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紧追小龙的小虎/黄子
八十年代,媒体上常见的名词是台湾经济起飞,以及亚洲四小龙飞龙在天的消息。
经历八十年代原产品价钱暴跌,巫统马华先后党争,政经动荡不安,老马快刀斩乱麻,授意安华逮住华小不谙华语行政人员调遣问题闹大,把政经问题转化为种族对峙,然后一网打尽各路英雄好汉-还他一个“朗朗干坤”好办事。随后推出2020宏愿,吸引朝野的眼球,聚焦在他的先进国美景。于是焉,吸引外资,开放教育,一时间,四小龙腾云,大马虎啸山头,叱诧风云。小小的大马,在老马翻云覆雨下,成了国际社会高度看好的国家。
可叹的是,老马空有宏图大略,奈何种族主义观念太重,又大搞朋党主义,用人不能唯贤,治国不能以公,推行什么经济大计,投资什么项目,全以种族和朋党利益为首,国家利益为次,而人民利益连残羹剩菜都算不上,甚至是残民以肥种族和朋党,私营化大道的工程即为佳例。
吸金力输印越
种族主义、朋党主义,以及老马掌权的金钱政治,腐化官商;投资的环境,在贪得无厌的官僚上下其手,日益恶化。今日普腾就是自食的恶果和耻辱。
原是四小龙之后虎虎生威的小虎,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本国财团英雄少有用武之地,外资则另有良木可栖,吸金力早已输给印尼和越南。在东盟诸国,我们原是紧随新加坡之后的向外投资国;而今,也被泰国超越。除了黑钱,我们仍保持世界五大之外,傲视东盟,我们还剩什么呢?
小虎是发育不良,或是不幸患病,还是被打跛脚?
亚亦君令补选的悬念/南洋社论
霹雳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的选情,似乎稍嫌淡静。原地列阵的巫统派出尤斯里,迎战国盟伊斯兰党的阿都慕海敏,以及被视为第三势力社会主义党的白华敏。
然而,补选看似平淡且沉闷,国盟却在部署一盘大棋局,从议题的设置,伊党力促选民拒绝巫统与民主行动党的正常化合作,欲促成巫统与伊党的合作组成政府,加强回教力量,是伊党的政治着力点。
抵抗绿潮耐力测试
参与助选的行动党竞选机制指挥,便通过舆论宣导反制,揭露国盟“系统操弄种族情绪,策动政治变局”,“谋划将补选胜利成为霹雳政权更替的转捩点”。
伊党靠宗教及种族议题作舆论攻势,揭示团结政府只是一种苟合的暂时状态,并借此补选寻求钻入权力的缺口,力挫政敌。
对希望联盟与国阵来说,选战是抵抗绿潮的一项耐力测试。
根据团结政府过后举行10次国州议席补选的成绩分析,除了吉兰丹州的能吉里州议席补选,巫统以大胜的成绩收复失地外,其他议席补选均由原有守土政党胜出。
能吉里补选给巫统重新找到抵御绿潮的自信,随后柔佛的马哥打州议席补选的狂胜,证明了希盟与巫统合力挫敌的效应。
亚亦君令补选将是检测希盟与巫统结盟的有效性,因为只有缔造后续补选的持续胜利,才能验证战略联盟的力量崛起。
为国盟助选的民政党在此补选的政治站位,就是力图策反马华,离间希盟与国阵,分化行动党与巫统的同盟关系。
巫统堡垒选区
根据选民结构分析,亚亦君令是一个混合选区,其中巫裔选民55.64%,华裔选民21.99%,印裔选民14.3%;与我国种族人口比例近似,只是巫裔较少及印裔较多些。
从历届选举成绩的观察,自2004年,亚亦君令一直是巫统的堡垒选区,就算2008年掀起政治海啸,巫统仍守住阵地;2022年6州选举的五角混战中,巫统候选人仍能以微小多数票突围。
在此次补选的三角战中,会否因返乡投票意愿低落而拉低投票率?“猪”与“热裤”是否紧迫或令人忧虑的议题?第三势力会否给选情制造悬念?
或是国阵与希盟的合作能否发挥选票叠加效应?补选过后会有什么样的政治格局演变?
4月26日的投票日,有感觉、有温度,对生存与发展有理性认识的选民,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能帮助打破这一切问题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