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治要有灵魂/南洋社论

人到无求品自高,政治也一样。

第15届全国大选进入最后一年倒数,环顾朝野领袖,个个志在布城,人人不甘心再当反对党。

希盟也一样。国家诚信党主张开展政治大帐篷,收容各路人马;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内部虽有异议,但声量不大。

当反对党似乎成了一种耻辱。

因2020年2月“喜来登政变”而水火不容的国盟和希盟,会不会基于权位的需求而化干戈为玉帛,是个有趣的政治课题。

国盟/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20日向希盟伸出橄榄枝,以打倒(巫统)“法庭帮”为旗号,希望双方坐下来讨论议席分配,以避开大选出现多角战,让国阵巫统占了渔翁得利的大便宜。

慕尤丁的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阻止国阵在大选中,取得简单多数议席入主布城。

然而,就算国盟和希盟能在议席分配上达成协议,可关键是,倘若大选结果出现各造没有明显优势的国阵、国盟和希盟三强鼎立,则到时谁能号令群雄?又该由谁主江山?

选民的“政治疲劳”,在过去的几场州选举尽显无遗,他们对政客争权夺利的嘴脸已来到深恶痛绝的境地,任何政党或政党联盟若被发现只在乎大选的输赢,其最终必将逃不过遭唾弃的凄惨下场。

政治其实也可以很简单。初出茅庐的政党,当然更有抒发己见的空间,问题在于人民买不买账。

至于老牌政党,她们必须不忘初心,要时刻紧记及履行自己当初向人民所许下的诺言,莫要忘了人民曾经把选票投给她们的原因。

当然,政治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可以被人民接受的变革或变通,只是政党有关政治策略的运用或政治路线的调整,而不是政治灵魂的出卖。

来届大选,朝野政党开始蠢蠢欲动,而就在她们为布城的权力绞尽脑汁、出尽法宝的时候,冷眼旁观的人民也在想:你们的权力,跟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5·09大选过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政治变天,人民受够了。

反应

 

言论

当代年轻人的政治冷感/林楷骏

尽管UNDI 18已推行数年,当代年轻人对国家政治的认知仍显薄弱。无可否认,即使是21岁以上的年轻人,仍对政治一知半解,更何况刚从中学毕业的18岁学生?

根据笔者观察,当前的Z世代(1995 至 2010 年出生)对政治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2020年喜来登政变期间,所以如今仍有不少年轻人误以为丹斯里慕尤丁是现任首相。这种对政治现状的陌生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

部分青年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拥有投票权,更遑论在全国大选期间履行公民义务,参与投票。这样的现象反映出,尽管选举年龄下调至18岁,许多青年却未真正参与到民主实践中。

笔者认为,年轻人的政治冷感主要由两大因素造成,父母限制以及大专法令的存在。

父母政治观念保守

(一)在马来西亚,许多父母对政治持保守态度,普遍给予孩子的建议是“能不碰则不碰,专心读书就好”。这种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国阵政府执政60年的政策,经常引用已废除的内安法令来逮捕国阵政府认为“不听话”的人。

内安法令在我国52年,超过1万名受害者在无审讯扣留的情况下被逮捕。因此,许多人对公开表达政治观点感到担忧。父母担心,孩子若过多参与政治或支持反对党,可能会面临来自当权者的打压,甚至影响自身安全与前途,间接导致年轻人的政治冷感。

大专法令成绊脚石

(二)恶名昭著的《大专法令》依然是大学生和青年在参与政治上的一大绊脚石。顾名思义“大专法令”,限制了大学生直接参与政党活动或在校内进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

从2014至2016年间,就有24名大专生因发表对校方不满的言论,而遭到校方引用大专法令对付。马大新青年前主席黄彦铬因在2019年的毕业典礼期间举牌抗议马大前校长拿督阿都拉欣哈欣在马来人尊严大会上的种族主义言论,而被校方提控上庭,最终被判罚款5000令吉。

以上的种种现象导致校园内再次被白色恐怖气氛围绕,为了自保的大学生只能选择远离政治课题,以致政治冷感。因此,全面废除大专法令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年轻人政治冷感的蔓延,不仅是个人认知的问题,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长远来看可能会对国家的治理和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试问年轻人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当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能置身事外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