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无意义的更名之争/谢诗坚博士

这一回,伊党的峇东埔国会议员莫哈末法瓦兹,建议槟州政府将“乔治市”(Georgetown)易名为“丹绒本那牙”(Tanjong Penaga),理由是还其原名以表达本土色彩。

但究竟在1786年之前槟岛已有“丹绒”之称,或在之后?因约定俗成,被马来民族称为“Tanjong”(意指海角),再加上“Penaga”(一种香料树),两个字加起来Tanjong Penaga就是指岛上突出海角的香料。

由于缺乏史料佐证,我们也无法确定在英人莱特来开垦之前就有人居住此处,而称之为“丹绒”?

因此,对地名或街名的争议也往往无法达成一致,到最后只能各自表态。正如在今天,华人和非华人对路名的称呼就大相径庭。例如华人称呼的“头条路”,其英文街名为Magazine Road;而Macalister Road,华人则称之为中路,这就是多元文化社会的各取其名。

槟榔屿称呼各异

同样的,我们对槟榔屿的称呼也是各有精彩。例如张礼千所著的《槟榔屿志略》(1959年版)及书蠹(dù)所著的《槟榔屿开辟史》(1969年)就对槟城地名各有说法:

1)第一种说法,因槟城盛产槟榔树,因而取名“槟榔屿”。此说有误,因槟城不产槟榔。名学者许云樵指出,槟城之命名或因这小岛形状似槟榔,故而冠名为“槟榔屿”的说法比较有道理,也为后人所接受。

2)华人在1786年后大批南来开发槟榔屿,因而称其为“新埠”。

3)也有人引用马来文的Pulau Pinang,称为“浮罗槟榔”。

4)“庇能”也是华人的口音,意指槟城(Penang),也未有官方认可。

5)马来人称之为“丹绒”,但属于民间流传。

6)官方则称为“威尔斯太子岛”(Prince of Wales Island),这是莱特于1786年8月11日登陆关仔角,竖立起英国国旗后的称号。在这一天,开埠人莱特在英国国旗下宣誓:“今奉总督及孟加拉议院训令,于今日占据此岛,名槟榔屿,今称威尔斯太子岛(Prince of Wales),并奉乔治三世陛下之命,监视不列巅国国旗竖立于岛上,以供不列巅东印度公司之用。1786年8月11日,即威尔斯太子生日前夕,特立誓为证。”

较后,莱特又宣布将所占据的三角形突出土地命名为“乔治市”以宣示对乔治三世国王之效忠。这块土地(位于今日的旧关仔角)最初是由莱特建立康华丽城堡,具有行政办公和拘押犯人之用。

但后来因为“威尔斯太子岛”这名称太长,也就被“槟榔屿”这名称所取代,而乔治市自定名后就不曾更改。直到今天已因被列入联合国文教机构的世界文化遗产区而闻名于世。

无需耿耿于怀

事实上,乔治市也好,丹绒本那牙也好,都对已独立的马来西亚无关紧要,我们无需对历史带来的古文化耿耿于怀,而非要改名不可。

更何况,槟城和马六甲被列为文化遗产区那也是因为槟城保留了英国所留下的文化和乔治市古建筑物及独特的水上人家;而马六甲则保留了葡萄牙及荷兰的遗产和娘惹文化等遗产。

如果把这些存在的古文化拿掉,包括乔治市超过200年的名字,我们还有什么可彰显的?

ADVERTISEMENT

 
 

 

反应

 

旅游

感受厚重历史感 当建筑物变成纸艺术

书名:《乔治市的老店铺》

作者/图文提供:三可马凯丽(文及插图)

脸书:Sankemakly三可马凯丽手绘

“书中的每一座建筑,都不止是一幅画。它们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更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三可马凯丽秉持“走到哪,画到哪”的精神,再度带上画笔及发现美好的眼睛,缓缓走进了乔治市的日常。

作为建筑迷,三可马凯丽近年来来走访各大城镇,用画笔为老建筑绘下记录,作品风格鲜明。他们曾出版过两部作品,2019年第一部作品《Bukit Pelan鹿——外婆的家》,画下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ok)及双溪立百新村的老屋画像后,2021年再为独立64年的马来西亚送上大礼,画下64家咖啡馆,出版了《马来西亚特色店铺》。

对他们二人而言,槟岛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在往年,每逢长假两人必定开4个小时的车,往北方这座城市跑。吃吃喝喝之外,也会到极乐寺上个香、到升旗山看个景。

陌生的则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甚至曾误以为槟岛的华人都是福建人呢!

在序里作者就提到:“2023年6月,我们决定旅居槟城乔治市,住上两个月,尝试当个槟岛人,在日常中观察老建筑的美,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在这两个月里,我们几乎天天都穿梭在乔治市古迹区的大街小巷之间,用画笔描绘这里的老建筑。”

最多战前建筑风格

乔治市的历史可追溯到1786年,而在2008年7月7日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这座城市如今以其世界文化遗产古迹区而闻名。这一区域占据259.42公顷,包括109.38公顷的古迹核心区和150.04公顷的缓冲区。

这里拥有马来西亚最多的战前东南亚风格建筑物,具有独特建筑文化城市景观,被誉为建筑瑰宝,超越了东方和东南亚的其他城市。古迹区除了有重要的历史地标,还有许多会馆、庙宇、店屋等,在时光的淘洗中保存了下来。

“古迹区内有许多漂亮且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经过筛选后,决定集中绘制古迹区内的7条主要街道上的建筑,最后结集成书。”——三可马凯丽

摘录:

本头公巷Armenian Street

为了寻找知名的“姐弟共骑”壁画,我们走入了这条小巷,马上就被这里独特的老房子所吸引。我们立刻拿出画本速写,没想到画完一栋,就发现下一栋也好看,每一栋都好看,便有了出版画册的念头。

“Armenian”一名因19世纪在此经商的亚美尼亚人而来。华人称这里为“本头公巷”,此名源自这条街上的福德祠大伯公庙。“本头公”(Pún-thau-kong)就是福建话“大伯公”之意。早年,这里也是马来人制造铜器和黄铜制品的所在, 因此这条街也被称作“打铜仔街”,指的就是“铜匠街”的意思。

槟城小铺

我们被二楼窗户下的粉色花朵所吸引。

虽然知道那只是装饰品,却感受到了无穷的生命力。

在本头公巷好好欣赏店家为取悦游客而精心设计的门面,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

华美理发

这家1960年创立的理发室已被列入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招牌和柱子仍保留洗石子墙面装饰,上面的浮雕刻着店名。可惜我们经过时理发室只开了一扇绿铁门,看起来已经停业。

汕头街Kimberley Street

汕头街是著名的美食街,入夜后聚集许多食档,而这些食档大多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经营了。由于当时这里住了许多来自汕头的潮汕人,因此也被华人称作是“汕头街”或“潮州街”。 虽然夜晚的汕头街热闹无比,可是我们更爱逛白日的汕头街。

早晨时随意走入一家传统咖啡店,点上一杯杏仁茶、吃一客猪肠粉,再看看对街老店里的打铁师傅认真烧焊,这样的汕头街更贴近生活的气息呢!

香港鞋店

这是一家很有故事性的手工鞋店,听闻鞋王周仰杰(Jimmy Choo)曾经在这里学艺呢。

2013年才从南华医院街搬迁到汕头街的香港鞋店,其实已开业超过半个世纪。洗石子外墙、阶梯式女儿墙还有旗杆,都是艺术装饰式建筑的特点。像香港鞋店这种具有欧洲元素且保养妥当的老店铺,在汕头街并不多。

无论建筑也好,还是传统手工艺也好,希望它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承传。

成都茶室

这是一家1945年就开业了的传统咖啡店,目前已传至第三代接手经营。在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间,这里也经营“成都旅社”。

后来由于建筑老化,不适合住宿,旅社才停止营业,只剩下咖啡店。咖啡店里的食摊大部分都经营超过二十年,卖的都是道地的马来西亚美食。

二楼的木窗被漆上鲜艳的苹果绿,也让这栋老建筑看起来更有活力。

C A Lim Property Surveyors Sdn. Bhd.

这栋老建筑位于畓田仔街与林萃龙路的交界。在改做产业生意之前,这里是林萃龙医生于1914年创立的“思明药房”。

林萃龙医生是前槟城首长敦林苍佑的父亲,而思明药房也是敦林苍佑未从政前的工作地点。

建筑的屋顶有一个倒置的大碗,俗称 “风水碗”。据说这样的设计有“饭从天降”,丰衣足食的寓意。

活动:

(一)事项:《乔治市的老店铺》手绘图展览

地点:槟城COEX岛读书店

日期:31/7/2024(星期三)至11/8/2024(星期日)

(二)事项:《建筑,是一座城的灵魂:乔治市篇 》讲座

分享者:三可马凯丽

地点一:槟城COEX岛读书店(8月3日,星期六)

地点二:KL Gateway Mall吉隆波摄影节(8月11日,星期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