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非对牛弹琴/张奕衡

阅读《南洋商报》于1月31日独家报道的——小二课本出现中四教材。当时笔者(读者)深感不可思议,就像强迫小孩囫囵吞枣。

课本的一篇所谓“敕勒”又叫敕勒歌、实在是举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可辞》。“敕”单字念“赤”(Chi) ,敕字又有二个相同的字“勅”与“勑”。这个敕语意指帝王的诏书或封建社会帝王的命令,又称敕命。



敕勒又称(铁)勒,在今山西省北境、早年归附北魏鲜卑族。敕勒歌又称人民之歌,用鲜卑语唱、后改汉语译成。

敕勒的歌词只有27个字、歌词的词意是:草原坐落在阴山之下,(今山西首北境),天空像蒙古包笼罩着四周平原,天空是睛碧、原野是辽阔无边,这里只有茂盛的牧草、只有风吹来时把划儿压低,才(见到)草原上的掉头。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原著文字如穹庐、笼盖、苍苍、茫茫、四时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小学生书写或诵读都难事,简言之就是对牛弹琴,如此而已!

笔者不敏,上述所写的拙作,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著者江建民所解雇的文章。

意境清新过目难忘



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例如孟浩然的一首小诗《春晓》在小学课本有这道教村。全文20个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许多人读了有过目难忘余韵无穷的感觉。孟浩然是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而见长的,说来这一首就是五言绝句的精品之一。

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小学生欣赏到作者的诗句好在意境清新明净,不仅引人入胜、而且感人之怀,那样鲜明的形象,清丽的词语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小学生只会诵读,对诗中的内涵却是零解读的。

小学生灌读古诗词。好坏是可争议的,能让方字博学者给予匡正,中华璀灿文化则绵绵可承传下来。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