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殿下的绿色警诫/南洋社论

霹雳苏丹纳兹灵莎最近主持州立法议会开幕,发表施政御词时告诫民众要响应参与减塑运动。

殿下说,大马的塑料消耗量在亚洲排名第二,每年将3万余吨塑料垃圾丢进大海,这些塑料垃圾要用上400年才能降解。

早前国际版刊载《科学报告》一则有关环境论文的报道,还揭露欧洲河流中漂浮的微塑料在北冰洋、北欧海及巴芬湾积聚。

今日地球海面已变成漂浮着塑料袋、塑料瓶盖的垃圾海,让湛蓝的海洋成为鸟鱼龟类的死亡集中之地。

所以政府应通过立法对付塑料袋之害,民众更要认真听取殿下绿色的教诫, 行动起来,自愿加入“告别塑料袋”的运动。

虽然过去政府鼓励推动7R原则,即“拒绝、减少,再用、修复、回收、分解利用及再思考”,以减少塑料垃圾的污染,可是仍缺乏实效。

在塑料废料管理“全球10大”劣国中,马来西亚排名第8,每年有数以万吨计的大量塑料垃圾排流进海里。

这些塑料流进大海,鱼类将塑料吞进体内,滞留胃中,结果不能进食,活活饿死。

消费者出门购物自带帆布袋和瓶罐,或便盒,成为今日人们的的生活方式;商家减塑及节约包装,可节省包装费,物价还可以便宜些。

还可以鼓励研制可降解的生物塑料,限制应用一次性餐具或食品袋,以此终结困扰人类百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

塑料的发明虽给人类带来便利,却也让地球蒙上“白色恐怖”的阴影,塑料在自然条件下要经历数百年,甚至千年才完全减降,燃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减塑是紧急迫切的步骤。

扩大生活环境绿点

塑料垃圾已将我们的生活环境搞得一团糟,气候形势不断恶化,我们的确需要一场清洁革命。

政府应通过提供税务奖励及政策,集思创造一个让人们对绿色感到兴奋的气场;社会需要更多的低碳布道者,有更多公益企业的实践者,还有更多非政府组织参与环保宣导,环境科学家协助提出更多低碳解决方案,还有艺术家用作品的无声语言来增强我们与自然的联接。

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认真思考地球与人类的未来,宣导环保理念,践行一种清教徒式的自律生活,尽全力投入一场减塑限塑和禁塑的清洁革命。

我们应该听从苏丹纳兹灵莎殿下的绿色警诫,政府应制订绿色政策,企业应提供绿色产品,媒体应推广绿色宣导,大家一起行动,扩大生活环境的绿点,将清洁革命落实到民生及生态环境的每一处。

反应

 

言论

怕穷,更怕短浅/南洋社论

根据统计数据,东海岸由伊斯兰党长期治理的吉兰丹是国内发展滞后及最贫穷的州属,很多年轻人被迫要跨越马泰边境或其他有更多工作机会的州属谋生。

有人说,保守的宗教主义,还有教条戒律,束缚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像吉兰丹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几乎挂零;甚至有人还批评丹州政府因缺乏愿景,政策逻辑、管治的滞后和失能,导致持续贫穷的问题一直都没法有效解决。

的确,贫穷是问题,可是真正的问题还在于没有认识问题,没有善用头脑清晰地分析问题,去务实地解决问题。

还记得多年前,伊斯兰党向巫统列明要恢复共识、重归旧好就须先遵循以下条件,包括:抑制抵触回教的活动,例如禁舞禁酒,还要有传教的自由、宣教及播放宣礼歌。

显然只想恪守宗教道德和教规的政党领袖,对吉兰丹州的贫穷、基建的落后,长期困扰民众的水灾等问题,只能是一筹莫展。

在今日快速变化的社会,怕穷,更怕“短”,像浅陋笨拙的“短浅”,考虑不周的“短视”,不擅长之处的“短板”,讳疾忌医、不敢直面问题的思想“短路”,都是极可笑的。

利用东铁全链对接

其实,要刺激投资,就须利用东铁的全链对接,打造横跨彭亨、登嘉楼及吉兰丹的经济走廊,引进农业科学、新能源企业及旅游,延伸价值链;以及借助港务与物流,打通与外部世界的链接。

“短褐穿结”、“短吃少穿”、“箪瓢屡空”的穷困虽可怕,更可怕的还是那种困扰在小事的“人穷智短”,因短视而最后落得“短叹长吁”。

要进步发展,就要以科学 的理论框架,以科学管理的政策,去将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包容的开放社会。

人类社会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的旧东西和陈规,现在已经不管用,也帮不到我们。

各种教派的教义经典并没有把世界的每一件事都一一记载下来,只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是行不通的。

未来的竞争与挑战越来越激烈,不努力就被淘汰;要真正摆脱贫穷,就必须先摆脱短视和浅薄陋见的旧思维。

人类社会各种新技术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变革,我们更要应用自己的才智、设想,和新的创见,去创建新的远景。

在此,更要奉劝那些恣意争权的政党领袖,与其为无谓的小问题争扰,不如用精密的脑去做更有建设性和更有意义的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