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治动荡的2020/张网

多灾多难的2020走了,新的一年劫后的国家经济会否重新活泼起来?

除了2019冠状病毒病肆虐,大马政坛也经历了惊涛骇浪。慕尤丁政权已暂时渡过险滩,表面平静,地下仍暗藏漩涡。

今年政治演变,让许多人尤其是华人看清事实,不管民主行动党赢得多少席位,要索取华人利益,不能太激进,会弄巧成拙。

“当家不当权”的不只是马华,执政时期的行动党亦然。退让了几十年,要扳回不是换了政府就成事,毕竟现在朝野都包括利用种族课题上位的马来政治领袖。

巫统、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3党为维护政权而维持合作,但各党都各有盘算,极力争取自党及个人利益,致使内斗不断。

土团未加入前巫伊水乳交融的关系已随局势演变起了变化;巫统步步紧逼慕尤丁释放更多权益,若不适可而止,破裂难免,双方就不得不寻求外来势力的合作,到时又一阵纷乱。这情况会在下届大选前发生,还是提前,都难说准。

土党巫统一个样

华人如今当明白,在政治上的无助及被动。除了走多元种族路线的人民公正党较可依靠,土团党与巫统实质上一个模样,马来种族主义至上,伊党则以宗教牵系支持者,引导国家走向更回教化。

公正党吸引乡区马来人的能力不足,版图受限,在来届大选,希盟3党联合都无法赢得一半的国议席,就得拉拢对方阵营者过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使对方涉嫌贪污等指控。

比较执政阵营,在野各党的分歧尤其严重。马哈迪医生与安华已撕破脸,合作的可能性很低,条件很难谈得拢,也全无互信可言。

到2023年,98岁的马哈迪如何还有谈判的筹码?以他倔强的性格,他的权力及支配欲会成为他与安华合作的障碍。

安华近日开声可与马哈迪合作,条件是遵从希盟的原则,不可带入个人议程。安华虽释放善意,要马哈迪屈服在安华之下,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马哈迪仅有的几个国议席,要与安华角力争夺在野阵营领导地位是颇难的。因为前此关键的几个国议席,安华及公正党诸多容忍,若希盟联合其他势力足于夺取政权,马哈迪就只有被唾弃的份儿。

在野阵营的矛盾在于谁作为领导、未来的首相人选的争执。马哈迪受限于年龄,支持他作为首相人选者越来越少,他儿子慕克力也发声要新的领导,意指马哈迪及安华都应让位;行动党及诚信党对人选也与公正党出现意见分歧。沙巴民兴党则想西渡扩充势力,主席沙菲益无非要挑战安华作为全国反对党阵营最高领导的地位。另一方面,行动党也涌现改变领导层的呼声,祈望建立新形象以求走出瓶颈。

敦马形象跌入谷底

2020年,一个喜来登政变,结束了希盟的22月政权,改变了大马政治面貌,也让晚节不保的马哈迪形象跌入谷底。

2021年,仍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化,“西线无战事” 不过是受制于疫情,天晴之后,再兵戈相见吧!

反应

 

要闻

刘镇东:面临最严峻挑战 全球政经明年或重组

(吉隆坡7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指出,全球经济与政治秩序将在明年面临最严峻的挑战,甚至可能经历重组。

他认为,当前特别需要国与国之间协调,确保总需求不会大量滑落;而各国之间也要协调产能,确保各国的工业基础不会突然因为倾销而崩溃。

“我们希望可以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针对东南亚地区的钢铁产能进行协调,确保东南亚的钢铁产能不会过剩。”

刘镇东今天在2024年嘉庚国际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主题为华裔资本与国家及社会的关系 - 从陈嘉庚1920年代的经验探寻2020年代的启示。

他指出,特朗普在今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中选,将于明年1月20日起第二次出任美国总统。《经济学人》杂志认为,特朗普将会是罗斯福以来,最关键的美国总统。

柏林围墙倒后最大变局

“这样说吧,我们所处的时代,至少是1989年柏林围墙倒下以来,最大之变局。”

他表示,特朗普即将在美国竖立的贸易壁垒,与中国国内需求滑落,是否会导致贸易战,需要各国领导的高度智慧,从1920年代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刘镇东也提出,很多华裔企业在过去50年的新自由主义影响下,认为国界不重要;有很多也按股东资本主义的想法,认为企业就是赚钱就好。 

“我在贸工部,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以来,本国企业甚至在马由外国拥有的制造业,纷纷因为国际贸易形势而到贸工部要求政府反倾销和保护本地工业。”

他认为,在形势需要时,国家有必要保护在马来西亚的工业;当企业要求国家保护时,企业也要很自豪说出他们的公共意义。

“也就是说,国家保护企业,可以因为企业可能有特殊的技术和科技,或者企业提供高薪优越的就业,或者企业对这个国家的任何贡献,关键就是企业的公共意义。”

华裔资本需要“国旗”

他说,全球明年将被迫进入新的时代,陈嘉庚在1920年的经验,给2020年代的启示是,华裔资本需要“国旗”、需要新的国家论述,即全球化时代结束后,资本需要国家的保护;而资本在获得国家保障的同时,肩负着保障社会的集体经济安全、工人权益和环境的责任。

较早前,刘镇东说,陈嘉庚于1874年出生,他被誉为马来亚的亨利福特,他将上游的橡胶种植、中游的橡胶加工和下游的橡胶产品制造,包括胶鞋和轮胎,形成马来亚最早的垂直整合,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他认为,陈嘉庚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在亚洲是超前的,产能于1929年达到巅峰,单是出口中国,一年总量为300万双鞋子。然而,1929年发生经济大恐慌,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同类产品的倾销,以及各国林立的关税壁垒。

“陈嘉庚在英属马来亚生产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加拿大和澳洲,都遇到关税壁垒,出口到中国也一样。最终,在没有国家庇护、没有市场供营销的情况下,马来亚华裔资本家陈嘉庚的工业王国倒下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