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又打“反中”牌?/刘泰安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本月7日宣称,中国科兴冠病疫苗被排除在该国接种计划之外,所有已接种科兴的民众不被计入新加坡疫苗接种数据,理由是“科兴缺乏有效性数据”,其不活化疫苗在预防Delta变种病毒的保护率,不如其他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狮城接种计划至今仅承认美国的辉瑞及莫德纳2款疫苗。该国最近宣布放宽包括堂食和大型活动在内的防疫措施,适用于接种过两剂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的人士,而接种过两剂科兴疫苗者则要“望门兴叹”。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在6月1日宣布,包括科兴在内,所有被列入世卫紧急使用清单的疫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有保障;接种清单上任何一款疫苗的人应获得平等对待。
狮城政府已批准24家私立诊所为民众施打科兴疫苗,而民众反应也相当热烈,尽管需付费(接种辉瑞或莫德纳是免费的)。据悉,迄今已有逾1.7万人接种科兴疫苗。
近日,社媒流传一则新加坡网民质询卫生部官员的语音信息:“请问这不是歧视吗?世卫组织都认可科兴,而且是政府部门买回来的,你们现在却不认可?”官员回答时一直含糊其辞。
此外,有中国新闻网站指出,中国已对外公布非常详尽的数据,科兴疫苗的保护率和有效力也获得多国认证。
“歧视”科兴迎美疏中
如果新加坡政府对中国疫苗抱有“偏见”,只愿意相信美国疫苗,大可仅接受后者,而不必在中国疫苗的保护率上大作文章!
狮城政府当前“歧视”中国疫苗的动作,令人怀疑又是一次打“反中”牌的表现,迎合美国“制衡中国”的欢心,但这恐怕有损彼邦与神州大陆的两国关系。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却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目前人口约570万,华人占74%,但该国向来抗拒被称为“华人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新国在政治上从来都是亲美英而疏中国,有其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等考量,或许无可厚非。
建国总理李光耀是一个顶级政治家,虽然亲西方,但也跟中国和台湾来往密切,并得到两岸领导人的敬重。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有机会曾与这5代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外国领导人。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以来,他在39年间共访华33次。
小李政治视野逊父
其子李显龙接任总理,未能继承乃父的政治视野和光芒。小李领导的政府与北京的关系并不良好。例如,狮城支持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容许美国军舰以新国为基地进行活动;支持2016年海牙国际法庭不利于中国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以致后来发生香港海关扣押载有9辆新加坡派往台湾参加军事训练的陆军装甲车的货船、被解读为中国给予狮城警告的事件。
中国近年来“教训”新加坡的动作,计有:扩建上海洋山深水港(成为世界货柜吞吐量第一大港)、和大马合作建设马六甲深水港、协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深水港(由此前往新疆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等,无不影响新加坡港口补给及转口贸易的生意。
多年前,中国传出计划与泰国合作在克拉地峡开凿运河,打通泰国湾跟安达曼海,或太平洋跟印度洋之间的通道,航运绕过马六甲海峡,可缩短1200多海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这对中国极具战略意义,但对新加坡则是致命一击。狮城应感庆幸,此计划基于各种原因至今未能实现。
中国春秋时期政治家、哲学家管仲有句治国名言,值得新加坡政府借鉴:“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意思是说,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必先处理好近邻关系;要避免祸端,必先消除怨气。
美国是“远”,中国是“近”;狮城实应检讨对华政策,以免参与美国所主导的“制华集团”后,难逃被中国反制的祸端!
【缅甸地震】狮城印度印尼伸援手 云南救援队率先抵缅

中国救援队周六在北京集结准备出发。
(内比都29日讯)缅甸中部28日发生强烈地震,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29日清晨,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套,率先抵达仰光市。
来自中国的救援队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当天表示,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人民币1亿元(约6100万令吉)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2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新民防部队80人救援
同时,应缅甸的人道救援请求,新加坡民防部队29日派出80名“狮心行动”队员,前往当地参与搜救和援助。队伍还包括战备人员、国民服役人员和4只搜救犬,于下午1时许乘坐新加坡航空班机飞往仰光。
印尼献议协助救灾
新加坡外交部28日晚上发文告说,政府对缅甸和泰国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深感悲痛,并向死者家属和受影响人员表示慰问和关怀。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28日在X平台发文,献议协助发生地震的缅甸和泰国,并且表示在这困难的时刻,向两国人民表示慰问,并他们祈祷。
他说,印尼准备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在灾区救援。
印度运送援助品
印度29日派遣军机运送15公吨援助品,赈济缅甸地震灾民。赈灾物资包括营帐、睡袋、被单、即食食品、净水器、太阳能灯、发电机和必需的药品。
南亚国家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28日都表示声援缅甸和泰国灾民。

除了80人队伍,新加坡民防部队也派出4只搜救犬。(《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