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火箭的新常态/章龙炎

今年2月底,敦马哈迪医生平地一声雷(至少对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辞掉首相职位,希盟的政府因此垮台。慕尤丁另行组织的联合政府,被讽刺为“后门政府”之外,还有什么违反人民委托、青蛙政治等等。

这一些都是政治里的逢场作戏,此一时彼一时,视谁是得益者而定。

政客假认真,有时事节目推波助澜以假乱真,无异于政党喉舌,好多民众却十分认真,被牵着团团转,好像坐井观天,看了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在谴责讽刺那些民选议员是青蛙的时候,我想很少人愿意从政党的斗争理念及党纪来看这个嘲讽“后门政府”的现象。

在所有政党里,火箭的国会议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跳槽。这可能与他们对党的忠诚有关,或者可能就是没人要(火箭的州议员及国会议员人数为众党之首,价值却与议席不成正比,华人选票大贬值),或者害怕被戴上叛徒的大帽子。

不管怎么样,假如是对党的忠诚,何不就把中国古代的贞操观套在自己身上?他人不守“贞操”,不就大大的提升这些议员的地位,何必咒骂他人不守妇道不守夫道,凸显应有的矜持,而不是泼妇骂街?

眼前的得是未来的失

这种行为反映出的,不久赤裸裸的酸葡萄心理吗?再说了,敦马当时“引蛙入池”,火箭所持的却是另外一种贞操观。

只要是他党的失,我党的得,那是大局所趋。主观上,火箭可以这么以为,但是最后证明是眼前的得,是未来的失。

火箭眼里的“政治贞操”,是此一时彼一时,还可厚重脸皮要人守贞操。

事实上,火箭与林吉祥在这近六十年来,等于是同义词。林吉祥的意志想法,凌驾政党。

党的方向,以他为转移。多年来,那些坚守火箭斗争目标的,不管是什么能人志士,只要有违林吉祥的意志或者阻碍其儿政途,不是被挤压出去或者识趣的离开,就是保持沉默“苟且偷生”,伺机发难。

不少火箭党内外的人士,不是误解就是视而不见火箭的斗争方向,不是以党为转移,而是以人为转移,并把林吉祥的斗争目标,当作是党的斗争目标。

林吉祥本身违背了火箭的斗争目标(例如1967年的《文良港宣言》所提到的追求各族平等),对其支持者及党员缺乏民主素养及下三滥的宣传手法不阻止,也没以身作则,只要符合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就符合“党意”了。

热情拥抱曾经被谴责违反行动党斗争原则的敦马,是一例。对安华过桥抽板是另外一例。

现在,很急了,讨好沙巴的沙菲益推介他为首相人选,在沙巴州选举连自己的党旗也弃用。

连面子都不要了,也难怪背叛变成了该党的新常态,我们这些外人真的是少见多怪呀!

而所谓的党纪,我看就只剩下以捍卫该党的形象(连负面的还要极力漂白,即使违反了党的斗争目标与宗旨)为根据,其余的都跟着“大局”随风飘扬。

反应

 

言论

今有华教默士/章龙炎

混淆视听这一招,搞政治的人士即便不精,也要懂得常常用,用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时候,民众是非常容易被混淆的。

说明白一点,混淆本身是一种说服。先混淆自己,再混淆别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信的话,让我以行动党霹雳州金宝区国会议员张哲敏最近在国会的讲话来证明。

张哲敏针对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与其他党内领袖,屡屡挑起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课题,声称马华与行动党一同在团结政府之内,应一齐为华教事业作出贡献,不要因为没有官做,在那边扯后腿。

张议员的意思明显(如果不明显那他非常可能自己混淆)是,两党同样在政府里就要保持沉默(默默耕耘乎?),因为沉默象征着两党都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沉默的反面是出声,魏家祥出声,就是扯后腿。

原来静静能够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追问10+6华小建校与迁校的进展是扯后腿。张哲敏根本就不信这一套。要不然的话,他应该这么说:你马华那么厉害,就让你做啰(反正都同在团结政府里),我们火箭为了一齐贡献华教,保持沉默。我们绝对不会像魏家祥一样扯后腿(出声)。

马华没代表在政府

还有,马华与行动党都在团结政府,其实只说对了不到一半。马华没有代表在政府,怎能说是与火箭同在一个政府?国会并不等于政府,魏家祥以人民代议士身份发言,名正言顺。张哲敏不是不懂,但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抨击马华,是要把民众当傻瓜——反正混淆视听在这群人中很有说服力。

至于张哲敏引述部分例子(柔佛培才华小与雪州培民华小分别在今明年开课,李莱生华小的土地问题,政府目前正与州政府接洽,郭鹤尧华小,建校委员会9月刚提交新的图册),来指控魏家祥与一众马华领袖勿再误导大众,称10+6计划已消失不见,很可笑。

10+ 6计划有几所学校已经建好启用,马华一众领袖有可能说这计划“消失不见”了吗?

张哲敏不敢悉数列出所有学校的最新进展“以正视听”,封住马华领袖的口,反而采用混淆视听的手法,是欲盖弥彰。例如,他说“我们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短短两年内有了很大的成就”,还说团结政府上台以来,教育部部长法迪娜与两任副教长林慧英及黄家和,一直都在努力完成10+6计划。

如果成就很大,那是华社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不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本人甚至是火箭秘书长陆兆福郑重其事地出来宣布,而是个同党的国会议员当“代言人”出来回应?

答案就在:混淆是一种说服手法,在马来西亚华社尤其如此。你看看,国阵时代喊得越大声对华教贡献越大;在希盟时代,只是出声追问就是扯后腿,静静才是为华教作出贡献。后者说服力特强,前者已经落伍。所以昔有华教斗士,今有华教默士(沉默之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