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学思维与内容改变/陈梓权

【2023年华教节特辑】

 作者:陈梓权(教育工作者、马大硕士)

随着ChatGPT的浪潮席卷全世界,许多专家都表示我们已经正式踏入人工智能时代。

身为教育前线人员的教师必须了解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口中的未来其实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对教育造成极大冲击,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接受而不是抗拒,并且做出一些改变。

以往,人们对未来世界课堂教学的想像,就是学生能够在课堂里使用各种高科技产品来学习。现今,国内的华小大都拥有配备电脑、投影仪,甚至是一体机的精明课室。

必备思维能力

然而,教师必须思考的是,学生真的因为精明课室而变得比较精明吗?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在课室里,使用各种高科技产品来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的改变。

首先,谈谈教学思维的改变。教师不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学习和背诵而已,而是应该在背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与探讨。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斯贝(D. P. Ausubel)的观点,机械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无法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其旧经验取得关联。

在此学习方式下,知识即使被记住,仍处于孤立状态,无法融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记”。

若教师只是让学生盲目背诵,学生是无法学会如何运用那些知识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在教学中多花些时间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如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能力。因为这些思维能力才是现今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当教师的教学思维改变后,教学内容也会随着改变。根据我国华小语文教学的情况,当教师在课文中读到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往往都会要求学生抄写、背诵,再默写。倘若教学只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教师培养的只是学生记忆的思维能力,学生并无法应用所背诵的知识。

深度学习是关键

笔者认为,教师在背诵和默写这个教学步骤后,如何把背诵的知识转化为深度学习的过程,才是关键。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者的写作内容评价,然后再进行创造,应用在自己的作品里。这样不是会比仅仅背诵后的默写更具有意义吗?

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训练,并且转化背诵成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

在这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除了要了解世界变化,也必须在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上做出适当的改变。这不仅能让学生具备面对这日新月异时代的能力,也能够让教师这份职业不轻易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反应

 

文教

维华联吁政府 发挥多源流学校优势

(吉隆坡27日讯)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维华联)举行年度会员大会,通过提案强调,我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政府应发挥多源流学校的优势,实行“巩固国语,学好华语,加强英语”政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该会署理主席王瑞国博士主持会议时表示,明年将继续举办“华教先贤纪念日”铭记历史,缅怀先贤,激励前行,以及举办线上线下讲座。

他说,该会秉持初心,联合国内外的力量,加强推广华文教育,促进多元文化,多源流母语教育的发展。

选举委员会主任苏子源在大会中宣布,第四届(2024-2027年)中央委员会复选会议将定于2025年1月4日,下午2时在会所进行,届时将选举各职成员。

该会于日前召开的会员大会中,一致通过接纳义务秘书邱锦成提呈的会务报告,财政刘耀宗的财务报告,以及大会6项提案如下:

(1)维护多源流教育优势。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多源流母语教育学校是国家的优势。

(2)推动多语政策。华文已成为联合国通用语言之一,我国除“巩固国语,加强英语”外,政府应鼓励人民“学好华语”。

(3)支持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大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出钱出力,支持新纪元大学学院购置南大楼,协助该校迈向升格为新世纪里的产学研大学目标。

(4)加强华文教育体系。大会重申支持发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多源流母语教育的优势,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全面承认统考文凭。大会呼吁政府尽早全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以鼓励和肯定华文独中在国家培育栋梁人才方面作出的贡献。

(6)制度化拨款予华校。大会呼吁政府制度化拨款支持华小、独中,以及三所民办华文高等学府: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及韩江传媒大学学院,推动其持续发展。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