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bad taste/周若鹏
似乎瞄到某位部长上抖音,不知宣传什么。我不知细节,因为不敢细看,只是瞄到一下,肚子已经很不舒服,突然很想念马智礼。新(旧)政府夺权月余罢了,温水杀毒、太空衣扫街、小叮当,像一场编剧失心疯、导演喝醉酒的舞台剧,一群四线演员抢着上台,演成闹剧。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固然没有简单的答案,最显而易见的,是许多政治人物缺乏品味,无法判断自己的做法和作品,给予大众的观感如何。我不只是针对这个政府,比如郭素沁过去推出的一些短片,像和众同僚扮演学生的那段吧,我也质疑其品味。因为缺乏品味,所呈现的形象不免有失庄重,不是国之领袖应有的样子。
抖音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内容。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时上娱乐节目,和深夜秀主持人对谈,他从不让人觉得他不庄重;奥巴马始终保持总统的威严,让对方去搞笑,自己偶尔穿插一两句幽默的笑话,画龙点睛。如果奥巴马上抖音,我不知道他会怎么做,但绝不是我们部长的那个样子,因为奥巴马有品味。马智礼也不差,就算他说过多少叫人反对的话,但我从不觉得他不庄重。
小叮当事件红到国际
品味何来?学习罢了——读好书、看好电影、接触艺术。政治人物因工作所需,得花很多时间在泥沼里打滚,因此更需要提升自己,否则就习惯了当泥沼里打架的禽兽,再不能给人民好榜样。
缺乏品味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完全忘记了品味这回事。能自知不足,尚可任用能人。马华在大选期间推出的《国民》宣传片,虽然我曾为文揶揄,其实是蛮有品味的,因为外聘高手制作;撇开政见不谈,马华高层里不乏有识之士,至少知道品味重要,能判断优劣,自己没法子做,就精挑高手助阵。
若连这点自知也没有,便只能一再闹笑话了,不过,部长缺乏品味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当太空衣部长要披上标示“部长”字样的太空衣时,当叮当部长要教全国女性变小叮当时,当抖音部长要发表劣质视频时,他们的团队里竟无一人能举手发言告诉他们有多糟糕?
我常看美国的清谈节目,就算谈国际时事,也极少提到马来西亚;最近Trevor Noah终于提起我们了,小叮当事件有多红?给他这么一说,我国给外人的印象就是个性别歧视的落后国家。
好品味,也许没能为政治人物加什么分数,但坏品味肯定能让整个国家形象降级。想到未来,我真的很害怕,连说话也会有抖音。小叮当在未来世界,最近很生气马来西亚,不打算救我们。
我先去喝一杯温水压压惊。
黑心政客为何常叫嚣?/李志祥博士

周末清晨,走进巴刹,迎面而来的除了有各种食物与日用品,还有商贩们此起彼落的叫卖声:“老细,今天的蔬果又平又靓;靓嫂,海鲜好生猛,嗱嗱声快啲买……”
夜晚回家,打开电视,新闻里传来的除了天灾人祸、天气股市报道,更多的是政客之间的激烈叫嚣:“你威胁国家安宁……亵渎神圣宗教……伤害民族和谐……”
我们都了解,商贩提高声量是为了招揽生意,那么政治人物像上演肥皂剧般的激烈纷争,真的都是为了国家人民发声?还是另有企图?
心理学如何看待
政治人物经常形容对手“借题发挥以捞取政治资本”。且让我们看一看,挑事叫嚣如何能影响大众心理,为政客捞取资本: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你应该听过“刷存在感”这个名词。 在纷乱的政治世界里,“沉默”就等于不存在。
“叫嚣”,哪怕内容空洞甚至荒诞,才能够吸引更多媒体报道受人关注。炒作话题不仅仅发生在娱乐圈,如今更是政治人物的拿手伎俩。
正所谓“黑红也是红”,即使没有贡献,只要频繁曝光在媒体中,就容易让人潜意识里产生 “经常听到他的名字,这个人应该很重要,应该很有作为”的错觉!
恐惧诉求(Fear Appeal)
“制造危机、散播恐惧”是一些政客的能事。哪怕是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他们也会刻意叫嚣,将事件上升为“侵害国家、道德、宗教或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
人类天生就对危害自身的负面消息更为敏感,“恐惧”与“愤怒”更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判断。
刻意将课题渲染上国家民族或宗教情怀以激发群体恐慌与民愤,让群众更加依赖自己拥簇自己,这就是以“放大情绪、恐惧诉求 ”来操弄群体、博取支持的手段。

制造群体对立(Group Polarization)
阿明和阿强都是巴刹里的榴梿摊贩。相比之下,阿强的生意不及阿明。
然而阿强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根源,却开始散播谣言告诉客户 “自己的才是正宗本地榴梿,阿明的是外来冒牌货……本地人就应该支持自己人!”
渐渐地一些客户不再是凭品质价格来挑榴梿,而是像选阵营般凭借 “支持自己人”的立场来光顾阿强,甚至还帮着中伤阿明。
当政客不再认真思考问题根源,而是不断叫嚣离间大众、夸大分歧,将问题归因为 “某个群体剥夺了自身群体的权益”,借此上位赢得支持,这就是“制造群体对立”。
比黑心商家更无良
偶尔在巴刹买到货不对办的劣质品,我们不免抱怨这些无良的“黑心商家”,并拒绝再次回购。
然而当你看到堂堂政治领袖不断在煽动对立、散播恐惧、制造矛盾冲突,还不断在媒体曝光……这些“黑心政客”比起前者更无良:前者让我的荷包蒙受损失,后者却足以祸国殃民……而我们居然还不能即刻终止他们的服务,还必须忍受他们继续荼毒生活。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提醒人民避免触犯敏感课题,以维持国家安宁与和谐;然而环顾当今社会,更多的忧患其实来源于“将课题敏感化”的黑心政客。
政府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取缔这些政客,否则国家将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与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