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日本若干涉中国内政/魏开星

刚过去的2022年,是中国与众多国家建交50周年的年份,比如澳洲、纽西兰、阿根廷及日本等等。

在这些中外关系中,以中日邦交正常化半个世纪的历史最为波动与曲折;50年之后的今天,中日关系正处于十分冷淡的阶段。领土争端和日方对侵华历史的态度令两国关系不时陷入动荡。

此外,导致日方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客观因素是中国于2010年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日对华的崛起在心理上不适应;主观因素与日本右翼政府有关。自小泉纯一郎之后,安倍晋三上台再成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言人。

2012年底,安倍二度封相,在其8年执政期间,对华关系表现強硬,并一度参拜靖国神社。安倍谋求修改和平宪法,强化日本军事能力,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強化日美同盟。安倍卸任后仍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声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妄图干涉中国内政。

继任者岸田文雄政府没有改弦更张,反而将企图干预中国统一大业更加具体化。最具标志性的动作是,日本内阁会议于2022年12月16日通过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文件,并大幅增加预算,加强防卫能力。

文件把中国的军事动向列为最大挑战,并宣布强化靠近台湾的冲绳县南西群岛的战略计划。上述被视为日本在二战后最大的国防政策改革。

干预台湾基于生存需要

日本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醉翁之意不在酒,监视中国军队突破第一岛链、东出太平洋及干预大陆未来可能的台海行动之意图十分明显。实际上,如果说对中国台湾的干预,美国是出于“以台制华”的话;那么日本则出于内在生存的需要。道理很简单,日方担心大陆一旦统一台湾,将威胁其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安全。

因此,日本强化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对解放军的行动采取常态性地侦察、盯梢、追踪等行为并不意外。然而,假如日方的战略计划旨在威慑、迟滞、阻止大陆的对台行动,将是十分冒险的,其代价远超日本本身所能承受。

中日是东北亚的两大邻国,彼此经贸依存度很高,民间往来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方若决意在领土与主权的问题上与中国对抗,那么就等于与中国全面为敌。这不仅违背“中日互不为敌”的政治基础,还将遭到中方的全面报复。此种事态,日本国上上下下能承受吗?

就在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同一天,中国“辽宁号”战斗群在琉球外海展开演习。演习从2022年12月16日起为期11天,除针对日本考虑在南西群岛部署导弹的“对抗战略”,还包括在西太平洋海上远端打击南西群岛导弹发射基地的训练,以及舰载机的夜间起降。日本有媒体解读,演习主要是模拟攻击琉球,即日本所说的南西群岛。可见,日媒早有“心理准备”。

中国盟友结算新仇旧恨

日本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日美同盟是其靠山,那么,日方也将遭到中国盟友或准盟友的打击。何况,这些国家对日不仅有历史的旧账,还有现实的领土争议。前者如朝鲜,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是旧恨,配合美国参与经济制裁是新仇;朝鲜对日行动既是新仇旧恨一块算,又是对《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践行。

后者如俄罗斯,日本声称对北方四岛拥有主权,中国之前基本上不持立场;如今,日本介入台湾事务日深,中国对北方四岛的立场将明朗化,即支持俄罗斯在此问题上的主张与行动。

中俄多年来在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东海举行联合军演,对日本来说,无疑具有被针对及遭受威慑的意味(所谓“不针对第三方”仅仅是外交辞令)。

最近的一次中俄在东海某海域举行的“海上联合——2022”军事演习,2022年12月27日上午闭幕。此外,中国外长王毅在展望2023年外交工作时,强调“加深中俄关系”。

此话言简意赅,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战略协同,契合“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日以官助民升温人文交流 日本对华提供签证便利

报道:毛峰

中日两国政府面对各自国内民众相互持负面看法高达80%以上之际,日本外长岩屋毅访华展开“凌晨外交”,以官方力量促进和升温人文交流。两国互为对方提供签证优惠政策。

日本外长岩屋毅赶在过年前急访中国,会见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并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会谈。

中日外长还共同出席了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会议,面对新问题展现新思维,强调要着力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鼓励两国正能量网络创作者相互交流。

继中国宣布恢复日本公民短期访华免签并将逗留时间延长到30天后,日本也宣布了将从4个方面放宽中国公民访日签证举措,以官助民提升扩大中日各层次各领域人文交流,促进中日关系企稳回暖。

12月25日凌晨2时许,岩屋毅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中日关系有史以来鲜有的“凌晨外交”。

这也是10月新任外长的岩屋毅首次访华。

当天上午,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岩屋毅。

合作伙伴互不威胁

李强表示,当前全球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中日双方要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利合作,更好惠及两国企业和两国人民。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日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夯实友好基础。

随后,王毅与岩屋毅举行了包括工作午餐在内近3小时的会谈。

王毅在会谈中从6个方面阐述了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坚持战略互惠关系的正确定位,恪守“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岩屋毅表示,日方愿同中方增进互信、协调合作,增加双边关系中的积极议程,减少未决问题,妥善管控分歧,全面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

民意在外交的重要性

此次中日外长北京握手释放出一个特殊鲜明信号是,面对中日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之关键“窗口期”。

中日两国政府均深刻认知两国民意民情的重要性,展现出“以官助民”新思维新举措,全力推进中日民间交流朝着更有广度温度和更暖人心目标前行。

在王毅与岩屋毅和中国文旅部部长孙业礼、日本文部科学部长阿部俊子等共同的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2次会议上,中日双方达成了10项重要共识。

两国政府全面助力各项人文交流,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环境,扩大民众直接面对面交往,树立正确客观的相互认知。

中日交流10共识

首提着力改善舆论环境

在中日人文交流10项共识中,首次提出了要着力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

支持双方开展新媒体交流合作,鼓励两国正能量网络创作者相互交流。

由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国际传播集团最新公布在中日两国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日印象不好大幅飙升至超过87%,较2023年激增25%;日本民众对华印象不好的高达89%;中日双方罕见出现近90%国民相互间抱持的非友好印象。

 

推动人文交流互惠关系

此外,认为中日关系不好的日本民众为52.9%,中国民众为76%。

在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上,两国民众认知也明显存在温度差。

由此,在中日关系企稳回暖的关键时刻,如何加大政府间的力度与强度,助力推动中日间以人文交流为支撑的战略互惠关系,成为中日政府间亟需合力的优先事项,也是岩屋毅急访中国的一个重要内容。

双方放宽签证政策

中国政府于11月底正式恢复了日本公民赴日短期免签政策,并以更积极姿态将原来免签15天延长到30天,并将交流访问首次纳入免签入境事由,支持更多形式的日本民众赴华访问交流活动。

岩屋毅访华期间,也宣布了日本将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措施。这当中包括在现有3年、5年有效期基础上,新设有效期10年的旅游签证。

其次是对中国团体旅游签证的可停留天数,从15天延长至30天。

第三是对于65岁以上的中国公民,签证申请时不再需要提交在职证明。

第四是对于有效期为3年的个人旅游签证,取消签发后必须3个月内入境的规定。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