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彭州华联中学事件省思/利亮时

日前彭亨州教育局调派不具华文资格与不谙华语的印裔教职员,出任文德甲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副校长一职,引起该校三大机构等单位的强烈反弹。这起事件对华社而言,绝非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1980年代就曾发生派不谙华语的华人或其他族群到华文小学担任高职。

笔者认为华人社会的抗议,并非是华人沙文主义在作祟,华社绝对可以接受任何懂华语的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土著)出任华文学校的高职,症结点在于华语,而非族群问题。华社是希望让华文学校的行政系统能顺利运作,以及保证华文学校不会变质。



各族群必须尊重他人

中央教育部与州教育局的官员们,不要一直存有本位主义,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今天若把派大量不懂马来语的教员往马来文学校担任校长、副校长等行政主管,试问马来人社会可以接受吗?

笔者能想到的回应是马来语是国语,我们的国家还有人不懂马来语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如此,笔者这个假设是希望我国的各族群要懂得尊重别人,如今我们的行政官僚体系仍然缺乏这一点,许多人往往是以族群本位主义思考问题。

族群关系不可能整合

各大族群生活在这片国土里头,所呈现的正是一个多元磨合的情况,华人、马来人与印度人等,以及各族群内部的族群关系,都呈现出类似现象。多元族群生活在一个空间超过了两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如果连一起纠纷都没有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笔者要强调的是族群关系正要通过了磨合时期,才能步向相互认同与尊重,社会呈现和谐的气氛。然而,这不代表族群关系最终会走向整合的阶段,因为宗教、语言、文化的差异,往往是整合的一大障碍。



整合应该不是族群关系的最终目标,相互的欣赏与尊重才是族群关系朝良好发展的途径。我国的多元文化是这个国家的动力泉源,若是不断挑动族群主义,或者去伤害族群间的情感,这会直接伤害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族群间的和谐,因为社会的变迁、政治的干扰、经济的每下愈况,显得有些“疲态”,若官员处理族群议题仍停留在以前的思维,这势必让我们的国家坠入族群主义的深渊之中。

反应

 

言论

巫统还有机会?/利亮时教授

昔日一党独大的巫统,历经2008年、2013年、2018年和2022年4次的大选,其基本盘不断的流失,如今沦为一个二流的政党。

巫统的衰败始于1990年代末敦马哈迪医生和拿督斯里安华的分裂,之后则是马哈迪和继任首相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是巫统领袖的腐败情况越来越严重。上述的种种因素,导致了马来选民对巫统的不满或失望,从而使得支持力量不断流失。

2018年短暂失去政权的巫统,更出现内部的分裂,当中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领袖。巫统分裂出来的力量,亦被伊斯兰党和土团党所吸纳,进一步弱化了巫统。

2022年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选择跟安华合作,而非国盟,主要原因就在于巫统主席深刻明白,继续跟国盟合作,最终巫统可能会被伊斯兰党和土团党所裂解,巫统等于翻身无望。

阿末扎希选择正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末扎希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巫统在团结政府具有稳定或关键的角色,这让巫统继续享有资源,以此来休养生息,期待他日东山再起。

巫统能否在未来十年里头重拾昔日的荣光呢?关键在于巫统上下是否有所领悟。巫统从天上摔落凡间,全党上下不能再有昔日一党独大的心态,必须抱着谦卑的心,从新出发以获得各族人民的支持。

巫统在未来2至3年后的全国大选,该党必须以胜选为目标,而不是跟希盟在国州议席分配上争个你死我活,巫统领导的国阵(马华公会和国大党只是辅助的角色)和希盟必须建立议席分配的机制,务求在下届大选一举击退国盟。

巫统领导层亦需要新的思维,以往操弄族群的手段应该停止使用,如果跟伊斯兰党和土团党采用同样的政治路线,巫统是无法突破当下的困境。巫统固然要以“马来人优先”为目标,但也需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对待其他族群,更甚的是应以国家发展为优先。这样方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径,并有机会在未来逐步茁壮。

综合上述,巫统要再起,还是需靠党领导的觉醒,如果党还是坚持旧有的思维,这样根本没有机会,甚至下届可能必须继续依附原有,或者另一个执政团队。这样不但让巫统无法重回昔日的美好光景,更甚的是有覆灭之忧。

未来5至10年是关键,只要巫统无法改变,一直沿用老的套路,这样的巫统将会沉沦,永无翻身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