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炒几个字/周若鹏
本来不觉得年度汉字特别有趣。从万个中文字中,只选出一个字代表一年的事件和人民心态?这可能吗?难道阅读风气低落至此,大家都读不了一篇文章了,甚至读不了两行句子,大家来看一个字就好?
但中文字也着实奇妙,一个字确能蕴含丰富的讯息。原来不只是马来西亚在办年度汉字,中港台澳日韩新都在办。比如说2014年中国国际年度汉字是“失”,反映的是马航370失联事件,那悲剧对他们的伤害以及惨痛的记忆,都浓缩在一个字里头。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看到”失“都想起同一件事,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当年的大事是”失恋“、”失窃“,一个字可以产生许多联想。就比如2019年大马的年度汉字吧!是”骗“。看汉字工委会主席吴恒灿的讲词,他大概是借这个汉字提醒新政府莫要出尔反尔。
我不清楚大家投选汉字时心里的”骗“字在针对谁,但我所联想到的连串事件,又和希盟政府没什么直接关系。
辗转听说某官员谈起和中国投资者接洽,对方想来马投资,但总是担忧被马来西亚人骗。
几个朋友听到这样的说法都哑然失笑,过去我们只听说去中国做生意被骗到倾家荡产,比如多年前某茶商朋友向中国入口茶叶,在当地选的是茶叶,货来到时都是树叶。
这年,我也被中国骗子诱到昆明去,敲诈了几千块钱。
什么时候轮到我们骗中国人了?但的确如此,不久前逾百中国公民聚集在中国驻马大使馆前申诉,被马来西亚搞金钱游戏的公司骗走了血汗钱。
另外,千王之王老早就不是罗四海了,是“得咗走路”的大马肥仔刘。
其实,骗子到处都有。谁怕被谁骗,不是看谁奸诈,也不是看谁的道德标准高,而是看谁钱多。中国富强起来以前,大马经济比较成功,这里的商人就怕被中国人骗;现在中国非常富强,大马望尘莫及,就反过来变成中国人怕被大马人骗了啦!
一个字可延伸多种诠释
汉字还是好玩的,因为一个字可延伸多种诠释,算命佬甚至可借“测字”、“拆字”为你“排难解惑”呢!(那也是“骗”)。
同是本周,谷歌公布了大马的十大年度搜寻关键词,多是和流行文化相关,比较让人唏嘘的是“援助金”,看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是不太好。
另外,在电子产品类别中,除了苹果以外,都是中国手机品牌,连三星都不见了。
这些和文字相关的活动,能让人看到社会百态,还是有趣的,总比什么“宇宙小姐”选美有意思多了。
搞好民生·提“升”经济/锺启章
2024年12月15日揭晓的2024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升”以微差击败“昌”字首次当选。“升”字以18.52%的得票率脱颖而出,“昌”字获得18.18%,两者差距仅为0.34%。
年度汉字,一字乾坤,是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字。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或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字反映全年焦点。年度汉字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读懂年度汉字,往往就意味着读懂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过去一年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事件。
“升”字有褒贬义
汉字有多音多义的特点,在几千个常用字中,约有四百多个是多音多义字,这些字形相同而读音、意义、词性不尽相同的字,较容易造成误读误解,甚至会有迥然相反的释义,就像“升”字,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它有两个面向和含义,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
属于褒义的是它代表着人民对国家过去一年的情境给予正面的总结,包括经济有所增长,令吉升值,股市综合指数升高,而在职场上打拼的则获得升职加薪,收入提升,同时去年适逢马来西亚、中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不断提升,总之,一切都往积极美好的方向去看。而另一个则属于贬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民对过去一年来物价普遍上升、生活压力山大感到担忧。
要判断“升”字在这里到底是褒还是贬,可从过去几年来当选的年度汉字看出端倪。2023年消极负面的“贵”字当选年度汉字,主要是因为当时令吉贬值,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对民众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贵”字就是对大马整体经济的最直接的表达。
而2022年的年度汉字是“涨”,很明显的反映了马来西亚民众在2022 年也是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民众的生活面对沉重的压力,“涨” 字当选似乎是“众望所归”。
纵观2022及2023两年来民众投选年度汉字的趋势,可以看出2024的年度汉字与之前两年的年度汉字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因此,“升”字在这里属于贬义的可能性比较高。
2024年中选的“升”与排名第二的“昌”字相差仅有0.34%,可说是险胜。“昌”字代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创的“昌明马来西亚”口号,这也反映了民众所关注的课题,多数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升”字的当选,可以给当政者一个很好的警示,那就是民生经济问题毕竟还是治国理政重中之重。默迪卡民调中心于去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所展开有关安华政府施政绩效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3%受调查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民调指出,多达65%受访者仍担忧大马的经济状况,仅有39%受访者认为我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多达53%受访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
受调查者中有65%认为经济课题如高生活成本、低收入、高失业率、令吉贬值、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等,是当今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对安华改善人民经济的作为表示满意的民众,只有45%。这项民调结果和年度汉字“升”所表达的民众心声可谓不谋而合。
治国口号是工具,民生经济是目标,“昌明大马”口号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和政策方向,但它必须落地,解决具体的民生问题才会赢得民心。
口号与行动应一致
实践证明,治国口号是否具有生命力,最终要看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一个口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那么这个口号就是空洞的。
治国口号是方向,民生问题是目标;治国口号为民生问题提供指导,民生问题检验治国口号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时高喊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曾凝聚大量选民,但却未能解决医疗、移民等关键民生问题,以致争议不断。
一个成功的政府应让口号与行动一致,将宏大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改善民生措施,譬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透过扶贫政策让数亿人脱贫,使口号变为实际成果。
因此,团结政府不仅要高喊“昌明大马”,更要将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才有望在下届大选中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