先贤命名:陈嘉庚、郭鹤尧、沈慕羽、李孝式、林苍佑、翁毓麟、谢华、李莱生,以及朱运兴。

但是,当日定夺的标准毕竟何在?说实在话,谁也搞不清楚状况。兹举翁毓麟,华社的评价其实多有保留。毕竟为何,细读林连玉的文章字里行间,自可明白缘由的曲曲折折所在。

既已高调宣布,翌年大选,票箱打开,政权替换,一夜之间国阵遽然倒台。这个10+6的方案,随之走走停停,磨蹭拖沓。马华署理总会长马汉顺医生揭露,张念群担任希盟副教育部长之日,甚至共有3所华小的原定校名随之改掉。

名不正 言不顺

当中,2018年10月12日翁毓麟华小改为GAMUDA COVE。 2019年12月20日林苍佑华小,换作ECO WORLD。郭鹤尧华小,则多了一个又名,称之Kuek Ho Yoo @ Eco Spring。此外,2018年12月20日,陈嘉庚华小的准证给了关丹中菁二校。

追溯上来,类似个案,不仅这些。位在吔咯陈永园(Ladang Chan Wing)的也咯学校,重置昔加末太子园,亦改名雅格。搬到汝来新城的武吉格里烈育侨华小,则易名“光星华小”。哈古乐华小,招牌换了,校歌也新了:《歌颂您,深静》……

怎么说,“名不正,言不顺”,名不可不慎重看待,小心处理。古人命名,往往还要茹素斋戒,祭奠上天,祷告诸神的庇佑。今人所行,岂可相反,随随便便,说拆就拆,想改就改,完全不当一回事;乃至芥蒂四起,争论翻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