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拒当网络霸凌受害者/周若鹏

发表了一篇关于政党干预如何荼毒媒体的文章,居然有人留言骂我祖宗,批评我先辈办报的方法,因此我没资格说话。

我动气,原想回应,但我给自己设了一些原则,避免掀起不必要的骂战。第一,对方是善意吗?若恶意,不理会;第二,对方发言理性吗?不理性,不理会;若理性且有理,也不必回应,让其他读者听听不同的声音。



如果对方的回应真让我动气了,有回应的冲动,就一定要想到第三则:对方算老几?如果不是我的十指算得到的,也不必理会。

不小心看到的一则留言,尚且花费了我一分钟的心思去消化(所以平常我尽量不去看),那么请你想象一下,百则甚至千则留言谩骂,对当事人会造成怎样的心理压力?我不必想象,因为我经历过。数年前写了一篇幽默文章谈到漫画内容的弊端,漫画迷群起攻之,甚至有人警告我“出门小心”。

起不了实际伤害

国家大事我写不少,没人鸟我;我说大雄不应该偷看静宜洗澡,反而犯众怒?可见网络暴民并不理性,他们只是针对一个挑动情绪的点作反应,像被针刺而反击那样,是反射动作。那些暴民说了就算,但恶言如刀,一则半则划个小伤口也还算了,若千百刀飞来,还真发生过受害者为此轻生的。



我当然没想死,“出来行预咗要还”,发表了数百篇文章总会得罪一些人,只是万没想到是小叮当。我怎么回应呢?我解释文章原意以后,发现暴民还是不明白,就不理会了。这些键盘英雄躲在假头像后面,其实根本不能对人有实际伤害,那么为什么有受害者会不堪压力而自杀呢?因为我们自古群居,脑子天生需要社交连接、需要被认同——这是很实际的,在原始时代被排挤甚至被驱逐出部落,便会失去许多资源,难以生存。在面子书惹1000人骂本身并不会致命,但脑子区分不出是现代还是原始,遂产生一样的恐惧。

网络和社交媒体是近20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东西,人类几千年来并不这样互动。人与人之间要见面,沟通除了用语言还依赖其他“社交提示”,比如表情、肢体语言,还有很重要的情境。电话出现,把大多数提示都移除,但至少还有语气,沟通还是即时的。社交媒体不只把语气也拿掉,连即时性也没了,也就是说你现在胡乱发言,并不会立刻看到后果,千百年建立的社交模式完全没法发生作用。在键盘、手机后的网络暴民,像坐在车里的司机,以为有一层玻璃与外界隔绝,就可以安全地展露阴暗暴戾的一面。

已故魔术师优金伯格(Eugene Burgers)常在餐厅表演,不时会遇到恶意的观众恶言相向。怎么处理呢?笑笑走开。他劝同行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要难过:“记得,你并不是他们的目标。”天知道那些观众当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一时情绪失控便发泄在魔术师身上了。各位写作人、表演者,如果觉得优金伯格太善良,或可参考丘吉尔怎么说:

“如果每次遇到乱吠的狗你都要丢石头,你永远走不到目的地。”

反应

 

要闻

社媒须守年龄限制指南 法米:关注如何验证用户

(吉隆坡8日讯)政府继续向社交媒体平台供应商施压,以按照年龄限制指南采取行动。

通讯部长法米指出,如果这些平台无法办到,将召开讨论会以定夺所该采取的最佳措施。

“目前所有平台如面子书、TikTok、Instagram和X平台,它们确实在社区标准或社区指南中有规定,只有年满13岁及以上的用户才能开设社交媒体账号。

“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平台如何验证用户年龄。我们将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实施这要求。如果不能,我们之后会讨论。”

他今日出席2024年班底谷关怀回教徒巡回活动后,这么说。

澳洲参议院在上月杪通过法律,禁止16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全球首个采取此措施的国家。根据报道,印尼政府也考虑跟随澳洲步伐。

此外,法米说,修订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将恋童癖和在线销售色情内容,列为可被逮捕的犯罪行为。

“这项修订有助于确保涉及销售色情内容和持有儿童性犯罪材料的恋童癖者可被警方拘留和逮捕。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决定对一些罪行实施更重的刑罚及采取更严格行动,同时对言论自由保障更加详细,在未来不容易被滥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