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打救猫山王?/章龙炎

彭亨州非法芭的问题,最近因为彭州政府要将劳勿约5357英亩种植了猫山王的土地租赁给彭亨皇家榴莲资源有限公司为期30年+30年,再加上政党涉入炒作以及其中111名榴梿种植者入禀法庭取得庭令,暂缓“收芭”行动榴梿种植者可进入芭地,直到10月28日而成为“热门”课题。

如果你只是看单方面讯息,特别是像“抢救猫山王联盟”和火箭的议员及支持者的讯息,你可能会怒火中烧,好像所有猫山王农民都受到压迫,辛辛苦苦耕耘的土地却让大财团得益,又把这当作是华人受到“欺负”—不只是马来友族,还有一些华人联合马来友族“欺负”华人。

劳勿区国会议员东姑祖布里曾在国会上说,我国出口的猫山王有70%至80%是产自非法芭,而根据他的估计,共有1万1000英亩的非法种植地,当中有70%树龄超过10年,约10%树龄不超过7年。

彭亨皇家榴莲资源有限公司是家与彭亨州农业发展机构联营公司(PPDR-PKPP),与在都赖拥有一片面积1000英亩的土地开发榴梿园及榴梿果加工厂的皇家榴莲食品有限公司(PRDP)是有差别的。

这家被指“亏损”的公司其实是投资者投入资金的熟成期间,2017年才开始种植榴梿,预料最早在2022年可收成第一批鲜果。

对有关没有农民支持合法化计划的指控,该公司发表文告指出至今已有300位农民已与该公司登记,其中133人已确认,并支付了部分每英亩1000令吉的诚意金(超过10英亩的土地的申请者没人不超过1万令吉)。

至于每英亩每年征收6000令吉租金的指控,该公司驳斥这是2020年一次性的付费,而只限于根据每英亩30棵老树计算的园地。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受影响的榴梿农并不是铁板一块。有的农民愿意接受,有的不愿意。或者,还有我们局外人无从知道的利益牵扯,例如即使没有大财团这“中间人”,难道没有其他“中间人”?

煽动情绪非解决问题

对那些别有居心的政客,“化繁为简”的诉诸悲情,煽动情绪,为的并不是要解决问题,也不是为农夫着想。

作为立法议员却鼓动怂恿他人不“依法行事”。试想想,要是州政府把农民非法开发及耕耘非法土地一律网开一面,那彭亨州同样耕耘非法芭数十年的申请合法化不成的彭亨子民,会有何感想?

彭亨州还有不少主要以华人作为主的非法芭耕耘者,很多不是种植猫山王,但种植其他农作物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经济作出贡献也是不争的事实。

种植猫山王“大晒”,有特权?此事件的关键,在于农民在政府地上非法种植,虽然他们可以暂时取得庭令,还是无法改变他们是在政府土地上非法种植榴梿的残酷事实,没有法律上的地位,农民心知肚明;对自己投下的心血我可理解,主动权在州政府及其委任的公司。

因此,农民需与有关公司谈判,寻求大家可以相对满意的方案。

反应

 

言论

今有华教默士/章龙炎

混淆视听这一招,搞政治的人士即便不精,也要懂得常常用,用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时候,民众是非常容易被混淆的。

说明白一点,混淆本身是一种说服。先混淆自己,再混淆别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信的话,让我以行动党霹雳州金宝区国会议员张哲敏最近在国会的讲话来证明。

张哲敏针对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与其他党内领袖,屡屡挑起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课题,声称马华与行动党一同在团结政府之内,应一齐为华教事业作出贡献,不要因为没有官做,在那边扯后腿。

张议员的意思明显(如果不明显那他非常可能自己混淆)是,两党同样在政府里就要保持沉默(默默耕耘乎?),因为沉默象征着两党都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沉默的反面是出声,魏家祥出声,就是扯后腿。

原来静静能够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追问10+6华小建校与迁校的进展是扯后腿。张哲敏根本就不信这一套。要不然的话,他应该这么说:你马华那么厉害,就让你做啰(反正都同在团结政府里),我们火箭为了一齐贡献华教,保持沉默。我们绝对不会像魏家祥一样扯后腿(出声)。

马华没代表在政府

还有,马华与行动党都在团结政府,其实只说对了不到一半。马华没有代表在政府,怎能说是与火箭同在一个政府?国会并不等于政府,魏家祥以人民代议士身份发言,名正言顺。张哲敏不是不懂,但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抨击马华,是要把民众当傻瓜——反正混淆视听在这群人中很有说服力。

至于张哲敏引述部分例子(柔佛培才华小与雪州培民华小分别在今明年开课,李莱生华小的土地问题,政府目前正与州政府接洽,郭鹤尧华小,建校委员会9月刚提交新的图册),来指控魏家祥与一众马华领袖勿再误导大众,称10+6计划已消失不见,很可笑。

10+ 6计划有几所学校已经建好启用,马华一众领袖有可能说这计划“消失不见”了吗?

张哲敏不敢悉数列出所有学校的最新进展“以正视听”,封住马华领袖的口,反而采用混淆视听的手法,是欲盖弥彰。例如,他说“我们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短短两年内有了很大的成就”,还说团结政府上台以来,教育部部长法迪娜与两任副教长林慧英及黄家和,一直都在努力完成10+6计划。

如果成就很大,那是华社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不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本人甚至是火箭秘书长陆兆福郑重其事地出来宣布,而是个同党的国会议员当“代言人”出来回应?

答案就在:混淆是一种说服手法,在马来西亚华社尤其如此。你看看,国阵时代喊得越大声对华教贡献越大;在希盟时代,只是出声追问就是扯后腿,静静才是为华教作出贡献。后者说服力特强,前者已经落伍。所以昔有华教斗士,今有华教默士(沉默之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