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现在大马最需要什么?/郑喜文

对人民来说,国债是7000个亿还是一万个亿(一兆)令吉,有区别吗?

这些钱花出去了,贷款用掉了,利息缴付了,马来西亚也就这样,百姓没有感觉,因为眼睛看不见,伸手也不摸着,估计这些钱只有三四成是投放在国家建设上,其余的我相信连纳吉本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于是,有人建议要捐钱“救国”。

有的甚至已经捐了。

然后,“希望基金”成立了。

大家都知道,捐款未必可以救到国,就像每年为学校募款的十大义演一样,区区几百万,即使足够建一座校舍,也不够增添设备,然而这一份炙热之心,却足以救世。

华教不都是靠着一砖一瓦的累计而成大业的吗?



动机正确就值得被执行,如果凡事都要确保“它一定有用”才去进行,也许这思维才是“最没有用的”。

就如净选盟大集会一样,劳民伤财的办了5场又怎样?真的达到“干净选举”吗?只是,真的没有效吗?

如果每件事情都必须先确保“它一定有用”才进行,那所有努力都会花在几百万个组合的可能性的计算上,结果很可能是人人都当了统计学的学者,却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因为什么都没做。

马来西亚目前最需要的,真的是金钱吗?

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不止需要魄力及专业知识,更需要扎实的经验——非常幸运,我们现在都有了,只是,要在短时间扭转局面,大家都必须非常无私无我的冲着“国家的利益为先”才有可能做到。

带动爱国情操

你绝对可以说“捐款救国”没有用,因为即使每天获得800万马币的捐款,一年也就30亿令吉左右,而单单废除消费税,即使重施服务税,国家每年却也减少了200亿的收入,可谓杯水车薪。

然而,目前连私企也加入了“救国”这行列,宁可赚少一点,税务却不介意缴多一点,你可以低估这一份如此正面的信念吗?

如果这一笔款项被透明处理,又带动了爱国情操,为何要去阻止甚至戏谑捐献的人呢?

马来西亚在5·09之前,民族分裂,宗教敏感,司法标准不一,政治环境恶劣,经商条件是官商勾结,“有(利益)关系就没关系”,百姓更是满脑疑惑,反正去洗衣店消费都可以闹出很多风波,短裙不及膝盖也不可以,闹剧不断,丑闻连连,别说什么发展,维持现状都大有问题。

如今,上至首相部长自愿减薪,中至智囊团队无薪付出,小至百姓捐款救国——如果在3年之后,马来西亚还是负债3000亿令吉,我相信我们也会是“很富裕,只是没有什么钱”的幸福小国。

反应

 

在商言商

请系好安全带/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有没有发现,周边越来越多中国餐厅及茶饮连锁店出现?

看似欣欣向荣的背面,其实是颇为无奈的决策——中国持续低靡不振的环境,让许多大几千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相续“大规模瘦身”。

比如定位15元一杯的书亦烧仙草在90天内关店1600家(同时新开的有496家);味绝卤味关店981家,海底捞关闭500家,就连周大福也在半年内关了 180家。

在这当中,尤其是在供应链上挣钱的茶饮连锁,似乎只有选择“出海”,才有可能扭转乾坤。

毕竟在马来西亚,同一杯饮料的单价可以是15块钱马币,即24元人民币左右,偶尔来点活动还可以爆单,不需要一味降价求量。

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注销和吊销营运的餐厅企业高达45万90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32%,而餐厅服务可以说是对时下经济的另类风向标,是特别敏感的行业,“餐厅”是省吃俭用时最优先被考量的区块。

不止,许多早期成功的茶饮企业,在融资及连锁都非常赚钱的时候,选择了许许多多不沾边的投资,并间接导致债不抵资,拖累甚至拖垮了自身行业。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扩充”这件事?

创新与价值定生存

许多科技公司的创办人,包括华为、亚马逊等这类规模的都说过类似的话:我们距离倒闭只有6个月的时间。

撇开科技的高替代性,放眼目前的大环境,许多行业或企业似乎都可以套用上面这句话——广义并正面看待的是高危机感,狭义并负面去看的话,也许更接近事实。

持续创新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企业终极的护城河。

反观大马,随着特朗普上台,中国出口经济估计又是一片狼藉,惟周遭的国家,如泰国、印尼和越南,则会为此而受惠。

相信许多中国企业会为了避免被美国征收额外的关税而迁厂,或设置加工厂,在本地组装再出口,而我相信,拥有全球认可的清真体系以及通晓多种语言的马来西亚,将会是众多考量之中的突破口。

在特朗普宣布将加征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国的关税后,经济学家贝尼托给大家的建议是:请系好安全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