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可以这么做吗?/方城

日前,去上课,读到一篇教学演示的视频。内容大概是说老师可以怎么通过教导波兰作家——阿·卡斯基的文章《检阅》来提升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文章讲述某班孩子要参加国庆节的检阅活动,可是却因为班上有个左腿不方便的同学而陷入沉思的故事。有人建议把残障的博莱克放在队伍中间,不易被发现;有人建议让他不参加,以免丢了班级的脸;后来有个同学说让他走在班级最前方,让大家都看见他,因为他也是班级的一员。



最后一个建议被接纳了,检阅时,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赏。看着检阅队伍,一个老师说:这个孩子真棒!另一个说:这些孩子真棒!前者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并且克服它;后者称赞同学间友爱互助,团结一致的表现。

培养孩子同理心

视频中,中国的老师让大家以演戏的方式,带出整篇课文的内涵。先讨论文章人物提出的建议带出怎样的人文思维,再让同学们体验残疾人拿拐杖的辛苦。这不仅让孩子们学到同理心,也明白了说话技巧。这样的活动,的确耗时耗力,但肯定让孩子们印象深刻,进而贯彻于生活中。这肯定比老师们天天口提面命,告诉要他们有同理心,要如何说话来得更有效果!

现今社会,我们要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只会答题的学生,我们希望培养更多心中“有温度”的主人翁。他们习题做少了没关系、考试考砸了没关系,最重要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共处,懂得如何关怀别人,懂得如何以大局为重。这些才是现今教育最该着重的事。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不管怎么改,怎么变,我们始终还是为赶课程,赶进度,而让孩子在无形中成了冰冷无情的机器,也让一些被边缘化的孩子掉入抑郁的漩涡,不可自拔。



这,是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呢?

反应

 

灼见

狮城学生为何名列前茅?/陈文坪

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去年展开一项国际数理评估调查中,新加坡中小学生的数理表现展现高水平,再次名列榜首。

狮城小四生在数学取得615平均分,台湾以607分名列第二,韩国、香港以594并列第三;而国际平均为503分。中二生的数学,新加坡以605分蝉联榜首,台湾以602分居次、韩国以596分第三。国际平均为478分。

科学方面,狮城小学生的平均分为607分,韩国、台湾分别是583分、573分,而国际平均494分。中学生的平均分为606分,台湾为572分、日本为557分。国际平均为478分。

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狮城学生的得分都超出国际平均分数100分以上,展现很强的应用和推理能力,能利用数理概念解决问题。

新国教育部12月4日发文告,公布学生在“2023年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的表现。这项调查针对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二年级学生,每4年进行一次。抽样选出接受调查的6500多名小学生和4700多名中学生来自全国各校,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这一轮调查。

从这里可以看出,接受调查人数分别数千名,而且来自全国各校,不但抽样数量之大,范围也广,既有名校学生,也有普通学校的学生,是比较全面性的一次调查,准确反映学生所学习与掌握的知识。

回看2004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全国教师要教得少一点,以便学生能够学得多一点”(Teach Less,Learn More)。

2005年,新国教育部正式推介“少教多学”理念。 即倡导将传统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当“少教多学”制度刚推行时,许多家长都持“存疑”心态。说教师少教了,学生如何能多学?一些来自大中华区的长辈对新加坡教育制度也不太放心,生怕学生学不到知识。因为,上课半天就放学,回家也没作业,认为学校教导太少。上一辈的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误导”学子,生怕学子没能学到更多知识。

不过,每每国际调查或测试,新加坡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如于2012年在PISA创意解题能力项目与韩国同时排名第一。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在协作式解题能力,以及全球素养项目高居榜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的报告,国际创意思维调查,新加坡学生名列第一。

新国教育制度具前瞻

多年以后,从多项国际赛事或国际组织报告可以看出,狮城学生的成绩、能力都比平均水平高出许多,狮城的学生比起其它国家的表现更好。说明新国的教育制度,还是具前瞻的,其教育体制相对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身心更健康,学与乐并行的教学方式。

“少教多学”的教育制度,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激发探索学习的热忱。让学生着力于思考力、进取心、自信心的培养,而老师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最大限度地被开启、被激发。

在互联网时代下,“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或许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