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曾是紧追小龙的小虎/黄子

八十年代,媒体上常见的名词是台湾经济起飞,以及亚洲四小龙飞龙在天的消息。

经历八十年代原产品价钱暴跌,巫统马华先后党争,政经动荡不安,老马快刀斩乱麻,授意安华逮住华小不谙华语行政人员调遣问题闹大,把政经问题转化为种族对峙,然后一网打尽各路英雄好汉-还他一个“朗朗干坤”好办事。随后推出2020宏愿,吸引朝野的眼球,聚焦在他的先进国美景。于是焉,吸引外资,开放教育,一时间,四小龙腾云,大马虎啸山头,叱诧风云。小小的大马,在老马翻云覆雨下,成了国际社会高度看好的国家。



可叹的是,老马空有宏图大略,奈何种族主义观念太重,又大搞朋党主义,用人不能唯贤,治国不能以公,推行什么经济大计,投资什么项目,全以种族和朋党利益为首,国家利益为次,而人民利益连残羹剩菜都算不上,甚至是残民以肥种族和朋党,私营化大道的工程即为佳例。

吸金力输印越

种族主义、朋党主义,以及老马掌权的金钱政治,腐化官商;投资的环境,在贪得无厌的官僚上下其手,日益恶化。今日普腾就是自食的恶果和耻辱。

原是四小龙之后虎虎生威的小虎,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本国财团英雄少有用武之地,外资则另有良木可栖,吸金力早已输给印尼和越南。在东盟诸国,我们原是紧随新加坡之后的向外投资国;而今,也被泰国超越。除了黑钱,我们仍保持世界五大之外,傲视东盟,我们还剩什么呢?

小虎是发育不良,或是不幸患病,还是被打跛脚?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