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怕给异形吃掉/许世平

国会解散后,某政党在选区举办造势政治讲座,我用手机以360度全视角抓拍高亢的民气,然后再将42秒视频上载至E南洋,很快点击率就窜升近万点。

它让大家充分体验到“眼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也让记者认识到如何借借互联网思维投放内容行销。



过去我曾对急速智能化世界产生猜疑,一直都以旧式手机向它宣战,在E时代的洪流中,我一直被讥嘲和被冷落,甚至还要承受孤独。

摩尔定律下的手机已经不断提速换代,大数据成为现代的魔教,“阿法狗”表现超人的智能揭示机器人统治世界的未来。

我们的科学家一直都在探寻外星文明,测算地球外智慧生物存在的几率,但是,哲学家却说那些外星文明早已因科学发达而走向灭绝,甚至还预言现在人类也走上他们的老路。可是,我还是选择了跟大家一起逃跑,假如分散跑,我可能会被异形吃掉。

趁着大选,我改用了一台新的智能手机。



 

 
 

 

反应

 

言论

智能手机变迟钝 让你变聪明/赖友兴

美国畅销书《失控的焦虑世代》作者、著名的心理学家海特(Jonathan Haidt)在他的X平台账号上说了一句令人玩味的话:随机分配时间以让智能手机变得迟钝将让你变得更聪明(Randomly assigned smartphone dumb will get smarter)。

智能手机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浏览互联网,从而改变了数十亿人的日常生活。这些通往网络世界的门户几乎无处不在且涵盖所有的主题信息、无穷无尽的娱乐节目和不断更新的社交媒体信息。

调查显示,90% 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 ,平均用户每天花费 4.6 小时在智能手机上。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据英国泰晤士报的统计数据,8至11岁的儿童,61%拥有自己的手机或个人通讯电子设备,这个数字在12至15岁青少年跳升到91%,16至17岁达到99%。

与此同时,公众越来越担心这项技术可能会对人们产生负面影响,一半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30 岁以下用户占超过五分之四的比例)担心自己过度使用智能手机 ,而专家们也担心智能手机劫持了人类的思想,并摧毁了一整代人。与这些担忧一致,最近的相关研究发现,使用智能手机较多的人的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和注意力都较差。

心理功能产生因果影响

从理论上讲,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对心理功能产生因果影响。在过往的人类进化的世界中,信息、娱乐和社交比起现在都相对难以获得,因此,当这些刺激不断触手可及时,我们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例如,智能手机可能会通过反复打断正在进行的任务,并透过社媒倡议一心多用,或在用户试图抵御这些干扰时,透过社媒消耗其认知,从而削弱注意力。

智能手机可能会通过取代或干扰健康的生活社交活动,例如网上社交取代面对面的社交,或是面对面见面也各自滑各自手机,来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

最近在美国做的实验室及户外实地实验为支持这些假设提供了初步证据。专注于认知功能的实验室实验表明,“听到“智能手机讯息通知会削弱注意力及执行任务的表现,而仅仅将智能手机”放在“眼前,就可留意到削弱用户的工作记忆力和持续的注意力 。

户外实地实验也表明,减少智能手机通知并分配接收智能手机通知的时间,而不是全天连续接收,可以改善自我的注意力及记忆力功能。在一项以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实地实验中,被要求限制智能手机使用一周的参与者报告称,焦虑和抑郁症状都有所减少。

改变智能手机使用方式以面对智能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干扰非常迫切,政府需要制定政策,从小学开始推行,海特这些年努力的推行校园零手机,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我国不妨向其取经,由政府带头制定政策,民间团体及学校家教协会协助推行,通过醒觉运动,灌输孩子正确的使用智能手机的重要性,当然,大人们自己需要身先士卒,否则只是沦为笑话。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