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新经济政策“弱化”土著?/何启斌博士

最近因为巫统和伊斯兰党在谈合作,马上引来许多批判,有些还甚至强烈抨击新经济政策“弱化”土著,强化非土著的缪论。

看看以下的历史来分析后再批评也不迟。



新经济政策是在1972年推展。其中最著名的评论来自国行前总裁洁蒂的父亲翁姑阿兹教授。当时,他预测新经济政策执行后必将出现许多大企业。掌握这些大企业的人物,将趁机掠夺财富成为巨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到了2003年马哈迪医生引退时,在新经济政实施30年来成为巨富的人物,许多已经“被淘汰”。他们的巨型集团多数被政府机构所收购,把土著拥有的企业巴仙率大幅下降。但是我们却看到一小撮掌握巨大财富的个人,不但“Baba-Ali”,还有“Ali-Baba”。

在1972 年前,土著的地位如下:

(1)企业,土著只是占据2%;

(2)唯一的马来亚大学,土著入学率不到5%;



(3)中小生意,土著只有几万家乡下的微型杂货店;

(4)中小工业清一色华人和外商控制;

(5)大园主还是外商为主,土著的只是“微型小园主”;

(6)高级公务员还是华人和一些前殖民官员控制;

(7)政府机构不到30家,多数是提供水电基建等;

(8)国家财富60% 控制于外商和35%为华商拥有;

(9)赤贫穷人高达总数的41%,多为土著和印度人。

当年1972 年国阵政府要通过新经济政策来重组社会(以及消除贫穷),制造土著的BCIC (土著工商阶级)。

睁开眼睛说瞎话

看看到了2003 年,几乎可以肯定达到的有以下几点:

(1)通过新经济政策,国阵政府制造了数百万名土著专业人士和商人;

(2)政府创造了几万家官联机构,聘用这些土著人才。政府也聘请了近百万名土著公务员,赤贫人群只是区区的2%;

(3)大部分执照和政府工程多为土著或Ali-Baba 公司所拥有。许多华人企业家也因此诞生;

(4)这些30 年来,经济增长平均6%-7%,不但利惠土著,也为非土著商人带来巨大增长。总的来说,大马在30 年间制造了比周围各国更多的百万商人,尤其是华人的亿万富翁;

(5)90 年代的“Boleh” 时代,不论是华人或土著企业,都到全球去做“ M&A”(并购活动),包括到中国建造高速公路或到前苏联去收购酒店等。

以上只是一些看得到的数据,更多的“暗数据”如Ali-Baba 和Baba-Ali 只能够凭着猜测。如果说新经济政策弱化了土著,那简直是睁开眼睛说瞎话。

新经济政策所制造的是一小撮巨富, 也制造了成千上万的“执照寄生虫”和“AP王与后”,但我们别忘了今天掌握银行、官联公司、基金会企业的挂牌公司和几十万名的土著高级官员,还有每年毕业的50万名学生,和近10万名的大专毕业生,他们的工作谁提供?

一些要争取平等要“去拐杖”的土著知识分子,完全忘了他们本身是如何从穷乡僻壤到城市大学毕业的。

近70%土著支持巫统

如果1970 年代不放弃剑桥的SC考试,改为大马本土的MCE考试(大马考试局与劍橋大学考试委员会联办)和后来的SPM(大马考试局主办),土著是否能够和城市的非土著竞争?

别忘了SC的英文才是土著和多数乡下非土著的致命伤。

新经济政策和“新教育政策”才是多数土著的救星,也是一小撮“政治权钱”分子的“护身符”。单单看这些“UMNO-PUTERA” ,而忘了多数的“Bumi-Putera”,就犯了“以偏概全” 的错误!

多数的城市土著知识分子已经厌倦滥权贪污和小撮巨富。所以在2018 年5月9日,他们把巫统给干掉。不过,这些只占了总土著的20多巴仙而已。还有近70%的土著还支持巫统。

希盟取得95%的华人和印度人支持,因此希盟其实是非土著政权。巫统和伊党的合作主要当然是去争取70%的土著。这可以纯粹是选举策略。和希盟在5·09前的宣传策略有异曲同工只妙。何错之有?

别忘了,如果伊党和巫统在大选前合作,巫统可以多保30多个国会议席,还不至于丧失政权。

反应

 

言论

民声反映不满思变/陈金阙

笔者妄自菲薄,对两线制广加解释,还好没有惹来读者谩骂。

不相信笔者的读者,其实也不必浪费时间在反驳笔者,因为,真相是越辩越明的,而且,真相往往是很不中听,不堪入耳,看看华社目前的情况,大家应该有所警觉。

打从希望联盟执政以来,民主行动党似乎成了华人的浮木,大家齐心协力抱着这根浮木,不让它沉下去。

华人对巫统仍反感

只是,人满为患,浮木的浮力是否经得起500万华人的重量,有待斟酌。这时候,如果对它有什么微言,只会引来大家仇视的目光。

不过说来有趣,近来民心开始思变。我既然推荐国阵,当然会看看人民的反应。

老实说,华人对巫统还是很反感,尤其是出现像阿克马这样的“党要”。

但是,自从团结政府,尤其是行动党呼吁人民投票给巫统候选人,华人在“贪污”和给予支持的两者之间,似乎出现了选择性正义。

既然可以投给巫统,是不是代表选择了容纳“贪污”呢?大家大可不必自责,制造选择性正义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所支持的“领袖”。他们为了选票,美言为更好的未来,让大家觉得,这样选择是没有错的。

政治的哲学,是生存,不是黑白分明,一加一等于二,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说到巫统,当然要说一说马华。说到马华,当然要说到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在行动党“反客为主”之后,魏家祥成了行动党最头疼的假想敌。

根据一位专栏分析员的说法,魏家祥在华人这边还是吃力不讨好,不过,印象正在改善中。但是,在马来社会里,马来人似乎越来越支持他的言论。这位语气不卑不亢,能操流利马来语的政治名宿,虽然在团结政府阵营,但是对于政治时弊却不吝发言,言中有物,常常说出人民的心声,得到民间的好感。

笔者对马来社会缺少研究,不敢乱下断言,不过,像魏家祥这种能够引经据典论政,而且没有无的放矢的,应该是政敌最为顾忌的人物。

批评政府为纠正政府

还有一位评论家,说的更是让人深思。他说,人民批评政府,目的是为了纠正政府,而非与政府为敌。

以前马华当家,我们批评马华,民政当家,我们批评民政,那么现在行动党当家,我们批评行动党,有什么错了?

当马华民政解决不了民生,我们不断的批评,甚至用选票惩罚他们,我们不觉得不对呀?这回到了行动党,我们就不敢批评了吗?

因为没有行动党,就会成为回教国了吗?那么,行动党去制衡伊斯兰党。为什么还要把败军之将的马华当成最大的政敌呢?

此外,巫统不是频频对行动党开炮吗?为什么行动党可以包容巫统或巫青,却要魏家祥“静静”,不然就建议将他移去反对党的席位呢?

重要的是,魏家祥是不是没有理由的乱喊,还是将华社或华教面对的问题揭发出来。

行动党既然当上了马华以前的角色,前车之鉴,如果不做出改变或比马华做得更好,那么,被华社批评,那是难以避免的。

近来货柜倒压毙一位年轻女司机的案件,我们看到人民在社交媒体痛骂交通部长陆兆福的视频,显然和之前大家就轻快铁故障事件,对陆兆福展现的容忍和以前魏家祥当交通部长时的痛骂,是极大反差的。

如果行动党对下一届大选还要保持99%的华裔支持率,那么,现在检讨,还是来得及的。切莫到时你们才问:华裔,你们到底要什么?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