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部应经一事长一智/南洋社论

教育部鼓励旗下所有教育机构,即学校、技职学院、大学预科班和师范学院学校等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的信函,相关学府都已收到数日。

基于当局给予的举办日期是从10月29日至11月3日之间,以及“巴周”活动政治与宗教背景过重,战争与血腥信息过浓,课题也在坊间引起激烈争议,再加上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宣布“非强制性”,因此大部分教育机构,尤其非回教徒学生为主的学府,多选择先观望几天。 

据知有些学校为不敢得罪教育局,便变招的以道德教育取代,象征性说上一课,理性配合教育部的“非理性”建议,并将以此呈上报告,作为对上级推动“团结周”的交代与了结。 

在回教徒为主的学府,也并没有几所在如此仓促时间定下的仓促政策中达致完美配合,发出指令的教育部也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活动与教材建议,政策推行得极不专业,结果是搞到“巴周”活动从一开始的呼吁,到建议的活动期里,政坛持反对和同意的两种声音,反而比活动更加闹腾腾。

教育部长法丽娜随后才提出更进一步的指南,禁止学校在举办“巴周”期间使用武器和政治手段,提醒学校避免极端主义言论、不要责备个人或宗教,也不要窜改事实。

教长指南自欺欺人

教长说,为避免街头抗议等可能导致冲突或紧张的活动;活动不要偏袒或为任何政治方面提供平台;不要突显单方面的观点,并避免使用可引起争议的符号或图片。

教长的新指示显然迟到,如果是在上周发出指令时就说清楚讲明白,就不会有接下来几日的无谓忧虑与争议。

然而,既已用上“巴勒斯坦团结周”之名,也因为是同情和相挺以巴冲突里的回教国而生,又说不提及宗教和单方面观点,也是自欺欺人,也会变成无厘头的活动,教育部又何必推动这种模棱两可的活动? 

这个在首相安华许可之下才发布到国内所有教育机构的挺巴活动,事前也完全没有在团结联盟的谈判桌上和内阁讨论,也不知是不是某个领导的突发奇想而草率实行,或许首相闲暇时可以为民众解谜也说不定。

绿化大马伺机而动

其实从月前的“40圣训”事件到如今的“巴周”课题,都是师出同门的通过教育部将宗教内容输入校园,在经过争议后,才由政府出面说只是对接回教徒学生,手法相似而老套。 

由此可见,除了伊斯兰党摆明车马的要“绿化”大马之外,教育部的高层或是团结联盟内,也有一股欲以自己的方式“绿化”大马的暗流在伺机而动,但为的是要帮助团结政府稳住马来票,或是在政府内培养反扑力量,依然存在变数。

 教育部如此仓促的决定,面对民众的反对声浪与政治噪音后始调整指示,说明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政策决定,11月3日是它的期限,就多等几天,它的热度就自然过期,希望当局也能经一事,长一智。

反应

 

霹雳

黄家和:惠及350万人 99.6%学生用购书券换书

(太平21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截至本月20日,已有高达99.6%的学生用购书券兑换书籍。

他欣见,在今年,教育部推出的网上购书券计划获得学生热烈响应,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已完成兑换书籍的程序。

也是太平国会议员的他今早在保阁亚三新村巴刹派送月历予民众后向记者说,今年5月教育部推出的上述购书券计划,获得财政部的支持,并拨出高达2亿8700万令吉,惠及350万名学生。

他也说,目前,全国有8个州属及地区的兑换率已达100%,包括柔佛、马六甲、森美兰、霹雳、沙巴、登嘉楼、布城及纳闽。

带动连锁经济效应

他表示,通过购书券计划的成功推出,除惠及学生及在电子时代推广阅读风气外,也对作者、印刷商及运输业都起了连锁的经济效应。

他也说,教育部所获得的2亿8700万令吉购书券,是我国历来最大笔的购书券拨款,之前虽在2018年曾推出购书券计划,但只是给大专院校及大专生,惟现在却扩大至小学生。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过去的购书券存有纰漏,一些有心人拿购书券却没有买书,而是与他人兑换现金,这与教育部原有的用意不符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