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伯格人生第二个20年怎么走/章龙炎

桑伯格
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9年度风云人物,还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人选的瑞典籍环保分子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2023年1月3日庆祝20岁生日。
她与特斯拉汽车CEO马斯克、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办人盖兹、苹果创办人乔布斯等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患有“高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或者亚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
桑伯格和其他却有个明显的差别:桑伯格是个社会活动分子,其他都是科技公司(包括社交媒体)的创办人。就所知道的,只有她和马斯克自己承认患有亚斯伯克症,其他只是通过非直接言论猜测。
你在谷歌键入亚(阿)斯伯克或者Asperger,会发现不少的相关资讯。其中的资讯是:亚斯伯格综合症为一种发育障碍,患者虽然智力一般人无异,但面对程度大小不一的语言和沟通技能障碍,重复性和限制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是相对轻微的自闭症。
桑伯格2018年在一场演讲中说,她被诊断患上亚斯伯格症及与亚斯伯格常有关联的强迫症(OCD)和选择性缄默症。
她当时表示,因为有这种状况,有些不想说的东西她不会说,也不能强迫她说,但是在意的课题她却是另外一回事。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气候变化为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有莫名的想法、恐惧和焦虑,并由此产生愤慨,在15岁的时候开始在瑞典议会大厦前抗议。
她还发誓要一直抗议到瑞典政府达到世界各国领导人2015年在巴黎达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为止。
这意味着,因为她罹患亚斯伯格症,对她所关心的课题“择善而固执之”,特立独行,为人所不敢为,引起巨大的共鸣,可说代表全球各地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讲话。
性格特质异于常人
与上面所提到的其他同样闻名于世的亚斯伯格患者一样的,桑伯格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性格特质,在特定环境下,都可能有表现。
桑伯格在环保课题上“挺身而出”值得肯定。
有注意她的言论的人都会知道,她大力抨击全球各国各地的政治领袖,辜负了世人要他们保护地球的委托。矛盾和让人莞尔的是,她抨击的“大人”所搞出的什么《巴黎协定》全球1.5℃的温控等目标,却成为她的“斗争目标”。她玩的还是成年人的游戏。
世人可为她人生第一个20年展示的勇气喝彩,是世人决定她“英雄出少年”,她本身亦可通过环保课题表达其莫名的想法、焦虑和愤慨;但在第二个20年的人生,进入成人世界,她要继续在气候变化斗争的话,世人会不会一如既往不吝啬他们的掌声,或者对她另有所求?
视频推荐:
扣章难扣人心/章龙炎
教育部从4月21日开始,在所辖学校推行学生佩戴“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扣章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立意虽高,恐难达效。
此措施公布时,已引发舆论热议。最大争议,在于佩戴国旗扣章是否真能激发爱国情操。针对质疑,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回应称,邻国早已推行类似做法,既然我国教育部还免费提供,学生佩戴即可,何必大惊小怪。
据我所知,即使有国家规定学生佩戴国旗标志,也极少像我国这样一刀切地广泛推行。至于所谓“邻国已落实”的说法,尚无具体根据。
退一步说,即便属实,盲目跟风、照搬照抄是否合宜,值得思考。
教育部“免费提供”的说法,表面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谁都知道,这笔开支最终还是由纳税人承担。
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
“又不是麻烦的事”这句话,更令人玩味。如果教育部确实认为佩戴扣章可以有效培养爱国情操,那理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若目标重要,即使再麻烦,学生也该执行到位,不能一面说“教育”,一面怕“麻烦”。
首相这番话,透露出的并非对爱国情操培养的信心,倒更像是对质疑声音的急躁和不耐烦。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佩戴国旗扣章来激发爱国情操,本就是个伪命题。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许多更深层、有效的爱国教育方式,如歌曲(包括国歌与爱国曲)和影视作品等。
以我在政府学校的求学经验为例,周会上升旗、唱国歌,确实对激发民族认同感有帮助。但这也有前提:学生必须记住歌词、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不少爱国歌曲在广播电视上日复一日地播放,有些旋律至今仍能哼唱。政府何不重新筛选部分经典爱国歌曲,在国营电台与电视台定时播送?
无论是歌曲还是影视作品,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长期熏陶人心。但即使如此,成效仍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正如有人曾说:“我爱马来西亚,可是马来西亚爱我吗?”
这类感慨,虽有将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之嫌,却也反映现实中政府政策对国民认同的实际影响。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往往也是对政府施政感受的折射。
执政者固然有责任维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有义务凝聚人民的归属感。但若对公众合理质疑置若罔闻,甚至视之为挑衅,其实是在混淆“爱国”与“护政”的界线。
安华回应佩戴扣章争议的态度,延续他一贯的“模糊战略”。他并未正面回应佩戴是否能真正激发爱国情操这个根本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民早已熟悉类似政策“一时热”的循环,三分钟热度,终归冷却。
更矛盾的是,教育部长法丽娜还强调:学生若未佩戴扣章,将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这话什么意思?若无惩罚,何不坦然鼓励学生自愿佩戴?这才是真正的“不是麻烦的事”。况且,强扭的瓜,终究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