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文化馆的知识构想/关启匡博士

【2022年华教节特辑】

近来年,我国各地逐步建设各种与华社相关的文化馆或文物馆,这是本土华社重现华族数百年发展史的重大工程。

我在林连玉基金执行“霹雳华文独中复兴运动”专案研究,发现要厘清霹雳9所独中历史的来龙去脉,必须放置在地方的华社脉络,才能够考察清楚。

这条研究华教的思路,其理论基础是:无论华人庙宇、会馆、学校、医疗所乃至娱乐中心,其存在就是华人聚落在地发展史的产物。

北部矿业商绅家族

当我们以地方华社史的脉络反思华校研究,会发现不应该将华校孤立于周边的公共产业考察。这样是去掉其在地华社脉络所做的研究,我们将无法有效考察华校社会公共资源的运作方式,以及作为长期支持者的华裔大家族等社会基础。

我带着上述的思路,在2021年11月完成《霹雳州怡保市现代华文学校创立初探的两种视角——以客家先贤开埠的脉络展开》的初稿,以作为“霹雳华文独中复兴运动”专案和中国基金项目“张弼士任领以来马来半岛北部客家村镇港口网络的形成——以碑铭为中心的研究”的共同成果。

通过这篇文章,我尝试将1916年由霹雳育才公立两等学校时任校长管介民所撰的“碑记”,放置在由槟城一直延伸到怡保的商绅脉络中加以考察。

这项初步的研究发现,马来半岛北部的矿业开发区,是由一群密切相关的商绅家族,从槟城、吉打一直延伸到霹雳的怡保一带。

“跨海跨境”华裔家族

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胡子春——源自来往于中国福建永定县中川乡以及槟城之间“跨海跨境”的胡氏家族。

胡子春是怡保育才学校的创校董事长(1908—1914),而两次担任副董事长的胡重益(1925—1928,1933—1936),以及1959年创立深斋中学于怡保的胡曰皆,皆是永定县中川乡的同族人士。

而推动霹雳华文独中复兴运动的胡万铎,就是胡曰皆的长公子。所以,我们从历史溯源的角度,可发现源自永定县中川乡胡氏,其在北马绵延数代人的家族史,贯穿在北马各大矿区的开发历程之中。

在近200年来,大量类似的华裔家族,合纵连横的构成华人聚落的商绅社群。这是我们研究地方华社的公共产业所不能忽视的历史细节。

我在2022年曾参与波德申中华中学的校史工作。在张永庆校长的带领下,对吴太山校长和陆景华校长的历史有一些初步的探讨。波中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文化馆。

依据上文的思路,我提供给波中团队的建议是:需要成立一个以波德申华社为主题的研究案,厘清波德申近200年的华社史,以突显波中作为当代波德申华文学校最高学府的历史义涵。

(作者为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马来西亚道理书院副研究员)

反应

 

言论

谈非华裔生的教育公平/梁庆业

近40年,越来越多非华裔学生选择就读华文小学。1985年,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不到8000人,可在8年后增加接近三倍,达到2万1508人。

之后,非华裔华小生人数持续增长,1995年约为3万5000人,2006年达到6万零96人。截至2021年,非华裔学生占华文小学学生总数的19.75%,约有10万人。

针对此现象,笔者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欢迎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认为是友族同胞认可了华文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华小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非华裔学生的增多可能会影响华小的教育质量,逐渐使其“变质”。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成长,因此在探讨这一议题时,应关注学生本身,并以教育研究为依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华小非华裔学生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具体差异,更是鲜有探讨。

3维度有显著差异

大众普遍认为华裔与非华裔在学习表现上存在差异,但具体差异的细节却少有详述。笔者在硕士论文中对华小里不同群体的学生差异展开研究(389个样本数,研究地点:雪州八打灵)。(在论文中,笔者不以种族区分学生,而是依据其母语,因为从学术角度看,这种划分更能反映教学现状。因为有些华裔学生主要使用的语言并非华文。)

结果证明,华文母语学生与非华文母语学生在投入程度中的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行为、校内人际关系和学校参与?

这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非华文母语学生难以适应华小的教学环境。

只需克服语言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者在上述3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热忱、认知和对学校认同维度上,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意味着,非华文母语学生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他们也可以融入以华文为教学媒体的环境中。

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政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应更多地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例如,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以确保华小具备足够且有能力的师资?课程发展司在制定课程时是否展开多方面研究?课本或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是否有考虑后进生(或非华文母语)学生需要的学习鹰架?这些问题都亟待更多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思考。

林连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40年,但其追求教育平等、文化传承和母语教育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约占总人口的两成,我们为保障母语教育的权利一直在不懈努力。

然而,如今在华小中同样占比近两成的非华裔学生,是否也有相应的资源与支持来满足其教育需求?

(作者为教育心理学硕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