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独中联课活动教育:教改契机蕴含其中/黄祯玉

课外活动/联课活动向来是独中教育的特点和亮点。记得多年前曾有一位台湾教授到独中参观,他抵达的时间恰好是学生的团课时间,眼见学生遍布校园各个角落,自主进行着各类社团活动,教授大为惊叹。



我告诉他,学校有60几个学生社团,他表示难以置信;随后再看到穿着制服、在烈日下毫无怨言的遵从高年级同学的命令,井然有序的练着步操的学生,教授忍不住说了一句:“这种景象在我们台湾是看不到的!”

我们身边有好多的家长,都曾经和我们分享过同样的事情:孩子在念独中时课业表现并不出色,但却在学校的社团里非常活跃。到了国外大学后,竟然在当地学生和国际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团的领导人或重要干部。

还有一些学业表现优秀的孩子,在独中念书时不仅功课好,也在学生社团担任领导人或重要干部;他们花很多时间在社团,但却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成绩。

还有好多毕业离校多年的校友,忆及求学时代的点点滴滴时,联课活动总是他们记忆里最鲜活多彩的一页。

独中必修课



课外活动/联课活动,是独中的必修课——每一个独中学生,都必须参加至少一项社团活动;而且学校也会评鉴学生参与社团的表现,并纳入成绩单内。很多独中甚至将联课活动的成绩纳入升留级的标准之一。

2003年,董总正式将“课外活动”易名为“联课活动”,目的就在于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学生社团活动不应视为课堂“以外”的事情,它的教育作用并不亚于课堂内的教育。很多独中也将联课活动称为“第二课堂”。

思想和观念指引我们的行事。当我们称联课活动为“第二课堂”时,意味着它始终是“次要”的:第一是课堂教学,第二才是联课活动。当两者面对冲突(例如时间安排、资源分配)时,第二肯定必须让位予第一。学校苦心孤诣的在第一课堂投注无数的资源(有形者如金钱、无形者如时间)、老师们日以继夜的在第一课堂中孜孜教学,可是,当第一课堂却无法让绝大部分学生津津乐道,也不能成为他们成长记忆里最珍贵和最精彩的部分时,是否表示“第二课堂”才是真正的“第一”呢?

没神奇魔力

问题不在“第一”和“第二”的名位之争。更值得探讨的是:联课活动为何能有这么大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能如此深远?

其实,说穿了,联课活动并没有神奇的魔力,只不过它遵循了教育学里几个基本但重要的原理:

第一,学生是自主的: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他们根据兴趣选择社团。过程中若他们发现所选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合,或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变了兴趣,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选择和转换社团。其次,他们在团体里的组织方式是自主的。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组织规章,大家根据自己认同的组织章则行事;学生也根据这些规章进行选举(选人与被选),组成他们的执委会,接受干部的领导。在一些社团,活动全年的内容甚至由干部带领会员拟定和策划,学生充分自治。

第二,学习是多元的:独中的社团种类繁多,包括表演团体、服务团体、制服团体、文艺团体、运动体育团体、竞赛培训团体等等。学生在社团里经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讲座、练习、实作、比赛、表演、步操、工作坊、生活营、户外参观等等。从年初到年底,静态和动态的学习穿插,个人和集体的学习并行。

第三,同侪相互学习:青少年重视同侪关系,同侪的影响力在学生社团产生很大的作用。社团里常常有学长姐带学弟妹、资深干部带新进干部、小组组长带小组组员、旧生带新生等等。一些组织完善的社团还会举办干部培训活动,还有迎新和送旧。

第四,评鉴在学习活动里发生:尽管学生参加独中联课活动到期末会得到一个分数,但这个分数并不从纸笔测验得来;评鉴方式是多元的,而且通常在实作的活动里进行,例如圣约翰救伤队考查队员的包扎技术、华乐团通过音乐会评鉴团员的演奏水平。

第五、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是快乐的:综合了以上几个元素,联课活动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是愉快和快乐的经验:他们按照自己的志趣选择了活动团体,在团体中和同侪一起经历各种形态学习活动,甚至有的因为参加演出、比赛获得成就感和“高峰经验”,这一切不仅增长他们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也厚植了他们的生命经验。

联课活动教育本来就是独中教育里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它的“教育含量”理应获得更大的关注,并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带来启发。

在教改呼声连连,以及各方众口纷纭表示国际学校给独中教育带来挑战的这个时候,独中教育无须妄自菲薄,既看到本身的优势,也可认真探讨国际学校是否因根据上述几个教育方向来落实他们的课程与教学,进而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理念先行,独中的“第一课堂”教学若改革了,再结合“第二课堂”教学的成效,学习变得有效又快乐,将不会只是梦想。

(作者为独中教育工作者)

黄祯玉

反应

 

言论

独中应朝多元文化共存/朱键鸿

独中在经历了六十载的发展,其特色是什么?华教先贤们努力坚持传承华文教育、积极打造素质教育,在当代还能作为独中的招牌吗?

在华裔出生率日益下降、国际学校林立竞争、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等许多条件的改变下,独中的办学与定位已然受到挑战。许多学校已在课程和招生上寻求不同出路,但仍不时出现乖离独中本质的争议。

借着本年度华教节主题,透过再思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我想提出另一个可能的策略。

发展多元文化教育

林连玉等人当年在主张单语的国家语文教育政策下,坚持保留母语教育、力求传承华人文化,可谓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若说独中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体现的存在应不为过,然而仅此并不足矣。我们还需继续探问独中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差异”、“冲突”和“共存”。了解差异的本质和形成方式是最基础的一步,接着需要揭露差异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再透过理解差异政治的运作模式,开展差异如何共存的机制。

独中存在差异吗?这里的差异不单指族裔,还包括性别、宗教乃至性倾向等。只有肯认了差异的存在,并从主体认知到不同的需求和观点,才能形塑足够包容的环境。

独中的课程教学、行政文化和学校活动中是否有推广对各种差异进行更全面的认识?除了一般所做的佳节文化推广,对差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是否有所了解?

或许很多学校不想了解差异,是因为害怕背后的冲突。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冲突耗费成本甚至影响和气、挑战权威,总习惯说“尊重差异”的我们,却以为只要不评断不干涉就好,然而缺乏处理冲突的多元文化可能只会落入相对主义的困境。

差异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冲突需处理的要点,其中对主流意识型态、优势文化和各种压迫的检视,省思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学习的内涵与个人的态度,是学校在处多元文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契机。

打造属于全民独中

有了对差异的了解、冲突的处理,才有可能应共存共荣展开对话。文化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没有层级的理解,过程中对话机制的设定与最后的讨论结果,也应是集众人共识所决定,这是公民素养的养成,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主张母语教育、坚持文化传承的独中,有没有可能以自身的经历引领马来西亚的学校教育走向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增多的友族师生、日益革新的社会文化和越见复杂的社会组成都是很好的契机。

在能肯认和欣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也能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即保障每个人,也保障独中的生存。打造属于全民的独中,或许是新的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