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修党章“可喜可贺”/章龙炎

我从来就不是什么反跳槽法的支持者,主要理由是反跳槽法违法了公民结社的自由。
结社自由的意思是,公民参加诸如政党的这样的组织,理由林林总总,其中就包括一些公民的确是因为服膺某个政党的斗争理念和目标而成为其一分子。
要是政党因为某些领袖的意愿大于党,违反政党的斗争理念和目标的意愿,这些相信政党斗争理念和目标的人民代议士因而宣布退党,但保留议员资格,可说是基于民主和自由的原则,国会立法惩罚他们的行动,我并不认为是合适的。
更何况,在国会殿堂里,国会下议院座位虽然根据朝野政党划分,但议员是以国会选区名字,而不是个人或政党称呼。这意味着,政党委派代表,而经过选举,政党代表被选为议员,议员代表的是当地人民,主要时间是为选区及其选民服务,在国会还需以所代表政党的斗争理念和目标发声。
例如,首相拿督斯依斯迈沙比里是彭亨州百乐区国会议员。作为该区选民,我当然不会满足于他出席国会,在国会辩论国事,我还想看到经常在其选区走动。这叫做“选后服务”。
不管怎么样,议员跳槽可能导致政权易手,是一些政党最关心。因此,对前些时候在国会通过的反跳槽法获得接受“政治青蛙”的政党的支持,我就觉得不寻常。
9月25日举行的民主行动党代表大会,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该党大会通过修改党章的建议,该党党员如果违反党意,经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核准后,就会失去党籍。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任何党员在中选为人民代议士后,跳槽到其他政党。
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不超过半数的党中央代表投票赞成,也可是“党意”。行动党“boleh”,自有本身的一套民主原则是毫无疑问的。
其二,所谓党意,与反跳槽或者说与该党维护民主,尊重选民的议员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或者是少数几个不满行动党的党员而跳槽,你是违法党意,因而会受到对付;但是,如果是政党“集体跳槽”,那就符合党意了,也意味着党意大过选民的意愿。
其三,反跳槽法已经通过了,民主行动党“多此一举”,将之作为限制党内民主的根据,可说是顺水推舟。
坐而言 起不行
其实,行动党借党意,多年来以“坐而言,起不行”的套路,以口水当武器,对他党的家事和国事,偶尔天下事,事事关心,即便几乎都是纸上谈兵和帮闲,有时更是恶心到不知以什么毛当令箭,好像自己是“太上政府”,比政府更加关心民瘼,可惜是出张嘴巴“帮助”民众。
所以,行动党这次修改党章,在党内加强党意的威力,火箭终于有机会“坐而言,起而行”,可谓隧道尽头见曙光,可喜可贺呀!
视频推荐:
扣章难扣人心/章龙炎
教育部从4月21日开始,在所辖学校推行学生佩戴“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扣章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立意虽高,恐难达效。
此措施公布时,已引发舆论热议。最大争议,在于佩戴国旗扣章是否真能激发爱国情操。针对质疑,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回应称,邻国早已推行类似做法,既然我国教育部还免费提供,学生佩戴即可,何必大惊小怪。
据我所知,即使有国家规定学生佩戴国旗标志,也极少像我国这样一刀切地广泛推行。至于所谓“邻国已落实”的说法,尚无具体根据。
退一步说,即便属实,盲目跟风、照搬照抄是否合宜,值得思考。
教育部“免费提供”的说法,表面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谁都知道,这笔开支最终还是由纳税人承担。
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
“又不是麻烦的事”这句话,更令人玩味。如果教育部确实认为佩戴扣章可以有效培养爱国情操,那理应严肃推行、严格监督。若目标重要,即使再麻烦,学生也该执行到位,不能一面说“教育”,一面怕“麻烦”。
首相这番话,透露出的并非对爱国情操培养的信心,倒更像是对质疑声音的急躁和不耐烦。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佩戴国旗扣章来激发爱国情操,本就是个伪命题。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许多更深层、有效的爱国教育方式,如歌曲(包括国歌与爱国曲)和影视作品等。
以我在政府学校的求学经验为例,周会上升旗、唱国歌,确实对激发民族认同感有帮助。但这也有前提:学生必须记住歌词、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不少爱国歌曲在广播电视上日复一日地播放,有些旋律至今仍能哼唱。政府何不重新筛选部分经典爱国歌曲,在国营电台与电视台定时播送?
无论是歌曲还是影视作品,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长期熏陶人心。但即使如此,成效仍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正如有人曾说:“我爱马来西亚,可是马来西亚爱我吗?”
这类感慨,虽有将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之嫌,却也反映现实中政府政策对国民认同的实际影响。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往往也是对政府施政感受的折射。
执政者固然有责任维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有义务凝聚人民的归属感。但若对公众合理质疑置若罔闻,甚至视之为挑衅,其实是在混淆“爱国”与“护政”的界线。
安华回应佩戴扣章争议的态度,延续他一贯的“模糊战略”。他并未正面回应佩戴是否能真正激发爱国情操这个根本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民早已熟悉类似政策“一时热”的循环,三分钟热度,终归冷却。
更矛盾的是,教育部长法丽娜还强调:学生若未佩戴扣章,将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这话什么意思?若无惩罚,何不坦然鼓励学生自愿佩戴?这才是真正的“不是麻烦的事”。况且,强扭的瓜,终究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