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消失中的中产/理财农夫

最近财政预算案发布有关明年的最低薪资将从1500令吉调升至1700令吉,看到网上相关新闻的留言,大部分都为雇主喊苦,但我认为事在必行,因为基本工资已两年多未调整,物价却早已斗转星移翻到外太空。

这一次再由政府操刀,通过提升基本工资直接拉升企业的经营成本,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赚取微薄利润的企业,如果想要继续在市场上生存,一就苦苦挣扎地把成本转嫁给客户,不然就关门歇业。

这本来就是社会适者生存的现象,跟提高最低工资后会出现于员工之间的汰弱留强现象一样,雇主如不趋向保守,以节省开支暂停请人为前提的话,也会精打细算地把工作岗位让给贤能。所以通过提高最低薪资,间接在员工之间造成竞争不见得是坏事。

至于你我普罗大众要如何应付这一波由政府直接拉升最低工资后所带来的通胀效应呢?我看唯有通过提升自身价值,并以大幅度超过最低薪资的增值为目标,才有望晋级过关。

这尤以中产阶级而言更是挑战,因为他们经常是被政策忽略的一群;薪资本来就高于最低工资,即没在最低工资的调整中受益,生活反而被它拉升后的物价所影响,这是中产阶层不可忽视的收入危机。

勿在理财年纪放弃

当加薪跟不上通胀时,金钱的购买力必定被时间慢慢蚕食,中产阶级会像温水煮青蛙那般,不知不觉地被推向M型社会左边的另一端,相信再多几年,随着经济周期的无限循环,每月最低薪资很快就会升到2000令吉。

到时即使人们想要置身事外也无法逃避,只要一天还活着,就一天要面对通胀的侵蚀。不过很多时候危机即是转机,当危机两字被拆开就是危中有机,胥看是谁当机立断抓准机会翻上一层,抓不住的就只好耐心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当然也有不知不觉不会抓或干脆放弃不想抓的人。

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项负责,当你选择了醉生梦死,就别寄望可以安享天年,尤其是当到了退休的年纪还无法言休,摆在眼前只得当“下流老人”(意即从上层滑落到下层的高龄者)这个选项的时候,你就别后悔为何在该理财的年纪选择放弃,因为到时才来后悔莫及或为时已晚了。

渐渐消失的中产本来就是资本主义下的牺牲品,社会阶层本来就壁垒分明只有T20, M40, B40,现在还再细分出T15,如果从上一层掉下去另一层后,要翻身谈何容易?

资产要靠时间累积

中产如要更上一层楼或避免继续下沉,一就是靠原生家庭的赠与,不然就是靠自身努力创业,或让职业得到突破性进展,再不然就是通过投资理財,正确地通过增持资产的方式,游向另一边翻上一层,才不会被时间偷走你的乳酪,毕竟资产是要靠时间累积的,千万别高估了自己短期可以赚到的钱,却低估了长期可以累积的财富。

此次预算案的弦外迷思:别让自己坠入慢慢消失的中产陷阱。

反应

 

财经新闻

中产阶级面临困境 医疗成本变“定时炸弹”

(八打灵再也20日讯)马来西亚中产阶级正面临医疗成本危机,由于医疗保险保费飙涨,许多人可能被迫放弃保险,从而暴露于巨额医疗费用的风险之中。

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这种趋势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同时对已然承受压力的公共医疗体系造成额外负担。

公共卫生顾问兼霹雳州卫生局局长菲苏尔接受“自由今日大马”的采访时表示,医疗通胀的加剧,已促使保险和回教保险公司计划在明年提高保费,涨幅高达40%至70%。这或将迫使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及退休人士,在无法负荷高昂保费下,选择断保。

形成金融灾难

“中产阶级已面临收入增长停滞与生活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他们很难继续承担高昂的保费,这将使他们暴露于灾难性的医疗费用风险之中,迫使许多人转向公共医疗系统,而这一系统本身已经不堪重负。”

根据国家银行的数据,我国2023年的医疗通胀率达12.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6%,较2022年的12%进一步上升。

菲苏尔指出,中产阶级从私立医院转向政府医院和诊所的趋势,可能使公共医疗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包括医疗设施过度拥挤、候诊时间更长,以及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加重。

“以霹雳州为例,我们早在这次保费涨价之前,就观察到公共医院特别是在专科护理和慢性病管理方面的需求增加。”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寻求卫生部诊所和医院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健康与社会政策智库加伦中心总执行长阿兹鲁认为,医疗通胀与医疗保险保费飙升,对许多国人来说是一场金融灾难。

“保费涨幅从20%到200%以上不等,许多人决定终止保单,转而依赖公共医疗系统。未投保人群的增加,可能导致许多家庭因一次医疗事件,而陷入经济危机。”

阿兹鲁批评私立医院对医疗账单的监管缺失,导致过度收费和滥收费现象普遍,这包括已收回成本的医疗设备(如轮椅、心电图机等)被反复以全新价格收费,以及不存在的检查或会诊费用被纳入账单。

他呼吁成立独立法定委员会监管私立医院收费,并建议设立类似大马竞争委员会(MyCC)的机构,以审查医疗收费和保费上涨问题。

菲苏尔强调,当前医疗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卫生部去年向政府提交了《马来西亚医疗白皮书》,提出一项转型框架,以解决医疗系统的系统性挑战,包括医疗成本通胀问题。

“这份白皮书强调预防性和促进性健康措施,倡导从以治疗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早期干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为优先的医疗体系。”

专家呼吁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为中产阶级和整个社会缓解医疗成本危机,确保医疗系统的永续发展和公平性。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