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民进党在教科书强植“台独”/林国安

台湾中小学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正式实施《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简称《108课纲》),新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科书因应《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现代国家的形塑”学习主题,设置学习单元“现代台湾国际关系”,探讨“现代台湾的国际地位”,竟然引入“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课文内容:

“二战结束后,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盟军接收,惟战后的主权归属,仍需留待国际条约订定后方能确认。”



“《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宣言》是否真是中华民国统治台湾正当性的来源,已得到许多质疑。例如,中华民国于1946年公告台湾居民具有中华民国国籍时,便引发美国与英国的抗议,主张应完成对日和约的签订,或外交手续完备后才具有正当性。也有人认为,两个宣言都仅有声明或公告的地位,并无正式条约的效力。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为了合理化美国介入两岸问题的军事行动,杜鲁门总统也宣称台湾地位未定的说法,指出台湾将来的地位须待太平洋地区恢复稳定,且对日和约签订或联合国有所决议后,才能确定。”

“1952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与中华民国单独签订《中日和约》,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民国自日本取得台澎主权的开始,开始有了正当性。但也有一派认为《中日和约》内容仍有模糊、不足之处,日本只宣称放弃台澎,未明确说明将主权移交中华民国,主张必须等到1991年《宪法》恢复正常运作,台澎金马的主权在民主制度下选举总统与中央民代后,中华民国政府才取得人民授权,得到施政的正当性,在台澎金马真正落地生根,台澎金马也因而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台湾地位未定论”入课文

上述《历史》教科书学习单元设置,台湾俨然一个“国家”,而“台湾地位未定论”则在于颠覆《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和《中日和约》关于台湾主权归属中华民国的历史公论,直接把台湾国际地位导向“主权未定”,为“台湾独立/台湾建国”寻求历史根据。

这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从本世纪初继承李登辉“台湾主体”史观,将本国史与世界史二分法改变为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三分法,形成“两国论”史观,进一步“去中国化”,把高中历史划分台湾史、东亚史和世界史三大领域,中国史内容支离破碎,且只在东亚史学习主题下进行叙述。“台湾地位未定论”就是民进党执政当局执意割切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脉络关系,“台独”史观变本加厉的体现。



国家当政者对学校课程教学都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求,一般会运用行政权力将自己认为“值得”传递的教育知识加以合法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赋予课程内容相应的价值观念倾向,以切实体现本统治集团的政治意识形态。民进党当然会利用本身执政的便利,渗透其“台独”史观于学校教育,贯彻“文化台独”理念,实现“台湾国家”构建。

《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对于“台湾地位”预留“已定”和“未定”空间,让教科书自由发挥。于是,教科书编者在“多元史观”包装下,侧重“未定”论述,其它留待学生去思辨,形成自己的历史认同。

实质上,这是民进党执政当局在文化教育上以所谓“多元价值”掩盖“去中国化”,让年轻世代产生思维错乱,认为“台湾地位尚未确定,追求台湾独立有理!”民进党就是这样利用教科书,改变新世代的史观,深化“台独”的民意基础,为实现台湾独立做思想上的准备。

“台独”史观的危害性

民进党政治力操弄历史教育,形塑“人造独”世代,是深具危害性的。首先是浅薄化台湾的中国史教学,模糊两岸之间的历史联结,使学生无法养成全面、正确的史观,更遗忘了自身与中华文化意涵的关系,强化台湾主体身分认同,把中国视为他国,认为“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这不利于当代中国民族的团结与复兴。

其次是政治干预教育,以教科书引领政治风向,蒙蔽年轻一代,使他们认同与支持“台独”理念,大选投票支持民进党,以贯彻、推进“台独”。台湾自李登辉后期,经历陈水扁、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文化台独”,短短二十几年间,已经培养出数量可观的“人造独”,足以左右台湾政治发展走向。可是当两岸形成“统独”客观对立,“人造独”只有当“炮灰”牺牲的分!

其三是“台独”史观教科书蛮横割切中国历史,弃舍决绝中华文化,混淆台湾社会“中国/民族认同”,隔绝对中国大陆实体情况的了解,加剧海峡两岸的疑虑和对立,增加交流合作的障碍,危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000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生存繁衍,教育为本。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浩浩荡荡,历史发展不容割切,知识文化也不会被禁锢。民进党在历史教科书强行植入“台独”史观,实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反应

 

言论

独中教育体制的矛盾/林国安

日前,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艾美娜分校)正式动土,主礼嘉宾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是以“Sekolah Menengah Akademik”注册,将采纳“双轨”办学模式,学生须要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和独中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可资有条件的独中建校发展参考。

鉴于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掣肘,设立新的独中是不可能的事,只能维持现有60所学校而已。这些年来,也只有在特殊政治氛围和难得机遇,才迎来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和宽柔中学至达城分校的成立。

准确的说,这两所分校是宽柔中学的“古来校区”和“至达城校区”;法定独中还是60所。陆兆福部长在上述动土礼声称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将会成为我国第64所独中,不知有什么法理依据?

独中建新校无门,另辟蹊径,申请在校本部以外设立校园或分校,缓解学额爆满的窘境,满足区域学子接受母语中等教育的需求。宽柔中学两个分校秉承校本部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成绩斐然,是成功的例子,可作为独中建校发展的典范。

然而,如果像陆兆福部长所说的,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是以“Sekolah Menengah Akademik”注册,采纳“双轨”办学模式,学生须要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和独中统一考试。那么,它对独中建校发展未必具有普适性和借鉴意义。人们还会担虑这可能重蹈前朝国阵政府教育部和马华公会倡导的所谓“独中新模式”的覆辙。“独中新模式”衍生至今独中地位仍不明确的关丹中华中学,华社是心存疙瘩的。

问题的主要症结还在于“双轨”办学模式,牵涉独中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是独中推进教育改革不能规避的主要矛盾。

考察独中“双轨”办学模式,其典型特征是校方于正课内为学生提供独中统一课程和国家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参加独中统考和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以备多元出路需要,却也凸显“教育异化”现象。

课程结构失衡与臃肿

首先是课程结构失衡与臃肿。“双轨”办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包含独中课程和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同一科目竟采用两种语文教学(如历史科,两节中文教学,两节国文教学),导致每周总节数超出独中课程标准课时至少20%。

再者,应试导向的课程结构,缺欠必修与选修、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统一与校本等课程的多元整合,难以突出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特点,对培养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是一大局限。

其次是受教育者个体的异化。“双轨制”办学,招揽优质生源,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办学成功标志,忽略了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成功机会。而“应试文化”扭曲的学生观与人才观,考试的失败者,唯有面临淘汰的厄运,甚而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独中教育体制,难以确保学生“质的一个都不能少”,毕竟是一种缺憾。

看来,当前独中统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避免受制于“异化”的办学模式,是独中教育体制改革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其它如“双轨制”独中一些高二学生考获SPM文凭之后即离校到国内外大专院校深造,导致高三开不成班、有损民族母语教育学制的完整性,也是影响独中教育体制改革的因素。

坚持民族母语教育理念

独中办学,尽管有其自主性和灵活度,却也诚如其名,展现独立性和民族性,这是华文独中有别于国民中学的优势。

砂拉越政府全面承认独中教育和独中统考文凭,看重的应该就是独中独特的教育价值。

因此,独中办学者实宜摆正思想方法,规避认识误区,坚持民族母语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对于建校发展,不仅仅在于增加学额,拓展生源,而是完善独中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民族母语教育质量的战略规划。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