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治贫不如先治愚/南洋社论

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官宣数据,伊斯兰党兰道班让国会议员西蒂再拉揶揄说“人民无感”,甚至批评说“还有人饿死!”

较早前也有反对党领袖以“饿死论”斥责政府的无能。显然,搞政治的都挺关怀穷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发布财政预算案期间,也同样围绕在扶贫减贫脱贫的问题,还不惜调节税务政策,拒让有钱人也享有补贴优惠。

当然,要消除贫穷,正视此社会痼疾问题的存在,是对的,关键却是要有完善的脱贫机制,精准扶贫及治贫方略。例如要消弥贫富差距,却要避免熄灭创富动机,有时还须承认贫富是择机与竞争的结果。

可要是政客只懂装模作样,强装的虚伪和负罪感,也只是逃避与自欺。

让人甚感愤懑的是,那些拥有LV包包的政客,对贫穷的苦难会有什么真切的体验呢?

不能一味给钱和喂养

穷人的问题,是赚钱少,只能靠做些辛劳的苦役,或低收入的工作,但却不能一味地给钱和喂养,而是要教导他们学会知识,掌握技艺,才能努力摆脱贫穷的陷阱。

因为学历就是硬资本,专业领域的技能才是给穷人逃脱贫穷的梯子;给穷人“迫切”需要的食物,只是帮助解决穷人一餐。

有好些国家的政府及国际组织也对此作出反思,认为给穷人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这能让穷人的生活少一点乏味,借此逃避现实,逃避沮丧。

在印度,穷人有了电视,就不会将预算花在祈求神灵的宗教活动,或乱花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有了娱乐才能让穷人暂时忘了怨怼,对贫穷忽然有了忍耐力,不再迁怒命运。

问题是面对种种风险与压力的穷人就算稍能得到救济,或稍有些钱,他们还会缺乏自控力,照样用光,多数穷人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难以在恰当时候自我提升,抗风险能力差,始终还是贫穷。

与其扶贫不如扶智

更糟糕的是,错误的意识形态,守旧的历史惯性,更是没法有效防贫治贫,严重的贪腐和行政低效的问题,使任何扶贫政策都难以落实。

要真正摆脱贫穷的桎梏,就必须依靠良性的机制和制度的善治,更要理解穷人的生活逻辑,与其扶贫,不如扶智,与其治贫,不如先治愚。

最后要说的是,今日的马来西亚,饿死的穷人还挺罕见,狡猾的寄食阶层却多的是。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罗丝玛的“无罪”/南洋社论

面对17项洗钱和逃税罪名的前首相夫人拿汀斯里罗丝玛,被判无罪释放时,这名刚庆祝73岁寿辰的官太表示感恩,庆幸一切都结束了。

跟两年前她在砂拉越学校太阳能板弊案被判罪成时,泪洒公堂,并通过代表律师求情,要求轻判坐牢1天的情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今次罗丝玛被无罪释放,是高庭法官基于控方的指控“不合法及存有缺陷”,以及“不符合刑事程序法典的规定”,因此批准被告撤控的申请,判决被告无罪。

当然对此,有些民众甚感疑惑,原以为在法的獠牙下,权贵夫人会彻底慑伏,可是剧情却出现大反转。

促修宪落实检控分权

有政党领袖拍掌庆贺,还促请民众不要质疑法庭的判决 ;有政客借机趁势抨击及嘲讽,要那些早前极力宣导反腐,苦苦迫胁的政敌“道歉”。

有非政府组织力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通过修宪,落实检控分权的司法改革。

当然,总检察署对罗丝玛的无罪释放,也随即提出上诉;罗丝玛对太阳能板弊案的3项贪腐罪状被判罪成,被判监禁30年及须支付巨额罚款的判决,也同样提出上诉。

然而,当权贵面露微笑,摆脱官司,不免会严重影响民众对政府打贪反腐的信任。

要知道,对那些涉及贪腐滥权的权贵,一般都只有失势时,才会有可能被追责,或被轮替掌权的新政府翻案和追诉,可是要真正能够定罪、治罪,还需要有确凿证据,更要符合司法的正义。

要避免体制的滥权,落实检控分权,是要防止政府操纵检察官借惩诫犯罪而滥权,特别是面对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刑事诉讼程序,还要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有科学规范。

可是,要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价值目标,还需要有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只是在现阶段新闻媒体却还未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法制化

通过制订“吹哨人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媒体能进行预警式的新闻挖掘,才能提前遏制贪腐成风。

只有完善的法律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才能剔除盲信Bossku无罪的盲众,才能遏制权钱交易的贪腐,才能警惕掌权者要慎始自律,清廉自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