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期待公积金局的下一步/南洋社论

如同市场预期,国家银行2024年首次议息,再次维持隔夜政策利率在3%,这是其去年5月开始就维持不变的利率。

由于没有强大的激励指标,令吉走势继续下滑,目前4.73令吉兑换1美元,另外3.53令吉兑换1新元,皆属于历史的低点。令吉的低迷,让本地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唯对2024年的经济展望,分析员和经济学家保持乐观,所预测的国内生产总值在3.8至4.2%之间,属于中规中矩。另外,今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料将趋向温和,大概在2.5%,回落到冠病前的水平。

今年是团结政府固本培元的一年,预料将没有大工程或大计划开工。本地股市也开始巩固,之后可以从谷底出发,向上攀升。

一些基本面良好的股项已经偷步走起,股价大涨了。股市里,除了外资进场扯购优质股,市场也期望国内的投资机构比如雇员公积金局、国库控股和国民投资公司等,响应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号召,将投资重心移回大马市场。

期待利息令人满意

只要投资机构计划将本地投资比例提高到70%以上,或者说,将大约10%的总投资(约500亿令吉)注入股市,预料股市将大有作为。

由于其他投资机构表现一般,人民难免将关注和希望放在国内第一大政府投资机构即公积金局。

公积金局每个季度向大众释放投资报告,上三季的表现显示,今年的收入可能创下高峰,会员预料再次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息。

因此,大家在2月迎接农历新年时,也希望该局会会员带来意义非凡的利息,让会员安心过年。

除此以外,继发放500令吉予那些第一户头少于1万令吉的合格会员以后,公积金也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缴纳I-Saraan公积金计划的会员,获得政府的15%配对补贴数额,将从之前的每年最高300令吉增加至最高500令吉。

投资计划更多元化

也就是说自雇人士缴纳的公积金只要超过3334令吉,政府将补贴500令吉。不过,政府也设下了补贴的终身顶额为5000令吉。尽管如此,这也足以让政府的补贴长达10年,如果这还养不成储蓄的好习惯,政府也就只有心息了。

除了以上事项,公积金局还将推出第三户头。不知不觉中,公积金局为许多国民服务,提供精心策划的退休计划、信托基金和股票投资,如今再多元化至会员健康和保障,成为全国最大的财务规划一站式中心,人民非常期待它的下一步行动。

反应

 

优生活

生活医疗成本“疯涨” 职场新老人退而不敢休?

报道|陈艾薇

照片|受访者提供

大马雇员公积金局(EPF)在纳入近年“疯涨”的生活成本之后,宣布将基本退休储蓄目标从24万令吉调高至39万令吉,涨幅高达62%!

这一调整无疑使得退休规划的课题愈发沉重。由于物价不断攀升,传统的退休规划或许已经无法应对未来的生活开支,这意味着大众可能需要重新审视“退休”这个概念,“退而不休”或“半退半休”可能才是更理想的“退休”状态。

提前退休或许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然而在现实中,收入增长远远追不上物价和日常开销上涨的速度,更别提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作为未来的退休资金。这使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搞不好还得延迟退休。该现象出现了一批“退而不休、半退半休”的新退休状态以及职场新老人!

重新审视退休含意

 

财福人生教育培训学院创始人兼首席讲师杨子佑指出,公积金局上调基本退休储蓄目标,是基于通胀压力和人类寿命延长所作出的必要调整。

他强调,随着通货膨胀持续压缩金钱的实际价值,未来的退休金标准将不可避免地不断上升。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前社会上有高达90%人群难以存下足够的退休金。

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虽然退休后所需的基本金额因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但若将医疗费用、健康开支以及赡养家庭等潜在开销一并考虑在内,所需的退休资金往往至少需要数百万令吉。

他说:“笼统的数额是200万至300万令吉,当中要考量到退休后的居住地点、几岁退休、退休后要活到几岁。大马人的平均寿命是73岁至74岁左右,在估算退休后所需金额时要多加5岁,只能预多不能预少。”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终其一生也难以积累足够的资金以应对这一庞大的退休开支。因此,杨子佑认为,人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退休”的真正含义。从传统上追求无忧无虑、安享晚年的“躺平”模式,转变为更为务实的“半退半休”或“退而不休”生活方式,这种灵活的退休规划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个人生活需求。

退休年龄推迟6年

 

保险公司大马永明(Sun Life Malaysia)日前发表了《重塑退休生活:自信面对未来》研究报告,对来自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印尼、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的35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的年轻受访者似乎已深刻意识到当前环境对退休规划的挑战,并因此预期推迟退休年龄至平均63岁,较现有退休人士的平均57岁晚了6年。

调查显示:

●18%的国内未退休受访者表示已延迟退休年龄,比较全亚洲的平均值为17%;

●推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包括为退休储蓄更多资金(64%)、支付日益增加的生活费用(56%),以及希望在晚年依旧保持身心活跃(44%)。

其中,以年轻一代对生活费用上涨的忧虑更为显著,59%的未退休受访者表示担心生活成本的增加,而29%已选择延迟退休的受访者也同样感受到同样的压力。

事实上,国内也不乏没有“退休计划”的人。

国人毫无退休计划

杨子佑说:“现在也有不少人并不具有在50岁或60岁就正式退休的概念。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这期间正式开启自己人生的第二事业,选择创业或进修,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行业。”

比如,今年37岁的室内设计师方清伟对于何时要退休仍没有计划,除了是因为享受当前的工作状态之外,也因为育有两名孩子,所以现实需要他再多奋斗几年。

“因为迟婚,两个孩子还很小(分别是3岁半和7个月),感觉现实需要我再多奋斗几年。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可以‘半工作半退休’而不是完全不工作。”

60岁事业逐渐放慢

已经创业20年、今年48岁的餐饮兼葡萄酒顾问刘锦龙则曾经认为自己到了40岁随便就可退休,但等到真正40岁的时候,他反而认为退休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我看见父母在退休后快速老化,因为与社会脱离变得郁郁寡欢,也因为担心没有固定收入支撑日常开销而忧虑。这让我觉得,其实退休不是件‘好玩’的事情。”

他认为,理想的退休状态是事业方面的步伐在60岁的时候逐渐放慢,但仍有工作可做、有事可操心,在生活中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财务方面最理想的当然是财务自由、不欠任何银行贷款、每个月都有足够的零用钱,以及一笔应急资金。”

享受生活需金钱支持

大多数人向往退休,往往是因为他们期待在退休后能够做一些平时工作中无法实现的事情。例如,许多人希望能够长时间旅行,探索自己一直渴望去的地方;或是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那些平时因为忙碌而无法进行的创作和学习;还有一些人渴望通过更多的运动来保持健康,享受充实的生活。然而,能够实现这些美好愿望的前提,是在满足日常生活开销的基础上,仍能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

就像方清伟所说:“我觉得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所以健康是第一财富。财务自由也是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己喜欢而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到不同国家的城市去旅居。”

缺乏储蓄规划

退休钱不够用

除了因为工作期间薪资水平太低导致存款不达标之外,国人退休后钱不够用的原因也归咎于自身对退休金储蓄和规划的警觉性太低。

大马永明的调查就发现,高达53%的国人在退休前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才着手规划退休开支,同时有15%的人完全不为退休开支做任何计划;这也导致约42%的退休人士对此大感后悔(比较亚洲区的平均水平为23%)。

另外,使退休生活变得难以负担的因素除了生活成本(87%)之外,还有医疗保健成本(48%)。为此,许多人被迫削减开支(94%)或变现长期创收投资(35%)。

须备看护资金

针对退休规划,杨子佑说有3大因素需要纳入考量,即退休金、医疗保障和未来聘请看护所需的潜在资金。这是3笔分开的资金:退休金就是公积金存款或投资回酬、医疗保障就是保险,看护资金最好是另一笔存款。

他以个案强调考量这3大因素的重要性:“曾经有个公司高层从来没买个人医疗保险,仅有公司保险,直到退休时累积了大笔退休金。但一出了公司,他就没有医疗方面的保障了,需要动用自己的退休金来支付予医疗服务,这笔钱用得战战兢兢。”

他补充:“生病了请看护也不便宜,请一个没有看护经验的帮佣每月就要好几千。如果未来想住进看护中心、退休村等,也要提前把所需资金考量在内。”

对于医疗保障或聘请看护方面的资金,从保险方面下手会更划算。但我国目前仍没有针对聘请看护的保险产品,故杨子佑建议,可探讨有关终身残疾(Total Permanent Disability)或老年残疾(Old Age Disability)的保险产品。

严格记账精确理财

 

想要实现理想的退休生活,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而记账无疑是理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精确记录每一笔收入与支出,不仅可以帮助清晰地掌握个人的财务状况,还能识别出不必要的开销,从而合理调整消费习惯,为未来的财富积累打下坚实基础。

方清伟和刘锦龙都有记账的习惯。

方清伟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开销记录,扣除完开销之后,剩下的就是储蓄。但他也强迫自己先把1000令吉至1500令吉储蓄起来,剩下的钱才作为开销。

同时,记账也必须严格,应该把大至运用于旅行、买车买房、投资等的开销,以及小至缴交停车费、买零食的花费都一一记录下来,才能及时发现财务上的问题。

了解钱财进出才能规划

刘锦龙说:“要把所有开销可视化,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才更容易控制开销和进行下一步规划。”

此外,想要节俭开销,就必须分得清“想要”和“需要”。杨子佑将这升华为一个原则:“在花钱的时候可以想着‘我要确保每一笔花出去的钱都能为我的生命创造价值’。我购买的产品是不是能让我的身体更健康?能不能让我的生活更安全、更有品质?还是纯粹是为了炫耀?”

被动收入力抗通胀

通过投资增加被动收入,不仅是理财中的一项有效策略,还常被视为对抗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有力武器。在面对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时,单靠工资收入可能不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开支,而通过投资,能够让资产在市场的波动中得到增长,从而形成稳定的被动收入流。

方清伟的理财方法也包括善用保险和基金投资,即每个月是固定从薪水中转账部分金额至基金户口和储蓄保险。

他说:“在我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在理财的时候不仅是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生活,还有父母、家人、小孩的吃穿用度都必须列入预算。”

“保险是保障我在健康方面的相关开销,而从股票、基金中获得的回酬就是我以后的生活费。同时,我也是害怕自己自制能力不好所以靠固定转账的方式强迫自己储蓄。”

投资计划交专业人士

刘锦龙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年轻时赶上了投资房产的最佳时机,因此累计了一笔储蓄,现在的意将部分资金投入单位信托基金,让专业投资团队助他累计财富,借此累计应急资金。

“将投资计划交给更专业的人,可以少走弯路之余也能避免不慎上当受骗。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别将应急资金用于玩乐。”

尽管投资确实是增加被动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诈骗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的诱人承诺来吸引投资者,利用人们对财富快速增长的渴望,诱使投资者上当受骗,损失大笔钱财。

刘锦龙因此劝道:“那些看起来完美得不真实的投资计划万万不可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