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利亮时教授

美国加息、俄乌战争、冠病疫情,这些人祸与天灾,导致了粮食、能源等危机一一浮现,并进一步引发了剧烈的通货膨胀。
犹记得1979年香港歌手许冠杰的一首粤语歌《加价热潮》,其歌词摘录如下:“烟加!酒加!屋租加!巴士加!的士加!多士芝士乜都加!加!加!加!加!加!糖又加!盐又加!…牛油又加!蚝油又加!……可惜真金白银贬晒值…全部要加惨到极,陀累全家,靠份粮点够食,卒之揸到鼓油都冇滴……”这首43年前的歌曲,似乎也正反映我们大部分人民面对的问题。
经济冲击非暂时
我国在疫情趋缓后,环球的紧张局势,使得我们迎来这一波经济的冲击。我们每天出门消费,面对的就是各种物价迅速调升,当中包括我们吃的和用的。百物齐涨,升斗小民的薪资根本就被通胀给消耗殆尽。通胀上扬之后,不可能会回落到从前,而打工一族则陷入钱不够用的窘境之中。政府的角色在哪里?政府除了抑制物价,对中下层提供金钱补贴之外,最重要的是推动经济的自由化,消除许多保护政策,积极推动经济的转型。
政府与人民都不要认为,这一次的经济冲击只是暂时,我们很快又会回到以前的日子。如果我们全国由上至下都有如此的想法,这真的是大错特错。
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科技发展已经影响我们生活的许多面向,而我国的经济不应停在半农半工的层面。政府如果不让经济自由化,不积极揽才(人才),最终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会大幅度流失,而通胀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我们的马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等)则一直往下,这将让我们的经济更加的雪上加霜。
从1970年至今,我们的经济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然而只是昙花一现。归根究底就是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够坚实,加上我们的经济政策拥有太多枷锁,令我们的发展无法大步向前。
政府若继续抱残守缺,我们人民将会继续面对低收入、高消费的窘境。这种情形继续演变下去,未来出现更多的“无壳蜗牛”,而少子化的情形也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城市的居民,未来的发展亦十分不乐观。
(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民主行动党须革新/利亮时教授

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开始,就已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在野党,其从州资源到中央资源的累积,让该党逐步壮大。
该党的基本盘主要来自华社,而在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面对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其行事作风其实跟昔日马华的部长没有太大的差异。
作为华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是要华人部长去冲撞体制,而是要适当的维持我们基本的权益。华社对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的作为,确实有些怨言的。
笔者认为,行动党中委选举有必要调整。林氏领导已历经两代,党绝对不亏欠林家,尤其林家第二代两人都曾出任中央和州的政府要职。
作为一个民主的社会,民主行动党有革新的必要,并朝向多元政党路线发展,这方能在族群议题上与伊斯兰党较量,致力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
须摆脱华基政党形象
行动党如果成功摆脱华基政党的形象,渐进式推动“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慢慢让更多马来人接受,这样不但能够壮大行动党,也会推动国家向上发展。
这次的党选,党主席和秘书长,应该由不同种族的党领导人来担任,让党的华人色彩淡化。
如果要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理念,华人政党和社会,不要在意本身族群占有多少位部长,而是让贤者能够为民服务,把国家带往一个美好的未来。
民主行动党走到今天,其路线有必要调整,而林冠英亦有心理准备退居幕后,或者再担任一届国会议员后就引退。
权力和政治资源,确实会让人有点舍不得,然而作为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必须知所进退,为自己留下身后的好名声。林吉祥和林冠英都在民主行动党发展的某个阶段,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父子在党已经青史留名,没有眷恋的必要。
勿沦为马华2.0
这次党选不管谁当选,该党党如果要继续在希盟的执政道路上作出贡献,其不能只靠华人选票的支持,而必须获得更多印度人选票,并逐渐得到马来选民的认可与支持。
民主行动党如果没有革新的决心,其很有可能成为马华第二,最终可能也会被各族群的选民所唾弃,因此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